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临界机组用含钒汽轮机缸体的铸造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轮机缸体是汽轮机组的大型关键零部件,含钒汽缸体相对一般的低合金钢汽缸体来说,具有更高的热强性,具有更强的高、中、低缸体的压力、温度过渡能力,能够满足汽轮机机组的改造和升级,满足电厂机组从亚临界提升到超临界的趋势。含钒钢水易生成氧化膜,降低钢水的流动性,并产生补缩的困难,用一般的冶炼方法无法满足铸件对钢水的要求,含钒钢种导热性差,故不宜焊补,一般钢种及合金钢的焊补工艺及焊补流程也是不甚适合。汽缸体要进行100%磁粉探伤,标准为JB/T7024-93;汽缸体要进行100%的超声波探伤,标准为IPSNDT106第五版《铁素体铸钢件的超声波检测》,并要求按150×150的分格测量缸体的壁厚,壁厚的上偏差为公差值的0.6倍,下偏差为公差值的0.4倍(公差带不变)。尺寸公差按GB6414的CT14级验收。壁厚悬殊亦增加了裂纹的倾向性,腰带多、凸台多、不易控制尺寸,所以应采用特定的方法加以解决。总之,对于含钒汽缸来说,应采取综合的、特定的工艺才能制造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临界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临界机组用含钒汽轮机缸体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木模,其木材经过烘烤,使其含水量小于10%;(2)制作专用内浇口:该内浇口用粘土质耐火材料制作,该内浇口形状为长方体过渡至圆柱体的复合体,该内浇口的长方体一面与缸体的缸壁接触,圆柱体一面与浇注系统连接;(3)进行浇注,浇注前砂模须经热风炉烘烤24小时,热风炉出气口温度要求控制在100℃以上,并使热风炉出气管从砂模底部进入;浇注后36小时吊松中间大坭芯主芯骨;浇注后96小时吊去冒口卷一只;浇注后120小时挖出冒口吊把;浇注后168小时吊松铸件;浇注后300小时进行打箱;(4)冒口切割,冒口切割在冒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机组用含钒汽轮机缸体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木模,其木材经过烘烤,使其含水量小于10%;(2)制作专用内浇口该内浇口用粘土质耐火材料制作,该内浇口形状为长方体过渡至圆柱体的复合体,该内浇口的长方体一面与缸体的缸壁接触,圆柱体一面与浇注系统连接;(3)进行浇注,浇注前砂模须经热风炉烘烤24小时,热风炉出气口温度要求控制在100℃以上,并使热风炉出气管从砂模底部进入;浇注后36小时吊松中间大坭芯主芯骨;浇注后96小时吊去冒口卷一只;浇注后120小时挖出冒口吊把;浇注后168小时吊松铸件;浇注后300小时进行打箱;(4)冒口切割,冒口切割在冒口退火后进行,汽缸体在出炉后,立即放在避风的切割处,四周用多根煤气管均匀加热,并盖上石棉布使其降温减慢,切割前检查氧气、丙烷工作压力,氧气压力要高于10×105N/m2,丙烷压力要高于0.6×105N/m2,冒口的切割在缸体保持在200-300℃时进行;切割结束后及时进炉,在等待进炉的时间内,仍要用煤气进行加热,并用石棉布保温;(5)成品热处理;(6)精整、喷丸,具体包括碳刨整形,整形用碳刨进行铸件粗加工后,中分面留有精加工余量,中分面用平面整形模板划出铸件轮廓线,首先在中分面按该轮廓线整形,结束后对内型,以内型平面为基准加以修整,最后修整四周法兰高度;对合划线,将整形结束的上半和粗加工后未整形的下半对合,腰带对齐,以两端轴承档基准,然后在下半的法兰等加工面上复出上半的形状轮廓,上半部去除后,对留在下半部上的复出线,用平面整形样板进行校对、修整,作为下半部加工面上的整形的依据,对以确定的线应用样冲定位,样冲敲击点的间距不大于25毫米,根据样冲的定位线进行修整,使其符合图纸要求,抛丸、打磨,铁丸或钢丸的直径不应超过2.5毫米;(7)去除缺陷、开坡口,缺陷去除后,用碳刨开好坡口,坡口必须用砂轮进行修整,磨削程度应大于1毫米,并用磁粉探伤检验,确保缺陷清除干净;(8)焊补,焊补前铸件用石棉布覆盖,铸件的预热温度250-300℃,焊补时铸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明,王志刚,常忠义,俞正江,徐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上海重型机器冶铸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