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5919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因发生冲击负荷而产生滑动的转向装置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装置包括:内柱(51),其呈筒状,并且开设有第一孔(51h);外柱(54),其呈筒状,内柱(51)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到其内侧,并且具有将其内柱插入侧的一端切开而形成的缝隙;外柱支架(52),其与伸缩摩擦板(21、22)一起紧固外柱(54);内柱支架(4),其由伸缩摩擦板(21、22)支承,并且开设有第二孔(43h);连结部件(M),其是树脂部件,位于横跨第一孔(51h)和第二孔(43h)的位置,将内柱(51)和内柱支架(4)以能够脱离的方式连结;以及内板(6),其覆盖第一孔(51h)的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随着方向盘的旋转而对车轮赋予转向角的转向装置的支承构造,众所周知的是使用盒体(capsule)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技术:如果经由盒体安装于车体的转向柱受到过大负荷而使转向柱被压向车体前方,则盒体的一部分被切断而使转向柱向车体前方移动,保护驾驶员(操作者)免受方向盘的冲撞(二次碰撞)。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因发生冲击负荷而使伸缩式固定部件滑动的构造。在这种构造中,固定部件收纳于槽中,为了获取较大的行程量而需要较长的槽,因此存在柱体大型化的倾向。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6980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91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那样,在转向柱经由盒体安装于车体的情况下,如果盒体被切断则转向柱落下。因此,在为了保护体重较轻的操作者免受二次碰撞而减小使转向柱向车体前方移动的脱离负荷的设定值的情况下,转向柱容易因误动作而落下。如果转向柱因误动作而落下,则此后难以进行转向操作。因此,难以减小脱离负荷的设定值。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即使减小使转向柱向车体前方移动的脱离负荷的设定值,也能够抑制转向柱因误动作而落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内柱,其呈筒状,将与方向盘连结的输入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开设有第一孔;外柱,其呈筒状,所述内柱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到其内侧,并且具有将其内柱插入侧的一端切开而形成的缝隙;外柱支架,其固定于车体侧部件而支承上述外柱,并且与板材的伸缩摩擦板一起紧固上述外柱;内柱支架,其由上述伸缩摩擦板支承,并且开设有第二孔;连结部件,其是树脂部件,位于横跨上述第一孔和上述第二孔的位置,将上述内柱和上述内柱支架以能够脱离的方式连结;以及内板,其设置于上述内柱的内周面,并且覆盖上述第一孔的内侧。由此,由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转向装置能够在由内板覆盖第一孔的内侧的状态下,填充树脂的连结部件,所以能够较容易地将内柱和内柱支架连结。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转向装置中,如果过大负荷施加于方向盘,则该负荷经由输入轴传递到内柱,使内柱向前方移动。而由伸缩摩擦板支承的内柱支架不移动。因此,对连结部件施加剪断力,在该负荷超过连结部件的容许剪断力的情况下,连结部件被切断。连结部件被切断,则解除内柱与内柱支架的连结。内柱与内柱支架的连结被解除,而成为由内柱与外柱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沿轴向支承内柱的状态。由此,转向柱中的内柱能够向车辆前方移动。此外,即使连结部件被切断,外柱仍然由固定于车体侧部件的外柱支架支承。而内柱仍然由外柱支承。因此,即使连结部件被切断,转向柱也不会落下。由此,即使减小使转向柱向车辆前方移动的脱离负荷的设定值,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转向装置也能够抑制转向柱因误动作而落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上述内板在与上述第一孔相向的位置上具有凹部,上述连结部件被填充在上述第一孔、上述第二孔和上述凹部中。由此,在凹部中凝固的连结部件能防止脱离,所以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转向装置能够抑制连结部件从第一孔和第二孔脱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上述转向装置设置有从上述凹部到外部的连结部件流出槽。通过连结部件流出槽,一次填充到凹部的连结部件滞留于凹部,填满整个内部空间后,通过填充压力进一步从凹部的最端边部分朝向外部流出,由此使连结部件确实填满整个凹部,消除内板的松动,可靠地抑制连结部件从第一孔和第二孔脱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上述内柱开设有观察孔。通过设置在内板上的观察孔,能够观察确认连结部件的填充状态,所以能够根据连结部件的溢出状况来确认内柱和内柱支架是否可靠地连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上述转向装置具有多个上述第一孔和多个上述凹部,1个上述凹部与1个上述第一孔相向。由此,由于多个凹部互不连通,所以第二孔、第一孔和凹部连通的空间比较小。因此,被填充的连结部件容易凝固,所以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转向装置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将内柱支架和内柱连结。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即使减小使转向柱向车体前方移动的脱离负荷的设定值,也能够抑制转向柱因误动作而落下。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4的转向装置整体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4的转向装置的转向柱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4涉及的转向柱装置的侧面的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4涉及的转向柱装置的正面(后侧)的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转向柱装置的侧面(部分截面)的图。图6是表示图5的a-a截面的图。图7是表示图5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表示图7的底面的图(转向柱装置的底视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固定支架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固定支架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转向柱装置的侧面(部分截面)的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b-b截面的图。图13是表示图11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14是表示图11的底面的图(转向柱装置的底视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示例的与图13同样的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转向柱装置的侧面(部分截面)的图。图17是表示图16的c-c截面的图。图18是表示图16的C部分的放大图。图19是表示图16的底面的图(转向柱装置的底视图)。图2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内板的图。图2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变形示例涉及的内板的图。图2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内板的安装方法的图。图2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内板的安装方法的图。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转向装置的周边的图。图25是从底面侧观察实施方式5涉及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图26是表示图24中的d-d截面的图。图27是表示图26中的e-e截面的图。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转向装置的底面的图。图29是实施方式5涉及的内柱支架的立体图。图30是从遮盖面侧观察实施方式5涉及的内板的立体图。图31是从背面侧观察实施方式5涉及的内板的立体图。图32是表示比较示例中的转向柱的位移量与为了使转向柱移动所需的负荷的关系的图。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转向柱的位移量与为了使转向柱移动所需的负荷的关系的图。图34是从遮盖面侧观察实施方式5的变形示例涉及的内板的立体图。图35是从背面侧观察实施方式5的变形示例涉及的内板的立体图。图36是从遮盖面侧观察实施方式6涉及的内板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柱,其呈筒状,将与方向盘连结的输入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开设有第一孔;外柱,其呈筒状,所述内柱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到其内侧,并且具有将其所述内柱插入侧的一端切开而形成的缝隙;外柱支架,其固定于车体侧部件而支承所述外柱,并且与板材的伸缩摩擦板一起紧固所述外柱;内柱支架,其由所述伸缩摩擦板支承,并且开设有第二孔;连结部件,其是树脂部件,位于横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位置,将所述内柱和所述内柱支架以能够脱离的方式连结;以及内板,其设置于所述内柱的内周面,并且覆盖所述第一孔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0.30 JP 2013-225851;2013.12.17 JP 2013-26015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柱,其呈筒状,将与方向盘连结的输入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开设有第一孔;
外柱,其呈筒状,所述内柱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到其内侧,并且具有将其所述内柱插入侧的一端切开而形成的缝隙;
外柱支架,其固定于车体侧部件而支承所述外柱,并且与板材的伸缩摩擦板一起紧固所述外柱;
内柱支架,其由所述伸缩摩擦板支承,并且开设有第二孔;
连结部件,其是树脂部件,位于横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位置,将所述内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丈田雅也小岛秀树萩原涉铃木良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