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属于汽车车门系统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缓冲块的受力大部分集中在水平方向上的限位,对于竖直方向上则限位不够,很可能导致行李舱门的上下窜动的问题。本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包括设置在行李舱门内板和后围内饰板之间的缓冲块,缓冲块呈柱状,缓冲块一端通过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行李舱门内板上,当行李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缓冲块另一端能抵靠在后围内饰板上,且缓冲块和后围内饰板相抵靠的板面与所述缓冲块的轴心线相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行李舱门与后围内饰板之间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不会使行李舱门再轻易的窜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门系统
,涉及一种缓冲块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技术背景随着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用户对汽车各方面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汽车在颠簸路段行驶时,汽车后备箱中的行李舱门经常会出现上下窜动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行李舱门还会与后保险杠发生磕碰,影响了车室乘员的舒适性,同时也降低了汽车后备箱的使用寿命。由于现有汽车后备箱上的行李舱门存在上述的问题,人们对其进行了一些改进,其中一种布置方式就是将行李舱门布置于后保险杠上,并且加一缓冲块,在关闭行李舱门的时候,该缓冲块能够对行李舱门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行李舱门直接碰撞后保险杠。缓冲块是用于防止运动零件到达指定位置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产生碰撞,减少因碰撞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保护运动零件和与其接触部件的目的。对于现有的缓冲块,经检索,发现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背门缓冲块专利号CN200920315756. X ;授权公告号CN201614829U。这种背门缓冲块,包括倒锥形柱体和连接件,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背门缓冲块由倒锥形柱体和螺旋纹连接件组成,整体由橡胶材料制成,连接在倒锥形柱体上螺旋纹连接件直接旋入车身安装孔与车身安装孔紧密配合,倒锥形柱体的大端面可以完全封堵住车身安装孔的周边;倒锥形柱体的小端面与背门接触,小端面中心处有一沉孔,使得背门缓冲块能有足够的形变以起到缓冲作用,产生的噪声也相应较小。这种缓冲块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也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装配方便。但是这种倒锥形的缓冲块,根据缓冲块作用在汽车后保险杠上的受力分析显示,该缓冲块的受力大部分集中在水平方向上的限位,对于竖直方向上则限位不够,很可能导致行李舱门的上下窜动,且这种缓冲块稳定性差,加工制造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使行李舱门在关闭时对汽车后围内饰板起到缓冲和限位的作用的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包括设置在行李舱门内板和后围内饰板之间的缓冲块,所述的缓冲块呈柱状,所述的缓冲块一端通过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行李舱门内板上,当行李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的缓冲块另一端能抵靠在所述的后围内饰板上,且所述缓冲块和后围内饰板相抵靠的板面与所述缓冲块的轴心线相垂直。本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只需将缓冲块具有可拆卸结构的一端固定到汽车的行李舱门的内板上即可。将行李舱门关闭,缓冲块的另一端抵靠在汽车后围内饰板上,且缓冲块的轴心线能与缓冲块和后围内饰板相抵靠的板面相垂直,保证了行李舱门与后围内饰板之间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当汽车行驶在颠簸路段的时候,不会使行李舱门再轻易的窜动,影响车室乘员的舒适性。由于该缓冲块呈柱状,所以与后围内饰板的接触面积大,保证了该缓冲块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稳定性。在上述的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中,所述的缓冲块呈圆柱状,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行李舱门内板上的具有内螺纹的固定孔和开设在缓冲块外周面上的外螺纹,所述的缓冲块螺纹连接在固定孔中。缓冲块外周面上的外螺纹能够旋进行李舱门上具有内螺纹的固定孔中。当在关闭行李舱门的时候,该缓冲块能够对行李舱门起到缓冲的作用。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中,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行李舱门内板上的定位孔、固定在缓冲块端部上的固定片和螺栓,所述的螺栓穿过固定片和定位孔与一螺帽相连。