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构成为,当在二次碰撞时等作用有规定载荷以上的朝向车辆前方的载荷时,转向管柱从车身脱离。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 — 2585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构成为当车辆发生前面碰撞而因惯性使得驾驶者与方向盘碰撞(二次碰撞)时,为了实现缓和该冲击的目的,转向管柱从车辆脱离。在日本特开2011 - 25856号所公开的转向装置中,为了防止在二次碰撞时脱离的转向装置的下落,设置有从转向装置的上部车身安装支架(上支架)朝车身后方(驾驶席侧) 延伸的第一车身后侧延长部(支承轨)。转向管柱被支承为能够以下侧(车身前侧)端部为中心转动,且在上侧(车身后侧)利用上部车身安装支架被固定于车身侧。上部车身安装支架经由护套(capsule)(脱离部件)与车身连结。护套固定于上部车身安装支架,且形成为当作用有规定载荷以上的朝向车辆前方的载荷时,上部车身安装支架能够从护套脱离。进而,通过利用螺栓将护套固定于车辆主体侧,由此经由护套将上部车身安装支架固定于车辆主体。若在二次碰撞时驾驶者与方向盘碰撞而朝车身前侧施加有规定载荷以上的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具备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对供方向盘连结的转向轴进行支承,使得所述转向轴能够旋转,所述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具备:所述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具备能够吸收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冲击吸收机构;安装部件,该安装部件用于将所述转向管柱安装于车辆主体;脱离部件,该脱离部件以当在二次碰撞时作用有规定载荷以上的朝向车辆前方的载荷时能够脱离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件;以及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以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配置于与所述车辆主体相反侧的位置、且朝车辆前方侧延伸的状态,与所述脱离部件一起固定于所述车辆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