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平分型射压造型机,由包括横梁和立柱底座的机架、限位机构、上、下砂箱及举升压实机构组成,在上砂箱的顶面和下砂箱底面分别设有上顶板和下顶板,在下砂箱与举升压实机构之间设有下型上压油缸和同步升降油缸,下型上压油缸的活塞杆与下顶板相连,下顶板设在下砂箱内,同步升降油缸的活塞通过支撑臂与下砂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砂型的下压和上压,有助于提高铸型合格率。(*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铸型的水平分型射压造型机。目前,使用水平分型射压造型机生产的铸型,在下砂型的上部存在着硬度低的缺陷,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机是在非真空的环境下射砂,且由于型砂自重的因素,使得下砂型上部即靠近分型面甚至在分型面的部分位置紧实率低,使得砂型易于在合型等后道工序中被损坏。如果采用真空射砂,虽然可以使其有所改善,但这种设备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另外,上砂型脱离砂箱时,由其自由下落,对下砂型形成冲击,从而造成损坏砂型。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铸型合格率的水平分型射压造型机。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由包括横梁5、立柱8和底座2的机架,限位机构,上、下砂箱7和4及举升压实油缸1组成,在上砂箱7的顶面和下砂箱4的底面分别设有上顶板7-1和下顶板4-1,在下砂箱4与举升压实机构1之间设有下型上压油缸3和同步升降油缸3-2,下型压实油缸3的活塞杆3A和下顶板4-1相连,下顶板4-1设在下砂箱4内,升降油缸3-2的活塞通过支撑臂12与下砂箱4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①由于本技术的设置可以从上、下两个方向压实,由此消除了单纯采用上压法或下压法而使分型面紧实度差的缺点,从而提高了铸型的合格率。本技术实现了双向压实,因此尤其适用于高度高的砂箱,具有生产的砂型紧实度高的优点。②模板限位油缸改善了本技术的空间布置,消除了限位杆与模板间的摩擦,降低了机器噪音。③本技术可以通过上、下型压实油缸和上、下型油缸实现脱箱,同步机构则可保证上、下型块脱箱后同步合型,并保证型腔外形及尺寸的精确。而下型上压油缸和同步升降油缸组成的双套油缸,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④模板穿梭机构将模板框设在缸体上,使本技术结构紧凑,占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合型过程图。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另一实施方案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模板穿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模板穿梭机构液压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的增力压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作一详细描述本技术由包括横梁、立柱8、底座2的机架,限位机构,上、下砂箱7和4及举升压实机构1组成,在上砂箱7的顶面和下砂箱4的底面分别设有上顶板7-1和下顶板4-1,在下砂箱4与举升压实机构1之间设有下型上压油缸3和同步升降油缸3-2,下型压实油缸3的活塞杆3A与下顶板4-1相连,下顶板4-1设在下砂箱4内,升降油缸3-2的活塞通过支撑臂12与下砂箱4相连,上述下型上压油缸3和同步升降油缸3-2可以组合形成双套油缸,同步升降油缸3-2的活塞为环形活塞,下型上压油缸3设在环形活塞的孔中,在支撑臂12上设有导向块13。限位机构采用模板限位缸11,限位杆11-1设在活塞上并延伸至缸体外部。本技术还设有上砂箱上压油缸,其活塞杆与上顶板7-1相连,上顶板7-1设在上砂箱7内,上砂箱上压油缸10的活塞为双杆活塞,其另一活塞杆与合箱同步机构相连,该同步机构由横杆10-1及同步杆10-2组成,同步杆10-2伸入设在机架上的导套10-3内。