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失模铸造法,特别是涉及借助排放通路,一边向砂型的外部放出由模型的消失而产生的气体,一边进行铸造的消失模铸造法。
技术介绍
消失模铸造法,也称为泡沫塑料实型铸造法,其是将由合成树脂发泡体制作的模型埋设在型砂中,直接用作砂型的工艺。该工艺通过注入的熔液来热分解合成树脂发泡体,但产生含有碳黑(煤烟子)的大量的热分解气体,产生异臭等,恶化环境,同时也存在其残渣使铸件产生铸造缺陷的缺点。消失模铸造法,具有能够容易铸造等多种优点,相反,也存在排气调整不良而造成的铸造缺陷、模型强度低、且由于模型容易损伤不能强填砂、因充填密度不足引起砂型强度不足或粘砂等缺陷。作为有关排气的技术,特开平5-261470号公报中公开了在模型内部设置与排气口连通的通气路径的方法;此外,特开平8-20677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边吸引外部气体,一边通过型砂强制向外部排出产生气体的方法;另外,特开平11-90583号公报中也公开了能够向砂型外流畅地排出所产生的气体的消失模铸造法。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上所述,通过强制排出产生气体,铸件质量达到某种程度的提高,但引起砂型内的熔液的紊流,不一定能达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失模铸造法,其是在型砂内埋设合成树脂发泡体制模型而成的砂型内注入熔液,利用该熔液边使上述模型消失边铸造制品时,借助设有排出气体抑制机构的排放通路,一边向上述砂型的外部放出由上述模型的消失而产生的气体,一边进行铸造的消失模铸造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模型的材质及形状、上述熔液的种类及上述熔液的温度,控制排放通路的通气性。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11-20 354587/20011.一种消失模铸造法,其是在型砂内埋设合成树脂发泡体制模型而成的砂型内注入熔液,利用该熔液边使上述模型消失边铸造制品时,借助设有排出气体抑制机构的排放通路,一边向上述砂型的外部放出由上述模型的消失而产生的气体,一边进行铸造的消失模铸造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模型的材质及形状、上述熔液的种类及上述熔液的温度,控制排放通路的通气性。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消失模铸造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模型的材质及形状、由上述熔液的种类及上述熔液的温度确定的该熔液的密度、该熔液的通路的截面积及该模型气化时的体积的倍率,控制排放通路的通气性。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消失模铸造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下式(1)控制排放通路的通气性,0.3K*≤K≤10K*(1)[此处,K*被定义为Q=2cαScρ---(2)]]>ρ熔液的密度(kg/m3)c流量系数0.3α模型气化时的体积的倍率Sc熔液的通路的截面积(m2)此外,K为在式(3)Q=Kp---(3)]]>Q从设有排出气体抑制机构的排放通路排出的气体的流量(m3/s)p设有排出气体抑制机构的排放通路中的压力损失(Pa)中利用最小二乘法应用通气试验的结果而确定的常数]。4.如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消失模铸造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熔液的通路的截面积,采用直浇口的截面积。5.一种消失模铸造法,其是在型砂内埋设合成树脂发泡体制模型而成的砂型中注入熔液,利用该溶液一边使上述砂型消失,一边铸造制品的消失模铸造法,其特征在于,借助设有满足下式(1)的排出气体抑制机构的排放通路,一边向上述砂型的外部放出由上述模型的消失而产生的气体,一边进行铸造;0.3K*≤K≤10K*(1)[此处,K*被定义为K*=2cαScρ---(2)]]>ρ熔液的密度(kg/m3)c流量系数0.3α模型气化时的体积的倍率Sc熔液的通路的截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岛毅,富田洋夫,加藤雅之,键谷昌彦,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