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105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实现如下构造:能够与钥匙锁芯的存在无关地,使用于充分确保转向柱的塌陷行程的设计容易,而且,能够充分提供通常时候的转向柱(1a)的支承刚性。车身侧托架(5a)仅在柱侧托架(4a)的宽度方向一侧设置固定侧支承板部(17)。该柱侧托架(4a)能够通过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载荷向前方移位地支承于固定侧支承板部(17)。柱侧托架(4a)在关于宽度方向隔着转向柱(1a)设在与固定侧支承板部(17)相反侧部分的安装板部(21)部分,也能够通过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载荷向前方移位地支承于车身侧托架(5a)。钥匙锁芯设在转向柱(1a)的后部的与固定侧支承板部(17)相反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向装置,尤其涉及具备在碰撞事故时、使方向盘向前方移位的构造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转向装置是基于方向盘的操作对汽车的前轮施加转向角的装置。图8中,示出了在日本特开第2010-36677号公报中记载的、以往的转向装置的一例。该转向装置中,在转向柱I的内侧旋转自如地支承转向轴2,在该转向轴2的后端部固定方向盘3。转向柱I经由柱侧托架4支承于固定在车身上的车身侧托架5。该例中,为了能够调节方向盘3的上下位置和前后位置,使转向柱I和转向轴2为可伸缩构造,并且,将结合固定于该转向柱I的前端部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用的壳体6能够以横轴8为中心摆动移位地支承于固定于车身的下部托架7。而且,将转向柱I的中间部能够调节上下位置和前后位置地支承于柱侧托架 4。在壳体6中,支承有作为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辅助动力源的电动马达9。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通过电动马达施加与从转向轴2输入的转矩的方向及大小相对应的辅助转矩,然后输出转矩。该输出转矩经由万向接头10a、中间轴11和另外的万向接头IOb传递至转向器单元12的输入轴,并推拉左右I对的拉杆13。随着对这些拉杆13的推拉,支承前轮的关节(f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具备:将转向轴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内侧的转向柱;支承所述转向柱的一部分的柱侧托架;和车身侧托架,其支承固定于车身侧,并具备仅设置在所述柱侧托架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固定侧支承板部,所述柱侧托架的一部分能够通过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载荷向前方移位地支承于所述固定侧支承板部,并且,关于该柱侧托架的宽度方向隔着所述转向柱位于所述固定侧支承板部相反侧的一部分,以能够通过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载荷向前方移位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车身侧托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山诚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