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中频感应透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556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感应加热设备,一种可控硅中频感应透热炉,由主回路、控制回路和炉体组成。其主回路由整流桥、LC滤波电路、逆变桥组成。感应加热线圈与补偿电容并联,逆变桥由两个可控硅、电容及可调电感线圈构成。控制电路中采用施密特触发器与电容、电阻构成延时切换开关,实现他激转自激运行工作方式直通保护电路从可控硅桥臂两端取电压信号,经光偶元件GD与双稳态电路(Ⅰ)连接,通过电容反充关断可控硅实现直通保护。(*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属于锻件加热设备,一种采用可控硅中频逆变电路的电磁感应透热炉,适用于各种中小锻件的加热。目前,可控硅中频感应加热炉普遍采用并联逆变器。例如,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上海、无锡、西安等地电炉厂制造的中频感应炉输出电压均700伏左右,感应线圈长度都在1米以上,对中小锻件加热感应线圈更长,匝数更多,需用中频变压器降压,效率低、噪声大,逆变桥采用额外措施限制可控硅换向时电流上升率,逆变回路线路复杂,逆变桥上正在工作的一组可控硅的关断靠另一组可控硅提前导通来实现,若脉冲丢失则发生斜通短路。另外,提前角越大,功率因数越低,所以提前角不能很大,致使频率局限在2500HZ左右,加热中小锻件电效率低。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结构更为简单,减少功耗,提高效率,适用于中小锻件加热的中频感应透热炉。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在电磁感应电炉主回路中的逆变桥两臂由两个可控硅组成,并有二极管与之反向并联;另两臂为两组电容通过可调电感线圈与可控硅桥臂连接。感应加热线圈与补偿电容并联,此并联电路一端接两电容桥臂连接点,另一端与可控硅桥臂接点相联,其谐振频率决定可控硅触发导通的频率,使电源及桥臂上两组电容周期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控硅中频感应透热炉,由主回路、控制电路和炉体组成,其特征是主回路中的逆变桥两臂由两个可控硅SCR↓[8]、SCR↓[9]组成,并有二极管D↓[1]、D↓[2]分别与之反方向并联,另两臂为两组电容C↓[2]、C↓[3]分别通过可调电感线圈L↓[2]、L↓[3]与可控硅桥臂1、2点连接,感应加热线圈L↓[1]与补偿电容C↓[1]并联,此并联电路一端接电容桥臂连接点3,另一端与可控硅桥臂接点4相联,控制电路中采用施密特触发器[Ⅲ]与电容C↓[9]、电阻R↓[11]、R↓[12]、R↓[14]构成延时切换开关,实现他激启动转自激运行工作方式,直通保护电路从可控硅桥臂两端1、2取电压信号,经光偶元件G...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可控硅中频感应透热炉,由主回路、控制电路和炉体组成,其特征是主回路中的逆变桥两臂由两个可控硅SCR8、SCR9组成,并有二极管D1、D2分别与之反方向并联,另两臂为两组电容C2、C3分别通过可调电感线圈L2、L3与可控硅桥臂1、2点连接,感应加热线圈L1与补偿电容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天赳夏思淝党富祥赵丽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