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1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其为分别装设在两物体上且可使其中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缓慢移动到预设位置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具有一拉引固定结构,该拉引固定结构具有一壳体及一上下挡块,并且缓冲装置还具有一动作固定块,从而通过装设在吊轨及门片上的拉引固定结构与动作固定块,或者安装在抽屉侧板外侧及抽屉槽侧板内侧的拉引固定结构与动作固定块,即可使门片或抽屉的闭阖或开启动作具有缓冲且自动归位的功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緩沖装置,尤指 一种分别装设在两物体上 且可使其中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緩慢移动到预设位置的緩沖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一般市面上所使用的吊轨门片,如本技术所有的中国台湾专利权第221074号的"隔间用轮轨结构改良"示意图中 吊轨及门片所示,此种门片在现实生活中施实闭阖或开启动作时, 常会因使用者施力过大而有撞击声的问题产生,因此,如何改善此 撞击声的问题且能达到美观的要求,即为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 的之一。另外,已知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231749号的"抽屉滑轨复 归定位装置,,、第M243105号的"滑轨的自动归复结构"、第M251524 号的"具有自动归位装置的抽屉滑轨"、第M254150号的"具自动 归位装置的抽屉滑轨"、第M264932号的"隐藏式抽屉滑轨的自动 关闭装置"、第M264933号的"抽屉滑轨的自动关闭装置"、第 M281524号的"抽屉滑轨的自动开启装置"及第M287625号的"抽 屉滑轨的自动收回机构"。前述各已知技术,虽大都具有自动归位 或緩沖的功能,但其实质存在一个有待改进的大问题,那就是各已 知技术皆将自动归位或緩冲的功能设计在抽屉滑轨内,也就是说, 原本已使用一般抽屉滑轨者,若想拥有上述功能的抽屉,则需将整 个抽屉滑轨完全更换,无法以另外加装的方式处理,相当不经济;再则,因为上述各已知技术是将自动归位或緩冲的功能设计在抽屉 滑轨内,故其结构复杂度相对提高且易造成零件损坏,若该已知技 术产品在使用后有零件损坏产生,其将可能导致该抽屉无法关上,而需等待维修更换后才可再将抽屉关上,因此上述的各已知技术, 实难符合消费大众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 一种緩沖装置,该緩沖装置分别装设在两物体 上且可使其中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緩慢移动到预设位置的緩冲装置,该緩沖装置包括有一拉引固定结构,该拉引固定结构具有一壳体,该壳体上开设 有一开口,且在该壳体内设置有一位移滑动块,该位移滑动块是受 一拉引件的一端拉引,该拉引件另一端则固定设置在该壳体上,另 该位移滑动块轴i殳置有一摆动勾合块,且该位移滑动块又延伸与一 緩沖器的推杆固定连接;及一上下挡块,该上下挡块一端受一弹性 4牛4,压而4吏另一端常态于该开口外侧;以及一动作固定块,该动作固定块具有一顶推部及一勾拉部;该动作固定块移动至使该上下挡块将该摆动勾合块释放,使该 摆动勾合块勾合该动作固定块而緩慢自动归回至预设位置,或该动作固定块勾合带动该摆动勾合块移动至使该上下挡块将该摆动勾 合块定位,使该动作固定块脱离该摆动勾合块而自行移动。通过使用本技术提出的緩沖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 的缺陷,本技术中的緩冲装置不但可使门片或抽屉能緩慢移动 到预"i殳位置而成紧密闭阖,也可防止4吏用者因施力过大而产生撞击 声响;再则,本技术可偵j吏用者不需更换原有吊轨或滑轨,且 能达到美观的要求,具体符合市场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1~图l-12为本技术的緩沖装置的第一形态连续动作 的平面剖碎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形态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形态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緩沖装置的第二形态的平面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緩冲装置的第三形态的平面剖视示意图。 JM^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1为本技术緩冲装置的第一形态的平面剖^L示意图。 