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085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转向装置。转向管柱(6)具备在二次碰撞时通过外管(13)相对于内管(14)相对移动的收缩来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机构。护套(63)以当作用有规定载荷值以上的朝向车辆前方的载荷时能够脱离的方式固定于车身侧支架(31)的延伸部(61)。呈朝车辆前方延伸的姿态的引导部件65在隔着护套(63)的状态下使用螺母(66)与螺栓(64)紧固固定于构成车辆主体的安装支板(24)。对于二次碰撞时脱离的转向管柱(6),车身侧支架(31)的朝车宽方向两侧延伸的一对延伸部(61)在引导部件(65)的上表面上滑动,同时该转向管柱(6)溃缩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构成为,当在二次碰撞时等作用有规定载荷以上的朝向车辆前方的载荷时,转向管柱从车身脱离。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 — 2585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构成为当车辆发生前面碰撞而因惯性使得驾驶者与方向盘碰撞(二次碰撞)时,为了实现缓和该冲击的目的,转向管柱从车辆脱离。在日本特开2011 - 25856号所公开的转向装置中,为了防止在二次碰撞时脱离的转向装置的下落,设置有从转向装置的上部车身安装支架(上支架)朝车身后方(驾驶席侧) 延伸的第一车身后侧延长部(支承轨)。转向管柱被支承为能够以下侧(车身前侧)端部为中心转动,且在上侧(车身后侧)利用上部车身安装支架被固定于车身侧。上部车身安装支架经由护套(capsule)(脱离部件)与车身连结。护套固定于上部车身安装支架,且形成为当作用有规定载荷以上的朝向车辆前方的载荷时,上部车身安装支架能够从护套脱离。进而,通过利用螺栓将护套固定于车辆主体侧,由此经由护套将上部车身安装支架固定于车辆主体。若在二次碰撞时驾驶者与方向盘碰撞而朝车身前侧施加有规定载荷以上的载荷,贝1J转向管柱与上部车身安装支架一起从固定于车辆主体侧的护套脱离。在该脱离以后,构成转向管柱的外管沿内管朝车身前侧溃缩移动,通过转向管柱收缩而吸收碰撞时的冲击能量。此时,在外管沿内管朝车身前侧溃缩移动的区间,与外管一起朝车辆前方移动的第一车身后侧延长部相对于护套滑动,从而保持与护套卡合的状态。因此,能够避免脱离后的转向管柱以下侧的端部为中心朝下方转动而使得转向装置脱落。然而,在日本特开2011 - 25856号所公开的转向装置中,防止在二次碰撞时脱离的转向装置下落的第一车身后侧延长部从转向装置的上部车身安装支架(上支架)向车辆后侧(驾驶席侧)延伸。但是,比转向装置安装于车身的上侧(驾驶席侧)的安装位置靠后方的区域(驾驶席侧区域)多被用作安装于车辆主体的各种部件的配设区域。因此,因朝车辆后侧延伸的第一车身后侧延长部的原因,使得比转向装置的安装位置靠车辆后侧(驾驶席侦D的部件配设空间变窄,除了能够配设的部件的种类、数量受限的问题以外,还存在部件配设布局受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不仅能够防止二次碰撞时脱离的转向装置脱落,还能够在转向管柱装置的驾驶席侧确保较大的配设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例的一个特征,若在二次碰撞时朝向车辆前方作用有规定载荷以上的载荷,则安装部件从被固定于车身主体侧的脱离部件脱离。也就是说,转向管柱与安装部件一起从车辆主体脱离。在该脱离后,转向管柱边借助冲击吸收机构吸收冲击能量边进行溃缩移动。此时,由于安装部件在引导部件上滑动且朝车辆前方移动,因此转向管柱在溃缩移动的过程中不会朝下方脱落。此处,在二次碰撞发生前的通常情况下,引导部件从与脱离部件一起被固定的位置朝车辆前侧延伸,因此能够在相比脱离部件靠车辆后侧的位置确保较大的配设空间。因此,不仅能够防止在二次碰撞中脱离的转向管柱装置的脱落,还能够在相比脱离前的转向管柱装置靠驾驶席侧的位置确保较大的配设空间。根据以下的参照附图而对实施例进行的说明,能够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后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附图说明图I是第一实施例的转向装置的沿转向管柱轴线方向的剖视图。图2是沿图I的A —A线的剖视图。图3是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4是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5是脱离后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图6是示出引导部件的组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引导部件的组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8A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引导部件的组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SB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引导部件的组装构造的示意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相应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叙述。