另外,本技术设有模板穿梭机构9,该模板穿梭机构由油缸14和模板框15组成,油缸14为单杆活塞油缸,在单杆活塞14A上设有轴向通孔14A1,在单杆活塞14A上设杆套14A2,由此在活塞杆与杆套之间形成环形油路,在杆套14A2设有油孔,以便油由此进入油缸,模板框15设在油缸14的缸体上,在油缸14的底部设有导轮14B,导轮14B设在导轨14C上。为增加压实比压,本技术的下型上压油缸3-2设在下型脱模压实油缸3’内,下型压实油缸3-2的缸体兼作下型脱模压实油缸3’的活塞。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模板限位缸11,将模板限位杆伸下,同步升降油缸3-2将下砂箱升起h2的同时,模板穿梭机构9,将模板送到上、下砂箱之间的造型工位,举升压实油缸,升起下型上压油缸3,同步升降油缸3-1及下砂箱4,在下砂箱4定位套进模板后,连同模板一起升到模板限位的位置,使模板周边与上砂箱下边保持h1的距离,接着上、下砂箱射砂,模板限位杆复位,举升压实油缸1将模板压进上砂箱内h1距离而实现上箱下压,而上砂箱上压油缸10将上顶板压入上砂箱内又实现了上箱上压。随后,下型压实油缸将下顶板压入下砂箱,实现下箱上压,接着,在同步升降油缸3-2连同下砂箱4退回h2后,同步升降油缸3-1,下型上压油缸3的油路封闭,此时,举升压实油缸1的压实缸进油,将下型压实油缸3,同步升降油缸3-2及其上的下砂箱4,压向模板,实现下箱下压。完成上、下箱的上、下压实后,举升压实油缸下降,实现上、下砂箱的脱模与机构的复位。在模板穿梭机构9将模板退回到起始位置后,举升压实油缸1再次升起下砂箱,使上、下砂箱相接触,接着上箱压实油缸10通过上顶板7-1将砂块下推的同时,同步脱箱机构的两根同步杆10-2也一同下降,当下降到同步杆10-2与下砂箱4的上边接触时,上型压实油缸10推动上砂块向下的力,就由下砂箱对同步杆10-2的阻力所抵消,此后上型块由其自重下落到下砂箱内的下砂块上,这就防止了上、下砂块合上时所引起的作用力。此后,在举升压实油缸下降复位的过程中,下箱压实油缸3举起下顶板4-1,将下砂块连同其上的上砂块一起上推到离开下砂箱的上表面。使上、下砂块处在等待推出机器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铸型的水平分型射压造型机,由包括横梁(5)和立柱(8)、底座(2)的机架,限位机构,上、下砂箱(7)和(4)及举升压实机构(1)组成,在上砂箱(7)的顶面和下砂箱(4)的底面分别设有上顶板、下顶板(7-1)和下顶板(4-1),其特征在于在下砂箱(4)与举升压实机构(1)之间设有下型上压油缸(3)和同步升降油缸(3-2),下型上压油缸(3)的活塞杆(3A)与下顶板(4-1)相连,下顶板(4-1)设在下砂箱(4)内,升降油缸(3-2)的活塞通过支撑臂(12)与下砂箱(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铸型的水平分型射压造型机,由包括横梁(5)和立柱(8)、底座(2)的机架,限位机构,上、下砂箱(7)和(4)及举升压实机构(1)组成,在上砂箱(7)的顶面和下砂箱(4)的底面分别设有上顶板、下顶板(7-1)和下顶板(4-1),其特征在于在下砂箱(4)与举升压实机构(1)之间设有下型上压油缸(3)和同步升降油缸(3-2),下型上压油缸(3)的活塞杆(3A)与下顶板(4-1)相连,下顶板(4-1)设在下砂箱(4)内,升降油缸(3-2)的活塞通过支撑臂(12)与下砂箱(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分型射压造型机,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采用模板限位缸(11),限位杆(11-1)设在活塞上并延伸至缸体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分型射压造型机,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上砂箱上压油缸(10),其活塞杆与上顶板(7-1)相连,上顶板设在上砂箱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分型射压造型机,其特征在于上砂箱上压油缸(10)的活塞为双杆活塞,另一活塞杆与上型脱箱同步机构相连,该同步机构由横杆(10-1)及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苏,
申请(专利权)人:王孟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