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作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组合物和使用所述组合物治疗各种疾病、病症或障碍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吡唑并吡啶激酶抑制剂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0年01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顺序号61/298,649以及2010年11月0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顺序号61/410,426的利益,将该文献的内容引入本文参考。
技术介绍
蛋白激酶构成一大家族在结构上相关的酶,它们负责控制细胞内的多种信号转导过程(参见 Hardie, G 和 Hanks, S. The Protein Kinase Facts Book, I and II, AcademicPress, San Diego, CA :1995)。 一般而言,蛋白激酶通过影响磷酰基从三磷酸核苷转移至参与信号传递途径的蛋白质受体而介导细胞内信号传递。这些磷酸化事件充当分子开关,其能够调控或调节靶蛋白的生物功能。这些磷酸化事件最终是响应于多种细胞外与其他刺激而被激发的。这种刺激的实例包括环境与化学应激反应信号(例如休克、热休克、紫外辐射、细菌内毒素和H2O2)、细胞因子(例如白介素-I (IL-I)和肿瘤坏死因子a (TNF-a)和生长因子(例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细胞外刺激可以影响一种或多种细胞应答,涉及细胞生长、迁移、分化、激素分泌、转录因子活化、肌肉收缩、糖代谢、蛋白质合成控制和细胞周期存活和调节。激酶根据它们所磷酸化的底物分类成家族(例如蛋白-酪氨酸、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脂质等)。已经鉴定了一般相当于这些激酶家族的每一种的序列基序(例如,参见 Hanks,S. K.,Hunter, T.,FASEB J. 1995,9,576-596 ;Knighton 等人,Science 1991,253,407-414 ;Hiles 等人,Cell 1992,70,419-429 ;Kunz 等人,Celll993,73,585-596 ;Garcia-Bustos 等人,EMBO J 1994,13,2352-236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蛋白激酶C- Θ (PKC- Θ )是在T细胞和骨骼肌中选择性表达的新的钙不依赖性PKC亚家族成员。几方面证据显示PKC-θ在T细胞活化中具有主要作用。在T细胞的抗原刺激时,PKC-Θ、而非其他PKC亚型快速从细胞质易位至T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APC)之间的细胞接触部位,在那里它定位于称作中心超分子活化簇(cSMAC)的区域中的 T 细胞受体(TCR) (Monks 等人,1997,Nature, 385 :83-86 ;Monks 等人,1998,Nature, 395 :82-86)。已经报道PKC- Θ选择性活化转录因子AP-I和NF- κ B并且整合TCR和⑶28共刺激信号,导致IL-2启动子中的CD28响应元件(CD28RE)活化(Baier-Bitterlich等人,1996,Mol. Cell.Biol. ,16 :1842-1850 ;Coudronniere 等人,2000,PNAS,97 :3394-3399)。PKC- Θ在T细胞CD3/CD28共刺激中的特异性作用突出显示在研究中,其中激酶-死亡PKC-Θ突变体或反义PKC-Θ的表达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⑶3/⑶28共-刺激的NF-κ B活化,但不会抑制TNF- α -刺激的NF- κ B活化。使用其他PKC亚型不会观察到这一结果(Lin等人,2000,Mol. Cell. Biol.,20 :2933-2940)。据报道 PKC- Θ 与 SMAC 重组由其 N-末端调节结构域介导并且是T细胞活化所必需的,因为超表达的PKC- Θ催化片段不会易位并且不能活化NF-κ B,而PKC-Θ催化结构域-Lck膜结合结构域嵌合体能够重建信号传导(Bi等人,2001, Nat. Tmmunol. , 2 :556-563)。PKC- θ易位于SMAC显示出由大量PLC-Y/DAG-独立性机制介导,涉及Vav和PI3-激酶(Villalba等人,2002,JCB 157 :253-263),而PKC-Θ活化需要从几种信号传导成分中输入,包括 Lck、ZAP-70、SLP-76、PLC-y、Vav 和 PI3-激酶(Liu 等人,2000,JBC,275 :3606-3609 ;Herndon 等人,2001,J. Immunol.,166 :5654-5664 ;Dienz 等人,2002,J. Immunol.,169 :365-372 ;Bauer 等人,2001JBC.,276 :31627-31634)。这些人 T 细胞中的生化研究从已经证实这种酶在T细胞功能中起关键作用的PKC- Θ敲除小鼠的研究平台中得到。PKC- Θ -/-小鼠是健康和能育的、具有正常发育的免疫系统,但显示显著的成熟T细胞活化缺陷(Sun等人,200,Nature,404 :402-407)。对TCR和TCR/CD28共刺激的增殖响应受到抑制(> 90%),因为存在对抗原的体内响应。与人体T细胞研究一致,转录因子AP-I和NF- κ B活化被消除,导致IL-2产生和IL-2R增量调节严重缺陷(Baier-Bitterlich等人,1996,MBC,16,1842 ;Lin 等人,2000,MCB,20,2933 ;Courdonniere,2000,97,3394)。更 近来,在PKC- Θ -缺陷小鼠中的研究已经显示PKC- Θ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小鼠模型研发中的作用,包括多发性硬化(MS)、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肠易激病(IBD) (Salek-Ardakani等人,2006 ;Tan等人,2006 ;Healy等人,2006 ;和Anderson等人,2006)。在这些模型中,PKC- θ -缺陷小鼠显示与自体反应的T细胞发育和效应子功能显著缺陷相关的疾病严重性显著性降低。除在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外,据报道PKC- Θ介导佛波醇酯-引起的存活信号,它防止T细胞发生Fas-和UV-诱导的细胞凋亡(Villalba等人,2001,J. Immunol. 166 5955-5963 ;Berttolotto 等人,2000,275 :37246-37250)。这种促存活作用是所关注的,因为人已经对染色体10(10pl5) —即与突变相关的区域进行了 PKC-Θ基因作图,从而导致 T 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Erdel 等人,1995,Genomics 25 :295-297 ;Verma 等人,1987,J. Cancer Res. Clin. Oncol.,113 192-196)。体内PKC-Θ在对感染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依赖于所遇到的病原体的类型。PKC- θ缺陷小鼠引起正常Thl和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对几种病毒感染和原生动物寄生虫硕大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ajor)的应答并且有效清除这些感染(Marsland等人,2004 ;Berg-Brown 等人,2004 ;Marsland 等人,2005 ;Giannoni 等人,2005)。然而,PKC- Θ缺陷小鼠不能代偿正常Th2T细胞对寄生虫巴西钩虫(Nippostrongylus brasiliensis)和一些过敏原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M·希门尼斯,J·M·C·戈雷克,L·塞蒂莫,D·弗雷斯,G·布伦奇利,D·博亚尔,H·特温,S·杨,A·W·米勒,C·J·戴维斯,
申请(专利权)人:沃泰克斯药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