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保护性盖的冒口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03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冒口插件,其特征在于,在冒口本体(11)上可移动地设置一个帽状的冒口盖(16),它通过形成的绝热间隙(19)包围冒口本体(11)的外壁(12),并且在冒口插件(10)浇铸之前相对于冒口本体(11)定位,在冒口本体(11)的盖区域(13)与冒口盖(16)的盖(17)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由一种弹性材料制造的隔离件(21),使得在冒口插件(10)浇铸时并且由于模压力的作用将冒口本体(11)施加到浇铸表面(26)上时,冒口盖(16)相对于冒口本体(11)移动,直到在冒口盖(16)和冒口本体(11)的盖区域(13、17)之间的绝热间隙(20)保持不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冒口插件,用于放入到一个用金属铸造时使用的铸模中,具有一由放热材料和/或绝热材料制造的冒口本体,该本体形成一冒口容腔,其中冒口本体具有一由侧壁和一顶部区域围绕的内部空腔作为冒口空腔,并且在冒口本体的底部区域形成一个冒口开口,用于与模空腔连通。具有前面提到的特征的冒口插件在DE19642838A1中进行了描述。具有一个在其盖部区域关闭的内部空间作为冒口容积的冒口本体在浇铸时可以放置到铸模的浇铸表面上。在冒口插件浇铸时存在的问题是,作用于型砂以及因此作用于冒口本体的模压力会导致冒口本体的损坏。为了克服这个问题,Chemex有限公司提出并使用了名称为“伸缩式冒口”的冒口插件,其中冒口本体由两个可相互移动的部件组成,它们共同形成冒口容腔。对此,形成向上打开的可施加到浇铸表面上的冒口本体的下部件,并且从上面与冒口本体的第二钟形部件相互重叠,从而两个部件在产生模压力相互推进,并且为此下部件的外径和上钟形部件的内径完全适合地相互一致。使用公知的冒口插件存在的缺点是,冒口本体的上下部件交错地移动造成的磨损物掉落到冒口容腔中,并且在模型浇铸时与流动的金属贴合,形成金属熔化杂质。另一个缺点是,冒口插件的两个部件限定的冒口容积的精确的大小,在浇铸时由冒口插件的上下部件的交错移动的程度决定,使得在插件浇铸时冒口容腔的大小不确定。因此插件的设计和所需的冒口插件的大小的选择被简化。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改进具有上述类型特征的冒口插件,使得在保持冒口插件内部的冒口容积不变时,冒口插件还保证模压力的作用。此任务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本专利技术有利的结构和由以下所描述的权利要求内容得出的本专利技术其它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在冒口本体上可移动地设置一个帽状的冒口盖,它通过形成的绝热间隙包围冒口本体的外壁,并且在冒口插件浇铸之前相对于冒口本体定位,在冒口本体的盖区域与冒口盖的盖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由一种弹性材料制造的隔离件,使得在冒口插件浇铸时并且由于模压力的作用将冒口本体施加到浇铸表面上时,冒口盖相对于冒口本体移动,直到在冒口盖和冒口本体的盖区域之间的绝热间隙保持不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一第二冒口本体由帽状的冒口盖构成,用作浇铸时置于浇铸表面上的冒口本体的保护。因此通过相应的措施保证,在推进冒口盖时,在冒口盖和冒口本体的侧壁之间以及盖区域之间存在或者保持一个绝热间隙,整体改善了冒口插件的热技术平衡。冒口本体和冒口盖的位置,在浇铸之前以合适的方式例如通过粘接相互固定,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冒口插件在浇铸时操作简单。通过产生的模压力,解除粘接作用,并且冒口盖能够施加模压力,并且冒口盖相对于施加在浇铸表面上的冒口本体移动。由于冒口容腔始终位于冒口本体的内部并且由冒口盖封闭,磨粉不会进入到冒口容腔中,并且冒口容积的大小由冒口本体的选择而确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公知的冒口本体在浇铸时不受施加浇铸压力的作用。另一个优点是,为了制造专利技术的冒口插件,能够采用标准化的部件,因此附加设置的冒口盖同样是公知的和已有的,并且为了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它们只需要进行很小的改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冒口本体盖区域与冒口盖的盖之间设置的隔离件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造。在施加模压力时该材料被压缩,并且设置在随着推进的增加在冒口盖与冒口本体之间减小的缝隙中,并且因此产生绝热效果。可选择的是弹性元件作为隔离件,并且隔离件由绝热材料制造,在施加模压力时,在冒口本体的盖区域与冒口盖的盖之间的隔热缝。为了在移入路径的终点保持冒口本体的盖区域与冒口盖的盖之间的希望的隔热间隙,能够在冒口盖或者冒口本体上设置一止挡件,以限制冒口盖到冒口本体的移入行程。由于当冒口盖向着冒口本体移动期间,在冒口盖的侧壁与冒口本体的侧壁之间保持绝热间隙,根据一实施例,设置相应的引导结构。