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779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包括有一中空的固定架体,该固定架体内具有内螺纹部;一设于该固定架体内且一端受该固定架体限位的归复件;一穿设于该固定架体的动作件,该动作件延伸有一伸入该固定架体内的延伸杆,该延伸杆于该固定架体内具有滑接端;一设于该固定架体内的旋转件,该旋转件一端具有一与该滑接端滑接的第一滑接部,另一端具有一与该归复件滑接的第二滑接部,且该旋转件于该第一滑接部与该第二滑接部之间具有一与该内螺纹部相配接的外螺纹部;如此,可防止发生延迟缓冲的问题,且可有效降低因室温变化所产生的不稳定缓冲效果,更因结构元件的简化而使其组立容易且快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器,特别涉及一种家具五金所使用的缓冲器。
技术介绍
早期人们为了防止物体与物体直接撞击,一般均采用软胶垫或具弹力的弹簧、弹片来作为缓冲器,以降低撞击时所产生的震动及声响;然而于居家生活中的应用,如门板相对于门框在关闭时的缓冲,或柜子抽屉在关闭时的缓冲,均可通过安装缓冲器来将关闭时速度及力量降低;现有技术如本技术创作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公告第CN2685495Y号的「气压铰炼」,而该现有技术中图3与图4所示的气压缸,具有一以可伸入、 伸出方式装设的气缸轴,气缸轴露出的一端具有一轴孔,通过第一枢轴穿设枢接部,与抵顶件枢接,气缸轴的另一端则与一为塑胶或橡皮材质的调整阀接设;其中调整阀的一外壁由中央厚至二侧边薄;气缸轴伸入气压缸时,调整阀的外壁顺沿气压缸内壁伸入,所费的力较小,而气缸轴伸出气压缸时,调整阀逆沿气压缸内壁伸出,使调整阀二侧边较薄处撑开,使所费的力较大。然而,该现有技术却在气压缸被施予外力的过程中,常有发生延迟缓冲的问题,且其缓冲的能力亦有限,故常会发现该现有气压缸的气缸轴在缓冲的行进中,出现了暂停的不稳定现象,以及出现了无法确实到达定位的问题产生。另外,使用者常于夏季时节放送着凉爽的冷气,而于冬季时节又开起很温暖的暖气,因此在不同室温的变化下,该现有气压缸与调整阀的外壁,则会因不同的室温变化而其体积产生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现象,因而常会造成相当不稳定的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陷,于是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缓冲器,不但可防止在被施予外力的过程发生延迟缓冲的问题,且可有效降低因室温变化所产生的不稳定缓冲效果,更因结构元件的简化而使其组立容易且快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为达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缓冲器,所述缓冲器10包括有一中空的固定架体20,该固定架体20内具有内螺纹部21 ;一设于该固定架体20内且一端受该固定架体20限位的归复件30 ;一穿设于该固定架体20的动作件50,该动作件50延伸有一伸入该固定架体20内的延伸杆51,该延伸杆51于该固定架体20内具有滑接端511 ;以及,一设于该固定架体20内的旋转件40,该旋转件40 —端具有一与该滑接端511滑接的第一滑接部41,另一端具有一与该归复件30滑接的第二滑接部42,且该旋转件40于该第一滑接部41与该第二滑接部42之间具有一与该内螺纹部21相配接的外螺纹部43。上述的缓冲器,其中所述固定架体20内具有一限制该动作件50维持与该固定架体20连结的限位部22。上述的缓冲器,其中所述延伸杆51上设有一与该限位部22相对的挡止部52。上述的缓冲器,其中所述固定架体20外具有一限制该动作件50维持与该固定架体20连结的限位部22。上述的缓冲器,其中所述动作件50向该固定架体20外侧延伸至少一与该限位部22相对的挡止部52。上述的缓冲器,其中所述归复件30为压缩弹簧。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缓冲器,所述缓冲器10包括有一中空的固定架体20,该固定架体20内具有内螺纹部21,以及一位于该固定架体20 一端的限位部22 ;一穿设于该固定架体20的动作件50,该动作件50延伸有一伸入该固定架体20内的延伸杆51,该延伸杆51于该固定架体20内具有滑接端511,该滑接端511设有一挡止部52 ;一设于该固定架体20内且一端受该限位部22限位的归复件30 ;以及,一设于该固定架体20内的旋转件40,该旋转件40 —端具有一与该挡止部52滑接的第一滑接部41,另一端具有一与该归复件30滑接的第二滑接部42,且该旋转件40于该第一滑接部41与该第二滑接部42之间具有一与该内螺纹部21相配接的外螺纹部43 ;其中,该归复件30是设于该限位部22与该第二滑接部42之间。上述的缓冲器,其中所述归复件30为压缩弹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实质达成下列有益效果一、本技术的缓冲器可防止在被施予外力的过程发生延迟缓冲的问题。