以下,根据图I 图6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转向装置I具备在靠车辆后侧(图I的右侧)的端部固定有方向盘2的转向轴3。转向轴3由轴承5支承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收纳在转向管柱6内。转向轴3的靠车辆前侧(图I的左侧)的端部经由万向联轴器与中间轴(未图示)连结。由此形成为伴随转向操作而产生的旋转及转向操纵扭矩被朝齿条齿轮机构等未图示的对转向轮的转向角进行变更的转向机构传递。另外,转向轴3以车辆前侧端部位于铅垂方向下侧的倾斜状态搭载于车辆。并且,转向装置I具有能够对方向盘2的在铅垂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的倾斜功能、以及对方向盘2的在转向轴3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伸缩功能。转向轴3具备中空状的上部轴11,方向盘2固定于该上部轴11 ;以及被收纳于上部轴11的下部轴12。在上部轴11的内周形成有花键嵌合部11a,并且在下部轴12的外周形成有花键嵌合部12a。进而,上部轴11与下部轴12构成为,通过各花键嵌合部I la、12a花键嵌合,使得上部轴11与下部轴12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滑动、且能够一体旋转。并且,转向管柱6具备外管13,该外管13经由轴承5收纳并支承上部轴11 ;以及内管14,该内管14收纳下部轴12。通过将内管14插入于外管13的内周,使得外管13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内管沿轴线方向相对滑动。在内管14的另一端设置有壳体17,对转向操纵系统赋予用于辅助转向操作的助力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EPS)的致动器(未图不)的输出轴16被收纳于该壳体17。对于输出轴16,将其一端压入到形成于下部轴12的另一端的凹部,由此将其与下部轴12的另一端连结,并且经由轴承19 21对输出轴16进行支承而使得其能够在壳体内旋转。输出轴16与上部轴11及下部轴12 —起构成转向轴3。形成为如下结构在输出轴16固定有蜗轮22,经由利用蜗轮22及未图示的蜗杆构成的减速机构将未图示的马达的旋转传递到输出轴16,由此能够对转向操纵系统施加助力。利用固定于构成车辆主体的一部分的安装支板24的靠车辆前侧的位置的下支架25对转向管柱6进行支承,使得该转向管柱6能够以设置于壳体17的倾斜中心轴O为中心倾斜。并且,利用固定于安装支板24的靠车辆后侧的位置的上支架26对转向管柱6进行支承,使得该转向管柱6的外管13能够以倾斜中心轴O为中心倾斜、且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如图2及图3所示,上支架26具备车身侧支架31,该车身侧支架31固定于安装支板24 ;管柱侧支架32,构成转向管柱6的外管13被固定于该管柱侧支架32 ;以及支轴33,该支轴33连结车身侧支架31与管柱侧支架32。 车身侧支架31构成为包括夹紧部35,沿转向轴3的轴线方向观察,该夹紧部35呈C字状;以及平板状的板部36,该板部36固定于夹紧部35的上端。进而,在设置于夹紧部35的一对侧板37,分别形成有沿着转向轴6的倾斜方向延伸的圆弧状的倾斜长孔(elongated hole)38。并且,管柱侧支架32形成为,沿转向轴3的轴线方向观察,该管柱侧支架32呈C字状,并且,在设置于管柱侧支架32的一对侧板41形成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伸缩长孔42。进而,在车身侧支架31、且在侧板41的左右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两侧分别形成有与转向轴3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加强部43,以确保车身侧支架31的刚性。在支轴33的基端侧(图2的左侧)形成有朝径向外侧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具备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对供方向盘连结的转向轴进行支承,使得所述转向轴能够旋转,所述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具备:所述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具备能够吸收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冲击吸收机构;安装部件,该安装部件用于将所述转向管柱安装于车辆主体;脱离部件,该脱离部件以当在二次碰撞时作用有规定载荷以上的朝向车辆前方的载荷时能够脱离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件;以及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以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配置于与所述车辆主体相反侧的位置、且朝车辆前方侧延伸的状态,与所述脱离部件一起固定于所述车辆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九郎丸善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