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477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1:46
如(a)那样,在从转向开始时t1起直到经过规定时间TM1s的时刻t2为止的期间,将车轮驱动用马达的驱动扭矩控制为与目标马达扭矩相比暂时增大了(a)的实线波形所示的量而得到的值,另外在从t2起直到经过规定时间TM2s的时刻t4为止的期间,将马达扭矩控制为与目标马达扭矩相比暂时减小了(a)的实线波形所示的量而得到的值。在(c)的t1~t2之间(初期),由于转弯方向外轮的回转力矩Mout与转弯方向内轮的回转力矩(恢复力矩)Min之差导致回转力矩变大,由于此横向力的明显增大,如(b)的实线所示,偏行率的增加量在时刻t1~t2的初期迅速上升,通过使偏行率不延迟地上升,能够大幅改善车辆的转向响应(初始回转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改善利用来自动力源的驱动力驱动车轮而能够行驶的车辆的转向时的运行状况、即转向响应、侧倾运行状况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为了降低油耗,车辆使用了滚动阻力小的节油轮胎,另外由于添加油耗应对装置等以及为此需要安装大容量的电池等导致车辆的悬挂装置的上侧的簧上重量有增加的倾向。采用节油轮胎意味着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小,簧上重量的增加意味着悬挂行程变大。该路面摩擦系数的降低以及悬挂行程的增大均产生以下作用使进行操纵转向轮的转向时的转向响应、即转向时的车辆前部的转向响应(初始回转性)降低。特别是对于仅使用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由于将大型的重电池设置在车身地板下面的中央部,因此不能忽视上述转向响应的降低。悬挂行程的增大还使车身的前后方向轴线周围的倾斜运行、即侧倾加剧。如上所述,作为改善处于降低趋势的转向响应的对策,以往提出了以下对策例如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那样,通过在悬挂装置的安装部中使用高刚性的弹性套筒、高刚性的隔离件来提高悬挂装置的安装刚性。另外,作为避免车身侧倾变大的对策,一般情况下通常将构成悬挂装置的减震器的振动阻尼力变大。但是,如上所述,在提高悬挂装置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影山雄介木村健小林洋介盐泽裕树村田隼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