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冲击顶压造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982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流冲击顶压造型机,主要由气包(1),气冲阀(2),压头(3),弹簧(4),浮动框(5),余砂框(6),砂箱(7),模型(8),型板框(9),工作台(10),顶升压实缸(11),机架(12)组成,其特征在于:气包(1)与机架(12)的框架(123)相连接,框架(123)安装在支柱(122)上,支柱(122)安装在底座(121)上,气冲阀(2),压头(3)和弹簧(4)与气包(1)相连接,在压头(3)上套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浮动框(5),其弹簧(4)的一端与浮动框(5)在周缘上连接,浮动框(5)上移时压缩弹簧(4),并由弹簧(4)驱动浮动框(5)下移,顶升压实缸(11)固定在机架(12)的底座(121)上,其顶升压实缸(11)的头部安装有工作台(10),在工作台(10)上依序安置有型板框(9),装有模型(8)的砂箱(7),余砂框(6)。(*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砂机械,尤指它于同一工位,同一工序,实现气冲实砂与成型压头压实实砂同时并举的气流冲击顶压造型机
技术介绍
气冲造型技术在生产中应用以来,其优良的砂型紧实度、高效节能、机器结构简单等一系列优点,引起了铸造界的极大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内被快速推广。然而,单纯气冲造型也存在一些工艺上的弊端如在高模样、大“深凹比”情况下,气冲造型砂型边角处及深凹部出现紧实度不良的现象,即“拱效应”问题,针对“拱效应”问题,国外近几年发展了以下四种气冲造型方法(1)流态化气流冲击造型;(2)差动气流冲击造型;(3)增益气流冲击造型;(4)两次气流冲击紧实造型。以上方法的研究开发基本消除了气冲造型的“拱效应”现象,但是,实验与生产实践表明单纯气冲紧实,砂型背面总存在50~70mm未被紧实的松散砂层,这部分型砂在造型后必须去掉。这一方面造成型砂的严重浪费,同时使气冲造型砂箱高度方向的有效利用率降低,这样就制约了气冲造型的使用范围,使气冲造型砂箱的最小高度一般必须大于250mm才能获得合格的砂型。针对这种“背砂松散”问题,近几年国外研究开发了静压造型机,虽然其克服了单纯气冲造型的上述“拱效应”现象和“背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冲击顶压造型机,主要由气包(1),气冲阀(2),压头(3),弹簧(4),浮动框(5),余砂框(6),砂箱(7),模型(8),型板框(9),工作台(10),顶升压实缸(11),机架(12)组成,其特征在于气包(1)与机架(12)的框架(123)相连接,框架(123)安装在支柱(122)上,支柱(122)安装在底座(121)上,气冲阀(2),压头(3)和弹簧(4)与气包(1)相连接,在压头(3)上套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铸造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