通过螺栓使其穿过缓冲块上的固定片和行李舱门上的 定位孔,使缓冲块固定在行李舱门上。从而保证缓冲块对行李舱门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上述的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中,所述的缓冲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缓冲块生产成本低,且对行李舱门的缓冲效果好。在上述的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中,所述的固定片采用钢制材料制成,且所述的固定片通过硫化的方式固定在缓冲块端部上。采用硫化的方式可以使固定片的安装更加稳定,从而使缓冲块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汽车的行李舱门上。在上述的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中,所述缓冲块的外径为14 16_。在上述的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中,所述缓冲块的高度为24 3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I、当将行李舱门关闭时,缓冲块的一端能够抵靠在汽车后围内饰板上,且缓冲块的轴心线能与缓冲块和后围内饰板相抵靠的板面相垂直,保证了行李舱门与后围内饰板之间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当汽车行驶在颠簸路段的时候,不会使行李舱门再轻易的窜动,影响车室乘员的舒适性。2、由于缓冲块的生产成本低且缓冲效果好,所以使得整个缓冲块装置对行李舱门的缓冲效果非常好,很好的解决了行李舱门上下窜动的现象。3、本缓冲块装置中的缓冲块采用螺旋式的安装面,安装简单且更换方便,便于工人的操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汽车行李舱门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缓冲块;2、行李舱门内板;3、后围内饰板;4、后围上横梁;5、后保险杠;6、行李舱门内饰板;7、行李舱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包括设置在行李舱门内板2和后围内饰板3之间的缓冲块1,缓冲块I 一端通过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行李舱门内板2上,当行李舱门7处于关闭状态时,缓冲块I另一端能抵靠在后围内饰板3上,且缓冲块I和后围内饰板3相抵靠的板面与缓冲块I的轴心线相垂直。具体来说,本缓冲块I中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行李舱门内板2上的具有内螺纹的固定孔和开设在缓冲块I外周面上的外螺纹,该缓冲块I螺纹连接在固定孔中。缓冲块I外周面上的外螺纹能够旋进行李舱门内板2上具有内螺纹的固定孔中。当在关闭行李舱门7的时候,该缓冲块I能够对行李舱门7起到缓冲的作用。如图2所示,本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该缓冲块I呈柱状,在本实施例中,该缓冲块I呈圆柱状。本缓冲块I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采用该材料制成的缓冲块I生产成本低,且对行李舱门7的缓冲效果好。本缓冲块I的外径为14 16mm,高度为24 32mm。在本实施例中,该缓冲块I的直径为14mm,缓冲块I的高度为28mm,其中螺纹部分的长度为 19mm,缓冲部分的长度为9mm。在本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中,为了保证后围内饰板3的受力强度,在后围内饰板3上做了足够的加强筋与钣金件,与后围上横梁4相贴合,以保证强度要求。行李舱门内板外侧设有行李舱门内饰板6,该行李舱门内饰板6能够作用在汽车的后保险杠5上。本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只需将缓冲块I具有外螺纹结构的一端拧紧到汽车的行李舱门内板2上具有内螺纹结构的内板上即可。将行李舱门7关闭,缓冲块I的另一端抵靠在汽车后围内饰板3上,且缓冲块I的轴心线能与缓冲块I和后围内饰板3相抵靠的板面相垂直,保证了行李舱门7与后围内饰板3之间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当汽车行驶在颠簸路段的时候,不会使行李舱门7再轻易的窜动,影响车室乘员的舒适性。由于该缓冲块I呈柱状,所以与后围内饰板3的接触面积大,保证了该缓冲块I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稳定性。实施例二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行李舱门的缓冲块装置,包括设置在行李舱门内板(2)和后围内饰板(3)之间的缓冲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块(1)呈柱状,所述的缓冲块(1)一端通过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行李舱门内板(2)上,当行李舱门(7)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的缓冲块(1)另一端能抵靠在所述的后围内饰板(3)上,且所述缓冲块(1)和后围内饰板(3)相抵靠的板面与所述缓冲块(1)的轴心线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静,石虎,汤小生,马芳武,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