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封装和具有该发光器件封装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277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和具有该发光器件封装的显示装置,该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该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设置成彼此间隔开;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上;以及反射侧壁,该反射侧壁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包围所述发光器件,其中,该反射侧壁的一部分的高度高于该反射侧壁的其他部分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器件封装和具有该发光器件封装的显示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6月30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064972的优先权,该韩国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如同完全在本文中阐述的一样、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封装。
技术介绍
诸如由III-V族或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形成的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的发光器件能够产生各种颜色,例如红色、蓝色和由于薄膜生长技术和相关器件材料的发展而实现的紫外光、以及通过使用荧光材料而实现的具有良好效率的白色、或者混合色,并且,这种发光器件的优点在于:其功耗低于诸如荧光灯和白炽灯等的现有光源,具有半永久寿命,响应速度快,安全且环保。因此,这种发光器件的应用甚至扩展到光学通信装置的传输模块、发光二极管背光单元、白色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汽车头灯和信号灯,所述发光二极管背光单元正取代LCD(液晶显示器)装置中的背光单元的CCFL(冷阴极荧光灯)。在上述照明装置或显示装置中广泛使用了其内安装有发光器件并且与封装主体相连的发光器件封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非对称发光角度的发光器件封装。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该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彼此间隔开;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上;以及反射侧壁,该反射侧壁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包围所述发光器件,其中,该反射侧壁的一部分的高度不同于该反射侧壁的其他部分的高度。该反射侧壁可以具有从其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该反射侧壁可以包括多个侧壁,其中,所述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的高度和倾角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不同于其余侧壁。该反射侧壁可以包括:多个侧壁;以及突出部,该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该突出部可以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长侧壁上。该突出部可以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长侧壁上,并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与该一个长侧壁邻接的每个短侧壁的一部分上。所述突出部可与该反射侧壁形成为一个单元。所述突出部可以由与该反射侧壁不同的反射材料形成。所述突出部的高度可以高于其余侧壁的高度。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对称,该第一区域是所述反射侧壁的上表面的其上设有所述突出部的一个区域。该第二区域是所述反射侧壁的上表面的、除了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其余区域。所述突出部可以是光前向角调节部,用于根据所述突出部的厚度和倾角来调节光前向角(lightforwardingangle)。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该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彼此间隔开;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上;以及反射侧壁,该反射侧壁具有围绕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设置的多个侧壁,其中,从所述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到所述发光器件的间隔距离不同于从其余侧壁到所述发光器件的间隔距离。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的厚度可以与另一个侧壁的厚度相同。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的倾角可以与另一个侧壁的倾角相同。从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的外表面到所述发光器件的距离可以不同于从所述多个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的外表面到所述发光器件的距离。从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的外表面到所述发光器件的距离可以与从所述多个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的外表面到所述发光器件的距离相同。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的厚度不同于另一个侧壁的厚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底盖;基板和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器件封装;反射板,该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底盖的前面;导光板,该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前面,用于引导来自所述发光模块的光;光学构件,该光学构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前面;以及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光学构件的前面,其中,该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该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设置成彼此隔开;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上;以及反射侧壁,该反射侧壁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包围所述发光器件,其中,该反射侧壁的一部分的高度不同于该反射侧壁的其他部分的高度。所述突出部与导光板的入射表面平行地设置在基板上。附图说明可以参考以下附图来对布置结构和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从上方观察到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器件封装的、从下方观察到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器件封装的平面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沿着线A-A’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沿着线B-B’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从上方观察到的透视图。图7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器件封装的一个变型的透视图。图8示出了图6中的发光器件封装的一个变型的、从上方观察到的透视图。图9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从上方观察到的透视图。图10示出了图9中的发光器件封装的平面图。图11示出了图9中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沿着线D-D’的剖视图。图12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横截面图。图1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发光器件封装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4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图13中的显示装置的光源。图14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图13中的显示装置的光源。图14C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图13中的显示装置的光源。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各个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描述到某一个层(膜)、区域、图案或结构形成在基板、另一个层(膜)、区域、衬垫或图案“上”或“下”,则此用语“上”或“下”是指:该一个层(膜)、区域、图案或结构直接形成在所述基板、另一个层(膜)、区域、衬垫或图案“上”或“下”,或者在它们之间设有其他基板、层(膜)、区域、衬垫或图案的情况下间接形成在所述基板、另一个层(膜)、区域、衬垫或图案“上”或“下”。并且,该“上”或“下”是以附图为基准的。为了便于描述或清晰起见,附图中所示的尺寸可以被夸大、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而且,各个元件的尺寸可以不精确地按比例示出。只要可能,在所有附图中都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发光器件封装、具有该发光器件封装的照明装置、以及具有该发光器件封装的显示装置。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100的、从上方观察到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器件封装100的、从下方观察到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器件封装100的平面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器件封装100的沿着线A-A’的剖视图,而图5示出了图1中的发光器件封装100的沿着线B-B’的剖视图。参照图1至图5,发光器件封装100包括:主体20、第一引线框架31、第二引线框架32、发光器件10、第一电线12、第二电线14、树脂层40、以及突出部150。主体20可以由诸如PPA(聚邻苯二甲酰胺)的树脂、陶瓷、或硅Si形成。主体20的上侧可以具有诸如三角形、矩形、多边形和圆形的不同形状,这取决于发光器件封装100的用途和设计。例如,图中所示的矩形发光器件封装100可以用在边缘式背光单元BLU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光器件封装和具有该发光器件封装的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彼此间隔开;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上;以及反射侧壁,所述反射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包围所述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反射侧壁的一部分的高度不同于所述反射侧壁的其他部分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30 KR 10-2011-00649721.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彼此间隔开;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上;以及反射侧壁,所述反射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包围所述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反射侧壁的一部分的高度不同于所述反射侧壁的其他部分的高度,并且其中,所述反射侧壁包括:多个侧壁,以及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并且其中,所述突出部的高度高于其余侧壁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还包括填充在所述反射侧壁内侧的树脂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填充在所述反射侧壁内侧的所述树脂层具有位于所述突出部的顶表面下方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树脂层含有荧光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长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长侧壁上,并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与所述一个长侧壁邻接的每个短侧壁的一部分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突出部由反射构件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突出部是光前向角调节部,用于根据所述突出部的厚度和倾角来调节光前向角。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的上表面向上突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还包括具有腔体的主体,所述腔体具有敞口的上侧、底部、以及所述反射侧壁,其中,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的一端穿过所述主体的一个侧面,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的一端穿过所述主体的另一个侧面。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第一侧壁上,并且,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相同,该第一角度是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所述引线框架的倾角,该第二角度是所述多个侧壁中的第二侧壁相对于所述引线框架的倾角。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第一侧壁上,并且,第三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相同,该第三角度是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的倾角。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第一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侧壁的倾角不同于所述多个侧壁中的其余侧壁的倾角。14.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彼此间隔开;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上;以及反射侧壁,所述反射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包围所述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反射侧壁的一部分的高度不同于所述反射侧壁的其他部分的高度,并且其中,所述反射侧壁包括:多个侧壁,以及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并且其中,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反射侧壁形成为一个单元。15.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彼此间隔开;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上;以及反射侧壁,所述反射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包围所述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反射侧壁的一部分的高度不同于所述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相在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