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铸钢浇注系统
本技术属于铸造
,特别涉及到一种新型铸钢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铸钢件浇注系统的设置,一般采用底返(如图1所示)或切线式,在浇注过程中钢水通过内浇道由下而上充满型腔,最后到冒口完成整个浇注过程,少则几十秒,多则几分钟。此工艺反映出的明显瑕疵就是冒口里的钢水温度低于型腔里的钢水温度,不利于冒口对铸件的补缩,对于中小件来说影响甚微,但对于大型或特大型铸件,尤其是厚大铸钢件,底部或侧面往往都设有冷铁,钢水经过冷铁激冷后液面上升逐渐进入冒口,且浇注时间较长,使铸件底部钢水温度和冒口中的钢水温度有较大的差别,形成下高上低的倒挂式温度梯度,影响冒口的补缩效果,为了使冒口更好的补缩,传统的工艺是另设补浇装置(如图2所示),把内浇道直接通入冒口。等钢水充满型腔,关闭包眼停止浇注,再把钢包移至补浇装置,打开包眼,继续浇注至冒口充满钢水,完成整个浇注过程。此工艺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增加一套浇注系统:一是浪费砖管,二是浪费钢水,三是另设置浇注系统有时会受场地的影响,还有最主要的问题是包眼关闭后有时因钢水温度低包眼打不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铸钢浇注系统,能够使钢水平稳流入冒口,达到冒口补缩钢水温度高于铸件本体温度,使钢水起到最佳补缩效果。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铸钢浇注系统,包括钢球、V型通道、由上向下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V型通道设置在浇口杯的边缘处,V型通道倾斜设置,V行通道的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角度为10±1°,所述的钢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铸钢浇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钢球(1)、V型通道(3)、由上向下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浇口杯(4)、直浇道、横浇道(8)和内浇道(9),V型通道设置在浇口杯的边缘处,V型通道倾斜设置,V行通道的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角度为10±1°,所述的钢球(1)位于V型通道(3)上,且V型通道上还放置一阻止钢球下滑的挡块(2),所述的直浇道由上段(5)、下段(7)和连接上、下段的过渡段(6)构成,上段的直径大于下段的直径,直浇道的上段上还设有一补浇道(12),补浇道与上段相连通,补浇道的浇注口与冒口(11)相通;所述钢球的直径介于直浇道上段的直径和下段的直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铸钢浇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钢球(I)、V型通道(3)、由上向下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浇口杯(4)、直浇道、横浇道(8)和内浇道(9),V型通道设置在浇口杯的边缘处,V型通道倾斜设置,V行通道的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角度为10±1°,所述的钢球(I)位于V型通道(3)上,且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让,岳宗格,徐恩献,贾冠飞,石秀娟,黄书军,范可歆,贾会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