这些引导结构可以由在冒口本体或者冒口盖上形成的引导条构成,引导条是三角形结构,引导条的尖端在相对的部件上滑动。另外可以设置成,冒口本体和/或冒口盖的侧壁具有波纹拱形状作为引导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冒口盖由绝热材料制造。还可以设置成,冒口盖由放热材料制造,尽管设置绝热间隙,该材料由于辐射而易燃,因此可以整体改善冒口插件的热承受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在冒口本体的侧壁内表面上沿冒口本体的纵向设置凸入冒口容腔的Williams条。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仅有的一个图示出了一个冒口插件的侧视图,具有冒口本体和可在其上移动的冒口盖。图中所示的冒口插件包括一个公知的冒口本体11,其侧壁12和其顶部区域13包围一个作为冒口容腔的内部空腔14。在该空腔中,在与侧壁12连接的冒口本体11的底部25上形成一个冒口开口15。在冒口插件10造型时,冒口本体11被放在相应铸模的一浇铸表面26上。冒口本体11与一帽状的冒口盖16搭接,该冒口盖具有一个顶部17和侧壁18,从而冒口盖16借助于至少一个由弹性材料制造的隔离件21与冒口本体11保持距离,通过在箭头27的方向上作用的模压力,冒口盖16额外施加模压力,并且能够相对于位置固定的冒口本体11移动。因此冒口盖16的规格相对于冒口本体11被这样选择,即冒口盖16的侧壁18与冒口本体11的侧壁12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形成一隔离缝19。由此,在冒口盖16相对于冒口本体11的插入期间该隔离缝19要被保持,优选在冒口本体的范围内设置多个引导结构22。这些引导造型能够例如由在冒口本体11或者冒口盖16的纵向延伸的并且在各自的侧壁12或者18上的适当的引导条组成,这些引导条是三角形的形状,其尖端在另一个部件上滑动。很明显另外的实施方式也是可能的,例如逐点地适当的凸起作为引导结构。另外还可能的是,将冒口本体11和冒口盖16的侧壁12,18具有或者单个或者相互相作用地设置相应的波纹形凸起。因为在冒口本体11的盖部13和冒口盖16的盖17之间在推入冒口盖16以后应当保持隔离缝20不变,一个或多个止挡件23可以设置在冒口盖16的盖17或者冒口本体12的盖区域13上。在前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和附图这些申请文件中公开的主题特征能够是单独的而且能够任意组合以不同的实施方式实现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冒口插件,用于放入到一个用金属铸造时使用的铸模中,具有一由放热材料和/或绝热材料制造的冒口本体,该本体形成一冒口容腔,其中冒口本体具有一由侧壁和一顶部区域围绕的内部空腔作为冒口空腔,并且在冒口本体的底部区域形成一个冒口开口,用于与模空腔连通,其特征在于,在冒口本体(11)上可移动地设置一个帽状的冒口盖(16),它通过形成的绝热间隙(19)包围冒口本体(11)的外壁(12),并且在冒口插件(10)浇铸之前相对于冒口本体(11)定位,在冒口本体(11)的盖区域(13)与冒口盖(16)的盖(17)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由一种弹性材料制造的隔离件(21),使得在冒口插件(10)浇铸时并且由于模压力的作用将冒口本体(11)施加到浇铸表面(26)上时,冒口盖(16)相对于冒口本体(11)移动,直到在冒口盖(16)和冒口本体(11)的盖区域(13、17)之间的绝热间隙(20)保持不变。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1-11-20 10156571.21.一种冒口插件,用于放入到一个用金属铸造时使用的铸模中,具有一由放热材料和/或绝热材料制造的冒口本体,该本体形成一冒口容腔,其中冒口本体具有一由侧壁和一顶部区域围绕的内部空腔作为冒口空腔,并且在冒口本体的底部区域形成一个冒口开口,用于与模空腔连通,其特征在于,在冒口本体(11)上可移动地设置一个帽状的冒口盖(16),它通过形成的绝热间隙(19)包围冒口本体(11)的外壁(12),并且在冒口插件(10)浇铸之前相对于冒口本体(11)定位,在冒口本体(11)的盖区域(13)与冒口盖(16)的盖(17)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由一种弹性材料制造的隔离件(21),使得在冒口插件(10)浇铸时并且由于模压力的作用将冒口本体(11)施加到浇铸表面(26)上时,冒口盖(16)相对于冒口本体(11)移动,直到在冒口盖(16)和冒口本体(11)的盖区域(13、17)之间的绝热间隙(20)保持不变。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冒口插件,其特征在于,隔离件(21)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的冒口插件,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弹性元件作为隔离件。4.根据权利要求1的冒口插件,其特征在于,隔离件(21)由一种绝热材料制成,它通过施加模压力而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M谢菲尔TM谢菲尔
申请(专利权)人:浇铸工艺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