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894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其包括浇口杯(5)、直浇道(4)、内浇道(3)、连接通道(11)和大冒口(10),浇口杯(5)、直浇道(4)、内浇道(3)和铸件(1)依次顺序相连。该大冒口(10)位于铸件(1)一端的端头;在分型面(7)上沿铸件(1)小头底面长度走向开有内浇道(3)和一排内浇口;在分型面(7)上开有与大冒口(10)相通的连接通道(11)并与内浇道(3)垂直相交,直浇道(4)位于内浇道3与连接通道11相交处,该浇冒口采用倾斜方式浇注,适用于长度范围为1000mm~3000mm,宽度或高度范围为100mm~300mm的长轨形铸钢件。(*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件的浇冒口 ,特别是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
技术介绍
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本技术专 利申请以前一种长轨形铸钢件采用的浇冒口。该铸钢件采用这种浇冒口时,必 须要使用砂芯造型,并在铸件横截面的大头平面上开一排冒口进行补縮。在铸造过程中采用这种浇冒口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 由于要用砂芯造型导致要先制造芯盒,制造芯盒将浪费木材等用于制 造芯盒的材料,而制芯盒、焊芯骨、打砂芯、下芯子等不仅增加了繁琐的工序, 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延长该类铸件的生产周期,增加了生产成本。二、 造型劳动强度大,打砂芯、焊芯骨、挖冒口等操作相对复杂,造型所 需型砂量也较多。三、 铸件质量不稳定,铸件容易出现掉砂、气孔、表面质量差、加工量大 等铸造缺陷。四、 由于开设的冒口多,增加了钢水的用量,导致该铸件的工艺出口率低。五、 锻件清理较为困难,铸件清理时,由于要清理掉砂芯内的芯骨和切割 多个冒口,增加了清理的工作量,造成清理困难和浪费切割用的乙炔和氧气等 气体。因此,对这种长轨形铸钢件的不合理的浇冒口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造型和清理更为简便的长轨 形铸钢件的浇冒口,采用该浇冒口还可简化工序,縮短生产周期和获得质优的 铸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包括有浇口杯、 直浇道、内浇道和大冒口,浇口杯、直浇道、内浇道和铸件依次顺序相连。该 大冒口位于铸件一端的端头;在铸件的分型面上沿该铸件小头底面长度走向开 有内浇道和一排内浇口与铸件相连,直浇道位于大冒口的一侧并与内浇道垂直 连通。在该祷件的分型面上开有与大冒口相通的连接通道并与内浇道垂直相交, 直浇道位于内浇道与连接通道相交处。采用上述浇冒口在浇注铸件时铸件上带有大冒口 (10)的一端与水平面的 倾角为(TC 3(TC,最佳优选角度为15'C。本技术所述的长轨形铸钢件的长度范围为1000咖 3000咖,最佳优选 为2000mm,所述铸件的宽度或高度范围100mm 300咖,最佳优选为200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的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由于采用了倾斜浇注方式和分型 面改为从该铸件工字型中心线进行分型,使该铸件工字型中间两边的 空腔分别由上型和下型自然带出,从而在造型时不需要制芯盒、焊芯骨、打砂 芯、下芯子等工序操作,在铸件清理时不需要挖芯骨;采用一个开在铸件端头 的大冒口代替原来开在铸件大平面上的一排小冒口对铸件进行补縮,可以减少 钢水的用量,并有利于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减轻铸件清理时切割冒口的工作 量,减少切割冒口所需用气量;直浇道通过连接通道与大冒口连通使浇注时钢 水直接注入到冒口中有利于补充冒口补縮铸件的钢水量和实现铸件的顺序凝 固,提高铸件的质量。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浇冒口在铸造长轨形 铸钢件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生产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工,节约材料,縮短生产 周期,提高铸件的质量和工艺出品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改进前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沿铸件横截面方向的分布示意图。图2是图l所示视图的左视图。图3是图l所示视图的俯视图。图4是改进后该铸件的浇注系统沿其横截面方向的分布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视图的左视图。图6是图5所示视图的俯视图。图7是该铸件的浇冒口采用倾斜浇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和图3所示的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铸件1沿其大头顶面即分 型面7分为上型8和下型9,两个砂芯2形成铸件1的工字形中间两边的空 腔,铸件1的大头顶面上沿长度走向有一排小冒口 6,在铸件1大头的一侧沿长 度走向有内浇道3并设有一排内浇口,浇口杯5、直浇道4和内浇道3依次顺序连接,浇口杯5和直浇道4位于铸件1大头侧面沿长度走向的中间位置(图2 和图3中均未示出)。图4示出了铸件1与浇注系统的连接关系和铸件的分型位置,铸件1沿<工 字型横截面的中心线所在平面即分型面7分为上型8和下型9,浇口杯5、直浇 道4和内浇道3依次顺序连接,浇口杯5、直浇道4和内浇道3位于铸件1小头 底面沿长度走向的一侧,图4中未示出具体位置关系。图5示出了大冒口 10与铸件1的位置关系,即大冒口 10位于铸件1一端 的端头位置,图5中未示出浇注系统的结构。图6示出了浇口杯5、直浇道4、内浇道3、连接通道ll、大冒口 10的位 置关系,在分型面7上沿铸件1小头底面长度走向开有内浇道3和一排内浇口, 在分型面7上开有与大冒口 10相通的连接通道11并与内浇道3垂直相交,直 浇道4位于内浇道3与连接通道11相交处。连接通道11由于与大冒口 10相通, 相当于直接在该冒口内直接注入钢水,有利于补充冒口补縮铸件的钢水量和实 现铸件的顺序凝固。图7示出了所述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在浇注铸件时为倾斜浇注,即该铸 件1带有大冒口 10的一端与水平面的倾角为B角,该B角的度数为0-C 3(TC, 最佳优选角度为15°C。本技术所述的长轨形铸钢件的长度范围为1000咖 3000咖,最佳优选 为2000mm,所述铸件的宽度或高度范围100mm 300mm,最佳优选为20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包括有浇口杯(5)、直浇道(4)、内浇道(3)和大冒口(10),浇口杯(5)、直浇道(4)、内浇道(3)和铸件(1)依次顺序相连,其特征在于:该大冒口(10)位于铸件(1)一端的端头;在铸件(1)的分型面(7)上沿该铸件小头底面长度走向开有内浇道(3)和一排内浇口与铸件相连,直浇道(4)位于大冒口(10)的一侧并与内浇道(3)垂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包括有浇口杯(5)、直浇道(4)、内浇道(3)和大冒口(10),浇口杯(5)、直浇道(4)、内浇道(3)和铸件(1)依次顺序相连,其特征在于该大冒口(10)位于铸件(1)一端的端头;在铸件(1)的分型面(7)上沿该铸件小头底面长度走向开有内浇道(3)和一排内浇口与铸件相连,直浇道(4)位于大冒口(10)的一侧并与内浇道(3)垂直连通。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其特征在于在铸件(l) 的分型面(7)上开有与大冒口 (10)相通的连接通道(11)并与内浇道(3) 垂直相交,直浇道(4)位于内浇道(3)与连接通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富熊国锋邱正义武胜祥杨迎新于小平张忠新寇怀宇苏元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