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炉装工具,以减少在调质过程中的加热、吊装及淬火冷却时上层双锥度辊容易产生变形超差的问题。该双锥度辊炉装工具由一块“V”字型垫铁组成,封闭端与下层相邻的双锥度辊圆柱体部相切,开口端与上层双锥度辊圆柱体部相切,外开口宽度不大于双锥度辊的圆锥体部的最大半径。采用该双锥度辊炉装工具后,加热时整个上层的双锥度辊都会得到很好的支撑,在进出炉吊装及淬火冷却时V字型垫铁也不会移动或掉落,不会产生变形超差的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双锥度辊调质时所用的炉装工具。
技术介绍
双锥度辊是轧机辊道运输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之所以设计成双锥度状,是因为这样可以使得板材与运输辊道之间的接触面积由圆柱形辊子的线接触减少为近似点的接触,避免了板材与运输辊道辊子过多接触而产生的划伤。但是在減少双锥度辊与板材接触面积的同时,双锥度辊与板材接触面的负荷较圆柱形辊子大了很多,如果双锥度辊硬度不高,极容易造成辊子表面的磨损,对板材造成严重的划伤。为增加双锥度辊的強度及表面硬度,一般都要对其进行调质和表面硬化处理。在调质装炉时,为提高热处理效率,每ー炉要同时处理两层双锥度辊,下层双锥度 辊并列摆放在装炉的吊栏上,两端的圆锥体部端面平齐,中间悬空的圆柱体部塞有平垫铁或者直角三角形状的垫铁;上层双锥度辊置于下层之上,错开摆放,两端的锥体部与下层的双锥度辊锥体部端面平齐。在炉内的加热过程中,辊体逐渐变软,上层双锥度辊因为中间的圆柱体部悬空,在自重的作用下会产生向下凹陷的变形。由于上层双锥度辊是错开摆放在下层双锥度辊上,上层双锥度辊圆柱体部的下表面与下层双锥度辊圆柱体部的上表面在垂直方向上空隙几乎没有,因此不能塞进垫铁去支撑上层锥度辊的圆柱体部。即使能够塞进去,塞进去的平垫铁也会由于厚度不够,不能有效地支撑上层锥度辊的圆柱体部。直角三角形的垫铁虽然可以倾斜地塞进上层双锥度辊圆柱体部与下层双锥度辊圆柱体部之间的间隙,但由于直角三角形垫铁塞进去的那一部分在间隙内没有支撑点,不能有效地承受辊体的自重。而且塞进去的直角三角形垫铁在加热时会发生变形,在吊装和淬火冷却时容易掉落,使得上层双锥度辊圆柱体部在这两道エ序中没有支撑,以至于上层双锥度辊发生向下凹陷或者向上拱起的变形。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上层的双锥度辊在调质过程中产生变形超差的概率在60%以上。这些产生变形超差的双锥辊都要先在热处理预热后送铆焊校直,然后再经过热处理定性处理,以消除或減少铆校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这三道エ序不仅产生了额外的加工费用,还影响了生产进度从而影响了交货期,仅铆焊校直这一道エ序就至少要影响生产进度48个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锥度辊炉装工具,以减少在调质过程中的加热、吊装及淬火冷却时上层双锥度辊容易产生变形超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锥度辊炉装工具,由ー块“V”字型垫铁组成,所述“V”字型垫铁的封闭端分别与下层相邻双锥度辊的圆柱体部相切,所述“V”字型垫铁的开ロ端与上层双锥度辊圆柱体部相切,当所述“V”字型垫铁与上层锥度辊的切点位于同一截面上层锥度辊圆心与下层锥度辊圆心连线与上层锥度辊圆的两个交点X、Y之外或者重合时,所述垫铁内开ロ宽度不小于上层双锥度辊与所述垫铁两个切点C、D之间的宽度,所述“V”字型垫铁的夹角2 Θ与厚度d存在如下关系d =2Rcos (60。一 Θ ) — 2r,θ 的范围是权利要求1.