二、本技术的缓冲器可有效降低因室温变化所产生的不稳定缓冲效果。三、本技术的缓冲器因结构元件的简化,而使其组立容易且快速,确实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分解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I的组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连续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组立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连续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的剖视分解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6的组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图7的连续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首先,请同时参阅图广图3所示,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剖视分解、组立及连续动作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清楚看出,所述的缓冲器10包括有一中空的固定架体20,该固定架体20内具有内螺纹部21 ;—设于该固定架体20内且一端受该固定架体20限位的归复件30,图示中该归复件30为压缩弹簧;一穿设于该固定架体20的动作件50,该动作件50延伸有一伸入该固定架体20内的延伸杆51,该延伸杆51于该固定架体20内具有滑接端511 ;以及,一设于该固定架体20内的旋转件40,该旋转件40 —端具有一与该滑接端511滑接的第一滑接部41,另一端具有一与该归复件30滑接的第二滑接部42,且该旋转件40于该第一滑接部41与该第二滑接部42之间的外圆周面上具有一与该内螺纹部21相配接的外螺纹部43 ;其中该固定架体20内还具有一限制该动作件50可维持与该固定架体20连结的限位部22,而该延伸杆51上则设有一与该限位部22相对的挡止部52。故当该缓冲器10组立后,该归复件30即撑着该旋转件40,并令该动作件50的挡止部52被顶至与该固定架体20的限位部22相接触如图2所示;而当施予向下压力于该动作件50时,该旋转件40即可因其外螺纹部43与该内螺 纹部21相接而形成旋转缓冲的功效,更因具有下方归复件30的弹力顶掣作用,以致可提供极佳与更稳定的缓冲效果直至如图3所示;另当施予该动作件50上的向下压力快速移开后,由于该归复件30为压缩弹簧,因此该归复件30的回复弹力即可将该旋转件40与该动作件50撑至该挡止部52与该限位部22相接触如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再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为本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剖视组立及连续动作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清楚看出,所述的缓冲器10包括有一中空的固定架体20,该固定架体20内具有内螺纹部21,以及一位于该固定架体20 —端的限位部22 ;—穿设于该固定架体20的动作件50,该动作件50延伸有一伸入该固定架体20内的延伸杆51,该延伸杆51于该固定架体20内具有滑接端511,该滑接端511设有一挡止部52 ;—设于该固定架体20内且一端受该限位部22限位的归复件30,图示中该归复件30为压缩弹簧;以及,一设于该固定架体20内的旋转件40,该旋转件40 —端具有一与该挡止部52滑接的第一滑接部41,另一端具有一与该归复件30滑接的第二滑接部42,且该旋转件40于该第一滑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10)包括有:一中空的固定架体(20),该固定架体(20)内具有内螺纹部(21);一设于该固定架体(20)内且一端受该固定架体(20)限位的归复件(30);一穿设于该固定架体(20)的动作件(50),该动作件(50)延伸有一伸入该固定架体(20)内的延伸杆(51),该延伸杆(51)于该固定架体(20)内具有滑接端(511);以及,一设于该固定架体(20)内的旋转件(40),该旋转件(40)一端具有一与该滑接端(511)滑接的第一滑接部(41),另一端具有一与该归复件(30)滑接的第二滑接部(42),且该旋转件(40)于该第一滑接部(41)与该第二滑接部(42)之间具有一与该内螺纹部(21)相配接的外螺纹部(4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境铨
申请(专利权)人:华峰密机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