如图所示可清楚看出,该緩冲装置1具有一拉引固定结构10,该拉 引固定结构10具有一壳体11,该壳体11具有四个可3夺该4i引固定 结构10以螺丝固定的固定孔111,而该壳体11上开i殳有一可供摆 动勾合块30及上下挡块40进出动作的开口 112,且在该壳体11内 设置有一位移滑动块50,该位移滑动块50是受一拉引件53 (如 拉伸弹簧)的一端拉引,该拉引件53另一端则固定设置在该壳体 11上,另该4立移滑动块50具有一轴凹槽51,该轴凹槽51则与一 4罢动勾合块30的摆动轴31轴接,且该位移滑动块50又延伸至与 一緩冲器60的推杆61固定连接(该緩沖器60可为油压式或气压 式的气压缸緩沖器),且该位移滑动块50固定设置有一凸块52,可 受限于该壳体11所凹设的导轨15而可在该导轨15上移动;另外 该壳体11内还i殳置有一具有4氐挡部41的上下挡块40,其中该摆动勾合块30具有一可受该4氏挡部41限位的定位部32,而该上下挡块 40—端受一弹性件44 (压缩弹簧)推压而使另一端的伸出部43可 常态4立于该开口 112外侧,该伸出部43可受该顶4侏部21的顶推而 使该上下挡块40向上移动;另外,该壳体11凹设有一导槽14,而 该上下挡块40固定i殳置有一可受限于该导槽14移动的凸点42。此 外,上述该緩冲装置1的拉引固定结构10还需有一动作固定块20 配合动作,该动作固定块20具有至少二个固定连接孔24,用以将 该动作固定块20固定于不同的物体上,该动作固定块20上具有一 顶推部21及一勾拉部23,而该勾拉部23上方为一归位顶部22;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摆动勾合块30具有一可勾合该勾拉部23的勾 合部33。图2及图1-1 ~图l-12为本技术的緩冲装置的第一形态的 第一实施例及第一形态的连续动作平面剖#见示意图。在此以图2为 例,来说明图1-1 ~图1-12的连续动作情形;在图2中,该拉引固 定结构10安装在一吊4九70外侧,而该动作固定块20则安装在一 门片80上方相对该拉引固定结构10的位置,该门片80上方并设 有滑4仑71,故该滑轮71可置入该吊專九70内,而是该门片80施力 后可自由地在该吊轨70内移动,由于该门片80在现实生活中实施 闭阖或开启动作时,常会因使用者施力过大而有撞击声的问题产 生,因此装设本技术的緩沖装置1后,不但可使该门片80能 緩慢移动到预设位置而成紧密闭阖,也可防止使用者因施力过大而 产生撞击声响;再则,装设本技术的緩冲装置1不需更换原有 吊轨,并且能达到美观的要求,具体符合市场的需求。首先,假设 该门片80为开启状态,故该动作固定块20远离该拉引固定结构10 (如图l-l所示),当施力要向左关上该门片80时,固定连接在该 门片80的该动作固定块20即向固定于该吊專九70的该4立引固定结 构10靠近(如图1-2所示),由于且该勾拉部23低于该伸出部43 及该勾合部33,故该勾拉部23不会触及该伸出部43与该勾合部33,直至较高的顶推部21触及该伸出部43时,由于该顶推部21 与该伸出部43皆为圓弧面,故该上下挡块40即会向上压缩该弹性 件44,而4吏该4氐挡部41离开该摆动勾合块30的定位部32 (如图 1-3所示),而由于该摆动勾合块30则与该位移滑动块50轴接,而 该位移滑动块50又受该拉引件53的4立力的牵引作用,故该位移滑 动块50即会向左移动,且使该摆动勾合块30向下摆动,使该勾合 部33向下移动(如图l-4所示),进而勾住该动作固定块20的勾拉 部23,此时该顶4侏部21已渐离开该伸出部43, 4吏该伸出部43受 该弹性件44弹力而渐向下伸出(如图1-5所示),而该#^引件53 的持续拉力牵引该位移滑动块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装置,为分别装设在两物体上且可使其中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缓慢移动到预设位置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包括有:    一拉引固定结构(10、10a、10b),所述拉引固定结构(10、10a、10b)具有一壳体(11、11a、11b),所述壳体(11、11a、11b)上开设有一开口(112),且于所述壳体(11、11a、11b)内设置有一位移滑动块(50、50a),所述位移滑动块(50、50a)受一拉引件(53)的一端拉引,所述拉引件(53)另一端则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另外,所述位移滑动块(50、50a)轴设置有一摆动勾合块(30),且所述位移滑动块(50、50a)延伸,并与一缓冲器(60)的推杆(61)固定连接;及一具有抵挡部(41)的上下挡块(40、40b),所述上下挡块(40、40b)一端受一弹性件(44、44b)推压而使另一端常态于所述开口(112)外侧;以及一动作固定块(20),所述动作固定块(20)具有一顶推部(21)及一勾拉部(23);所述动作固定块(20)移动使所述上下挡块(40、40b)将所述摆动勾合块(30)释放,使所述摆动勾合块(30)勾拉所述动作固定块(20)而缓慢自动归回至预设位置,或所述动作固定块(20)勾合带动所述摆动勾合块(30)移动使所述上下挡块(40、40b)将所述摆动勾合块(30)定位,使所述动作固定块(20)脱离所述摆动勾合块(30)而自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境铨
申请(专利权)人:华峰密机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