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活动支座,上料架上安装活动支座,位于活动支座上设置导料杆,此导料杆的杆体中段位置处装有挡料拴,同时,所述导料杆底端外侧连接有控制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安装优化设置的上料架并且合理搭配挡料拴,能够将多种规格的气门产品一次调整到位后实现自动上料,可广泛适应流水线作业,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还可采用进口气缸控制气动精确的运动定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生产;其中的挡料装置对工件进行分批加工,可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在流水线生产中,便于平衡生产节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淬火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淬火是指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它可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 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通过淬火与不同温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属的强度、韧性及疲劳强度,并可获得这些性能之间的配合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淬火设备即是指进行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的设备,但现有设备在应用时,特别是在进行上料工序时上不具备将多种规格的气门产品一次调整到位后的能力,对于产品装载及加工的效率较低、通常需要作业者劳动强度较大,在安全生产方面得不到保障。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工艺流程简单、结构紧凑、降低了成本、 安装容易、便于平衡生产的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活动支座,上料架上安装活动支座, 位于活动支座上设置 导料杆,此导料杆的杆体中段位置处装有挡料拴,同时,所述导料杆底端外侧连接有控制气缸。本技术所述的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安装优化设置的上料架并且合理搭配挡料拴,能够将多种规格的气门产品一次调整到位后实现自动上料,可广泛适应流水线作业,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还可采用进口气缸控制气动精确的运动定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生产;其中的挡料装置对工件进行分批加工,可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在流水线生产中,便于平衡生产节拍。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的侧面示意图。图中I、上料架;2、活动支座;3、挡料拴;4、导料杆;5、控制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I、活动支座2,所述上料架I上安装活动支座2,位于该活动支座2上设置向上倾斜的导料杆4,此导料杆4的杆体中段位置处装有挡料拴3,同时,所述导料杆4底端外侧连接有控制气缸5。通过固定安装优化设置的上料架I并且合理搭配挡料拴3,能够将多种规格的气门产品一次调整到位后实现自动上料,可广泛适应流水线作业,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还可采用进口气缸控制气动精确的运动定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生产。以上实施例是本技术较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 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1)、活动支座(2),上料架(1)上安装活动支座(2),其特征在于位于活动支座(2)上设置导料杆(4),此导料杆(4)的杆体中段位置处装有挡料拴(3),同时,所述导料杆(4)底端外侧连接有控制气缸(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活动支座,上料架上安装活动支座,位于活动支座上设置导料杆,此导料杆的杆体中段位置处装有挡料拴,同时,所述导料杆底端外侧连接有控制气缸。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安装优化设置的上料架并且合理搭配挡料拴,能够将多种规格的气门产品一次调整到位后实现自动上料,可广泛适应流水线作业,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还可采用进口气缸控制气动精确的运动定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生产;其中的挡料装置对工件进行分批加工,可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在流水线生产中,便于平衡生产节拍。文档编号C21D11/00GK202658190SQ20122023309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剑 申请人:刘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淬火机床的气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1)、活动支座(2),上料架(1)上安装活动支座(2),其特征在于:位于活动支座(2)上设置导料杆(4),此导料杆(4)的杆体中段位置处装有挡料拴(3),同时,所述导料杆(4)底端外侧连接有控制气缸(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
申请(专利权)人:刘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