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了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的抗癌剂传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6451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上结合抗癌剂后从癌细胞分离,从而在癌细胞内有效地传递抗癌剂的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能够通过光热治疗被加热,从而与所分离的抗癌剂一起有效地杀灭癌细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了 pH敏感性纳米粒子的抗癌剂的传递方法及利用它的抗癌剂的传递系统。
技术介绍
在大韩民国专利第10-2008-0064270号中公开了 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造方法。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在中性及碱性中呈负电荷,且维持良好的分散的状态,但当暴露在酸性条件时,通过水解,表面转换成正电荷。在此过程中,纳米粒子形成凝集体,在吸光带500nm附近的波长上,向600nm以上的红-近红外区移动。 由此,若投入这种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在呈中性及碱性的正常细胞内维持分散状态,而在呈酸性PH的癌细胞内则有选择性地凝集,如果照射生体透过率高的600nm以上的近红外线,凝集的粒子被加热,从而杀灭癌细胞。但是,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在癌细胞上表现出选择性,虽然光热治疗是可行的,但其自身没有治疗癌细胞的特性。由此,需要继续开发一种在癌细胞中可以选择性地凝集,可以治愈癌细胞的新的粒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癌细胞治疗用金属纳米粒子。在本专利技术中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对癌细胞表现出选择性,并且自身可以杀灭癌细胞的新的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又一课题是提供一种在癌细胞内凝集并释放抗癌剂,从而能够杀灭癌细胞的新的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又一课题是提供能够向癌细胞选择性地传递抗癌剂的新的传递体。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又一课题是提供作为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的抗癌剂传递体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又一课题是提供对癌细胞表现出选择性,并且利用表现出抗癌性的粒子治疗癌症的方法。(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在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上结合抗癌剂,上述抗癌剂在酸性pH中被分离传递。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为在中性或碱性中形成分散状态,在酸性pH中凝集的金属纳米粒子。在本专利技术中“pH敏感性”指金属纳米粒子随着金属纳米粒子存在的范围的pH进行凝集。虽然不是从理论上进行的限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纳米粒子感知如癌细胞的非正常细胞的低的酸性PH,并凝集,用结合的抗癌剂进行治疗,而且接受从细胞外部照射的光,通过光热作用杀灭细胞。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金属纳米粒子优选以可以侵透到非正常的细胞的大小的方式使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中,上述金属纳米粒子的直径为20nm以下,更优选以约5 15nm程度的大小构成。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金属纳米粒子接近和/或侵透非正常的细胞附近后,在酸性pH环境下凝集,在抑制向细胞外排出的状态下,释放抗癌剂,形成光热治疗,从而杀灭细胞。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中,上述金属纳米粒子在酸性的pH环境下一部分表面电荷转变成另一种电荷,通过静电引力凝集,而且通过水解,结合的抗癌剂被分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和抗癌剂的结合,可以通过去除水的反应形成。作为一例,可以由羧基和一级胺基的反应,或羧基和羟基的反应形成。此外,上述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和抗癌剂的分离可以由水解反应形成,优选以结合部位和其他部位分离的方式分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金属纳米粒子在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上结合有由下述化学式(I)构成的化合物,在另一端的羧基上反应结合有作为抗癌剂的胺基而构成。权利要求1.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上结合抗癌剂,将所述抗癌剂从酸性PH中分离而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为在表面上结合有由下述化学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金属纳米粒子,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剂为包含一级胺基或-OH基的抗癌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剂为多柔比星、甲氨喋呤、紫杉醇、顺钼和博来霉素。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剂为在所述化合物(I)上,利用EDC和suIfo-NHS进行结合。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剂通过水解从金属纳米粒子分离出去。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NH2的抗癌剂通过所述-NH2基被取代成下述化学式(2)而分离,8.根据权利要求re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剂以释放型进行分离。9.一种抗癌治疗用金属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在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上结合有抗癌剂,所述抗癌剂在酸性pH中从金属纳米粒子分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癌治疗用金属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在金属纳米粒子表面上结合有由下述化学式(I)所示的化合物,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癌治疗用金属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约5 15nm的大小。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癌治疗用金属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剂通过水解分离。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癌治疗用金属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剂为多柔比星、甲氨喋呤、紫杉醇、顺钼和博来霉素。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NH2基的抗癌剂其至少一部分被取代成下述化学式(2)而分离,/15.一种抗癌治疗用金属纳米粒子,其结合有由下述化学式(3)所示的化合物,16.一种抗癌治疗用化合物,其由下述化学式(4)所示,17.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在结合有由下述化学式(I)构成的化合物的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上,结合了包含一级胺基或-OH基的染料,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为AlexaFluor488hydrazide。19.一种包括人类的哺乳动物的抗癌治疗方法,其包括 在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上结合抗癌剂的工序; 投入结合了抗癌剂的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的工序; 从酸性PH中分离所述抗癌剂的工序;及 对在癌细胞中凝集的金属粒子进行光热的工序。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在金属纳米粒子表面上结合有由下述化学式(I)所示的化合物,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治疗方法,所述光热利用了远红外线。22.—种金属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在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上结合包含有一级胺基或-OH基的抗癌剂、光敏感剂、基因治疗剂或蛋白质治疗剂。23.一种抗癌剂,其包含在抗癌剂的-NH2基的至少一部分被取代成化学式(2),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抗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剂为多柔比星、甲氨喋呤、紫杉醇、顺钼或博来霉素。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上结合抗癌剂后从癌细胞分离,从而在癌细胞内有效地传递抗癌剂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pH敏感性金属纳米粒子能够通过光热治疗被加热,从而与所分离的抗癌剂一起有效地杀灭癌细胞。文档编号A61P35/00GK102858323SQ20118001892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金圣智, 南周泽 申请人:浦项工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圣智南周泽
申请(专利权)人:浦项工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