一种双锥度辊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装工具由ー块“V”字型垫铁(2)组成,所述“V”字型垫铁(2)的封闭端分别与下层相邻双锥度辊(I)的圆柱体部(11)相切,所述“V”字型垫铁(2)的开ロ端与上层双锥度辊圆柱体部(11)相切, 当所述“V”字型垫铁(2)与上层双锥度辊(I)的切点位于上层双锥度辊(I)圆心与下层双锥度辊(I)圆心连线与上层锥度辊(I)圆的两个交点X、Y之外或者重合时,所述“V”字型垫铁(2)的内开ロ宽度不小于上层双锥度辊(I)与所述“V”字型垫铁(2)两个切点C、D之间的距离,且所述“V”字型垫铁(2)的夹角2 Θ与厚度d存在如下关系d =2Rcos (60° - Θ ) - 2r, θ 的范围是 ^CT-arccos·^1 <θ=£Ξ60ο; 当所述“V”字型垫铁(2)与上层双锥度辊(I)的切点位于上层双锥度辊(I)圆心与下层双锥度辊(I)圆心连线与上层锥度辊(I)圆的两个交点X、Y之内时,所述“V”字型垫铁(2)内开ロ宽度不小于下层双锥度辊(I)与所述“V”字型垫铁(2)两个切点Ε、I之间的距离,且所述“V”字型垫铁(2)的夹角2 Θ与厚度d存在如下关系d =2Rcos ( Θ - 60° ) - 2r Θ 的范围是{(^〈e^^Oo+arccos1^1, 其中R是双锥度辊(I)圆锥体部(12)最大半径,!■是双锥度辊(I)圆锥体部(2)最小半径,D是所述“V”字型垫铁(2)允许的最低承载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锥度辊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V”字型垫铁(2)的外开ロ宽度不超过双锥度辊(I)圆锥体部(12)的最大直径2R。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锥度辊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V”字型垫铁(2)的夹角2 Θ为12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锥度辊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双锥度辊圆柱体部(11)塞有直角三角形状或者直角梯形状垫铁(5),所述直角三角形状或者直角梯形状垫铁(5)的塞入端的角度是3 O °专利摘要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炉装工具,以减少在调质过程中的加热、吊装及淬火冷却时上层双锥度辊容易产生变形超差的问题。该双锥度辊炉装工具由一块“V”字型垫铁组成,封闭端与下层相邻的双锥度辊圆柱体部相切,开口端与上层双锥度辊圆柱体部相切,外开口宽度不大于双锥度辊的圆锥体部的最大半径。采用该双锥度辊炉装工具后,加热时整个上层的双锥度辊都会得到很好的支撑,在进出炉吊装及淬火冷却时V字型垫铁也不会移动或掉落,不会产生变形超差的情况。文档编号C21D9/38GK202626260SQ20122025749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于笃明 申请人: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锥度辊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装工具由一块“V”字型垫铁(2)组成,所述“V”字型垫铁(2)的封闭端分别与下层相邻双锥度辊(1)的圆柱体部(11)相切,所述“V”字型垫铁(2)的开口端与上层双锥度辊圆柱体部(11)相切,当所述“V”字型垫铁(2)与上层双锥度辊(1)的切点位于上层双锥度辊(1)圆心与下层双锥度辊(1)圆心连线与上层锥度辊(1)圆的两个交点X、Y之外或者重合时,所述“V”字型垫铁(2)的内开口宽度不小于上层双锥度辊(1)与所述“V”字型垫铁(2)两个切点C、D之间的距离,且所述“V”字型垫铁(2)的夹角2θ与厚度d存在如下关系:d?=2Rcos(60°-θ)-2r,θ的范围是:当所述“V”字型垫铁(2)与上层双锥度辊(1)的切点位于上层双锥度辊(1)圆心与下层双锥度辊(1)圆心连线与上层锥度辊(1)圆的两个交点X、Y之内时,所述“V”字型垫铁(2)内开口宽度不小于下层双锥度辊(1)与所述“V”字型垫铁(2)两个切点E、I之间的距离,且所述“V”字型垫铁(2)的夹角2θ与厚度d存在如下关系:d?=2Rcos(θ-60°)-2rθ的范围是:其中R是双锥度辊(1)圆锥体部(12)最大半径,r是双锥度辊(1)圆锥体部(2)最小半径,D是所述“V”字型垫铁(2)允许的最低承载厚度。FDA0000171781181.jpg,FDA0000171781182.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笃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