高速列车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117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高速列车变速装置,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5),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5)分别带有位置相对应的齿轮槽,其中所述上箱体(1)的外壁上径向设置有若干道5cm厚的加强筋(2)。在箱体上设置加强筋有效地增大了变速箱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并且不会增加箱体的壁厚,这个箱体安装更加灵活,且不易磨损,运行更加平稳,能够保证变速箱传动精度更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高速列车行驶速度快,经过地域广,各区域的温差较大,运行环境复杂,变速装置内的齿轮经常会紧急啮合变速,特别是在转弯或穿越隧道时,对变速装置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的要求较高。现有高速列车变速装置的变速箱通常由上箱体和下箱体连接组成。目前,为了保证变速箱的韧性和抗冲击性,一般采用加大上、下箱体的壁厚的加工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力学性能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列车负载, 并且存在运行传动不平稳,传动精度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列车变速装置,能够在不增加壁厚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以克服现有高速列车变速装置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高速列车变速装置,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分别带有位置相对应的齿轮槽,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箱体的外壁上径向设置有若干道5cm厚的加强筋。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齿轮槽开口周边部位均设有用于将上下箱体固定的外翻边。在上箱体和下箱体的齿轮槽口侧壁上分别为径向延伸的阶梯状侧壁。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在箱体上设置加强筋有效地增大了变速箱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并且不会增加箱体的壁厚,这个箱体安装更加灵活,且不易磨损,运行更加平稳,能够保证变速箱传动精度更高。在箱体内壁上设置阶梯状侧壁,能够有效防止齿轮碰撞侧壁以及传动轴与齿轮啮合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上箱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面图。图3是图I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图5是下箱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下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2、3、4、5、6所示,本技术包括上箱体I和下箱体5,所述上箱体I和下箱体5分别带有相对应的齿轮槽,其中所述上箱体I的外壁上径向设置有若干道5cm厚的加强筋2。所述上箱体I和下箱体5的齿轮槽开口周边部位均设有用于将上下箱体固定的外翻边4。在上箱体I和下箱体5的齿轮槽口侧壁上分别为径向延伸的阶梯状侧壁3。本技术的上箱体和下箱体均一体成型。权利要求1.高速列车变速装置,包括上箱体(I)和下箱体(5),所述上箱体(I)和下箱体(5)分别带有位置相对应的齿轮槽,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箱体(I)的外壁上径向设置有若干道5cm厚的加强筋(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速列车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I)和下箱体(5 )的齿轮槽开口周边部位均设有用于将上下箱体固定的外翻边(4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高速列车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箱体(I)和下箱体(5)的齿轮槽口侧壁上分别为径向延伸的阶梯状侧壁(3)。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高速列车变速装置,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5),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5)分别带有位置相对应的齿轮槽,其中所述上箱体(1)的外壁上径向设置有若干道5cm厚的加强筋(2)。在箱体上设置加强筋有效地增大了变速箱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并且不会增加箱体的壁厚,这个箱体安装更加灵活,且不易磨损,运行更加平稳,能够保证变速箱传动精度更高。文档编号F16H57/03GK202659865SQ20122033558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杨忠耀 申请人:莱州新忠耀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速列车变速装置,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5),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5)分别带有位置相对应的齿轮槽,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箱体(1)的外壁上径向设置有若干道5cm厚的加强筋(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耀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新忠耀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