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祖长专利>正文

铸段挂砂模具组件及挂砂铸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57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段挂砂模具组件,包括模具主体、模底、模盖、制模盘和铸段模芯。模具主体为一端设置有凹陷平台的圆柱形铁模,圆柱形铁模内设置数个轴向贯穿的模孔。模底为圆形铁盘,模底对应于模具主体的模孔的位置设置有圆形凹陷。制模盘也为模盖样铁盘,对应于模底凹陷部位设置有小贯通孔。铸段模芯也为圆柱形钢芯,由大模芯和小模芯构成,大模芯直径略小于圆形模孔,中央设置轴向贯通孔,小模芯活动的设置在大模芯的贯通孔内,数量与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数量相同。所述模盖为圆形铁盘,直径与模具主体的凹陷平台相同,该模盖上设置与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的位置对应的圆形小孔,并在模盖上设置有手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段模具,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采用挂砂工艺进行 生产铸段的铸段挂砂模具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模具组件的挂砂铸 段工艺。
技术介绍
铸段是用于冶金、能源、建材、化工等行业的粉磨介质,为圆柱体小棒,规格为从08X8至055X60十几种不等。但传统生产工艺简 单而落后,就是在铸铁板块上面钻相应的孔洞,即为模具,如图2所 示,是在铸铁板块15上设置模孔16,然后将铁液依次注入孔洞成型。 再翻转铁板,铸段靠自重与铸造斜度掉落。目前全国每年以这种方法 生产的铸段有几十万吨。该传统生产工艺的具有相当的局限性。首先是没有补縮系统,铸段是以自身补縮自身,而产生縮孔、縮 松等铸造缺陷,且表面因金属自然收縮而出现下凹,造成表面不平。 其次是铁液注入孔洞时,冷却后翻转铁板,铸段自行掉落需要依靠较 大的斜度,造成产品上部大,下部小,实际是介于圆柱体与圆锥体之 间,影响使用性能。再次,生产时是以手工将铁液点注入孔洞,造成 产品长短不一,同时生产者要具备很好的熟练程度,增加了培训周期。 传统生产工艺的铸段只能在水泥行业使用,而不能广泛地用于冶金和化工行业,更不能打开国际市场。而冶金与化工行业主要使用035以上的大径段,而铸段直径越 大,縮孔、縮松就越严重。这在使用中将大量破碎,不仅影响生产、 增加成本,而且铁精粉品位、磷肥细度都达不到。因此在冶金、化工 行业只能使用锻造钢段,而锻造钢段硬度达不到,材料要求高。这样 每年将浪费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现有的铸段也无法打开国际市场,外商对铸段的外观要求很 严格,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段挂砂模具组件,其可以采用挂砂 工艺铸造生产铸段,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满足生产需求。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适用上述模具组件的挂砂铸段工艺。 本专利技术的铸段挂砂模具组件,包括模具主体、模底、模盖、制模 盘和铸段模芯。所述模具主体为一端设置有凹陷平台的圆柱形铁模, 圆柱形铁模内设置数个轴向贯穿的圆形模孔。所述模底为同样大小的 圆形铁盘,模底对应于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的位置设置有数个圆形凹 陷。所述制模盘也为模盖样铁盘,对应于模底凹陷部位设置有小贯通 孔。所述铸段模芯也为圆柱形钢芯,由大模芯和小模芯构成,大模芯 直径略小于圆形模孔,中央设置轴向贯通孔,小模芯活动的设置在大 模芯的贯通孔内,整体模芯活动设置在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内,数量 与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数量相同。所述模盖为圆形铁盘,直径与模具 主体的凹陷平台相同,该模盖上设置与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的位置对应的圆形小孔,并在模盖上设置有手柄。上述的所述大模芯的大小与欲铸造铸段相当,并在大模芯的中间 设置小孔,小模芯穿孔而过,小模芯与模盖小孔对应,模盖的小孔套 入小模芯。本专利技术的挂砂铸段工艺包括以下过程-首先,将制模盘固定设置在一钢制架子上,将模具主体放置在制模盘上,钢制架子上设置有脚驱动踏板;接着,将大模芯放置在制模盘的贯通小孔上,并将小模芯放置在 大模芯的孔内,并使小模芯的下端与驱动踏板连接;再将模具主体的贯穿模孔套设住相应的大模芯,在模具主体的平 台内放入挂砂,小模芯露出挂砂层;接着将模盖压在砂层上,并使小模芯伸出小孔外,打压模盖使中 间挂砂结实;最后踩驱动踏板,小模芯下移,去掉模盖挂砂留在模具主体的模 孔内壁上;将模具主体从钢制架子上的制模盘上取下,盖到模底上; 进行浇注,浇注结束模具主体与模底分离取下产品。 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可以在铸造时使用挂砂工艺进行生产,因而可以 克服传统的不能挂砂铸造铸段缺陷,改善了铸段的质量,满足了各个 领域生产的需求。采用挂砂的补縮系统,过去全行业一直认为铸段不 可能采用金属模挂砂铸造。而本专利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生产的 产品无任何铸造缺陷,组织致密,解决铸造斜度,使产品上下口径一致,表面平整,达到圆柱体要求。