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具体涉及一种内胎。
技术介绍
现有轮胎有二种,一种是普通轮胎,一种是真空轮胎。外形上真空轮胎与普通轮胎并无太大差别,主要差别就在气门嘴,真空轮胎的气门嘴是直接固定在轮辋上的,而普通轮胎的气门嘴是装在内胎上的。真空轮胎没有内胎,普通轮胎有内胎。真空轮胎,目前多应用于中小型汽车和摩托车,减震性和抓地性比较好,真空轮胎比一般内胎式轮胎厚得多,且内部表面又有一层优质橡胶,充气后外表张力增大,在内表面形成一定的压力,提高了对破口的自封能力,一旦扎破,会持续一定的时间,保障了高速行车时的安全。缺点是耐用性比较差。无内胎轮胎由于轮胎与车轮圈密封为一体,对轮毂制造精度要求高,多数为压铸铝铁一体化车轮毂,车胎间的定位性高,车轮的径向跳动量极小。轮毂如果有些受损,真空胎就不能使用,同时对土质路面,特别是泥泞路面附着力小、稳定性差。使用无内胎轮胎的车辆 最好在市区使用,不宜在郊外土路行驶。真空轮胎耐磨但不耐压,尤其针对我国大多货车存在超载这一特殊国情,超载过多就不适合再选用真空轮胎。尽管真空轮胎对柏油、水泥这样的平坦路面的适应性较好,但在一些差的路面上稳定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胎体(7)、设在胎体(7)上的气门嘴(1)和气门嘴帽(2),所述气门嘴(1)为直嘴气门嘴或弯嘴气门嘴,当气门嘴(1)为直嘴气门嘴时,在气门嘴(1)上至少设有密封圈(6)或弹簧(4),密封圈(6)位于胎体(7)和轮毂(5)之间,弹簧(4)位于轮毂(5)和气门嘴帽(2)之间;当气门嘴(1)为弯嘴气门嘴时,在气门嘴(1)上至少设有弹簧(4)或螺母(3),弹簧(4)或螺母(3)位于轮毂(5)和气门嘴帽(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