解决了 035大口径铸段铸造缺陷问题,从而解决了破碎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组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制模盘与钢制架子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铸段挂砂模具组件由五部分构成,包括模 具主体4、模底8、模盖3、制模盘12和铸段模芯。其中模具主体4 为一端设置有凹陷平台6的圆柱形铁模,圆柱形铁模内设置六个轴向 贯穿的圆形模孔5。所述模底8为同样大小的圆形铁盘,模底8对应 于模具主体4的圆形模孔5的位置设置有六个圆形凹陷7。而制模盘 12为与模底等大的圆盘,盘上对应于凹陷的位置是贯通的小孔11。 所述铸段模芯由大模芯10和小模芯9构成,大模芯10也是圆柱形钢 芯,直径小于圆形模孔5,其中央设有贯通孔,小模芯9也是圆柱形 钢芯,设置在大模芯10的贯通孔内。整体模芯设置在制模盘12的小 孔11上,并呈活动设置状态。模芯数量与模具主体4的圆形模孔5 的数量相同,也是六个。所述模盖3为圆形铁盘,直径与模具主体4 的凹陷平台6相同,该模盖3上设置与模具主体4的圆形模孔5的位 置对应的圆形小孔2,并在模盖4上设置有手柄1。同时在模芯10内设小模芯9,小模芯9不仅可以上下活动使挂 砂层产生浇口,而且还可以在组合时插入模盖上的小孔2内予以定位。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组件在使用时,首先将制模盘12固 定设置在一钢制架子13上,模具主体4放置在制模盘12上。该钢制 架子13上设置有脚驱动踏板14。接着将六个大模芯10放置在制模 盘的贯通小孔ll上,并将小模芯9放置在大模芯10的孔内,并使小 模芯9的下端与驱动踏板14连接。模具主体4的贯穿模孔5套设住 相应的大模芯IO,在模具主体4的平台6内放入挂砂,小模芯9露 出挂砂层。接着将模盖3压在砂层上,并使小模芯9伸出小孔2夕卜, 打压模盖3使中间挂砂结实。最后踩驱动踏板14,小模芯9下移, 去掉模盖3挂砂留在模具主体4的模孔5内壁上,将模具主体4从钢 制架子13上的制模盘12上取下,盖到模底8上,就可以进行浇注了, 浇注结束模具主体4与模底8分离取下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生产的铸段生产一吨铁精粉或一吨磷肥所消耗的 成本时锻造钢段40%。这样每年将节约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且能 够满足出口的质量需求。本专利技术产品模具釆用特殊分型法,解决铸造 斜度,使产品上下口径一致,表面平整,达到圆柱体要求。解决了 035大口径铸段铸造缺陷问题,从而解决了破碎问题。目前已成功使 用于冶金、化工行业,不仅提高了铁精粉品位和磷肥细度,同时降低 材料磨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段挂砂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模底、模盖、制模盘和铸段模芯。所述模具主体为一端设置有凹陷平台的圆柱形铁模,圆柱形铁模内设置数个轴向贯穿的圆形模孔;所述模底为同样大小的圆形铁盘,模底对应于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的位置设置有数个圆形凹陷;所述制模盘也为模盖样铁盘,对应于模底凹陷部位设置有小贯通孔;所述铸段模芯也为圆柱形钢芯,由大模芯和小模芯构成,大模芯直径略小于圆形模孔,中央设置轴向贯通孔,小模芯活动的设置在大模芯的贯通孔内,整体模芯活动设置在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内,数量与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数量相同;所述模盖为圆形铁盘,直径与模具主体的凹陷平台相同,该模盖上设置与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的位置对应的圆形小孔,并在模盖上设置有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段挂砂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模底、模盖、制模盘和铸段模芯。所述模具主体为一端设置有凹陷平台的圆柱形铁模,圆柱形铁模内设置数个轴向贯穿的圆形模孔;所述模底为同样大小的圆形铁盘,模底对应于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的位置设置有数个圆形凹陷;所述制模盘也为模盖样铁盘,对应于模底凹陷部位设置有小贯通孔;所述铸段模芯也为圆柱形钢芯,由大模芯和小模芯构成,大模芯直径略小于圆形模孔,中央设置轴向贯通孔,小模芯活动的设置在大模芯的贯通孔内,整体模芯活动设置在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内,数量与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数量相同;所述模盖为圆形铁盘,直径与模具主体的凹陷平台相同,该模盖上设置与模具主体的圆形模孔的位置对应的圆形小孔,并在模盖上设置有手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段挂砂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述大模芯的大小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长李孙兴
申请(专利权)人:李祖长李孙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