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849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吸能支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属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领域。它由支架本体和组合钢板构成,支架本体为一蝶形体,支架本体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支架本体的中间部位平行状设置有滑槽,滑槽一侧的支架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组合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板材冲压成型,避免了现有分体支架在发生碰撞时,转向管柱上会脱落部分零件,会对驾驶员带来不必要伤害的问题,支架本体中间部位平行状设置的滑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方向盘会和管柱一起在滑槽上移动,从而避免了人体因撞击方向盘而造成的伤害。并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装配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转向管柱安装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吸能支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属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领域。
技术介绍
转向管柱是汽车转向系的统转向操纵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机构一起改变或恢复汽车的行驶方向。通常情况下的转向管柱一般有上、下两个安装支架,上支架与仪表台横梁的上焊接螺栓相连接,下支架与仪表台横梁的下焊接螺栓相连接。溃缩吸能结构一般设置在转向管柱的上支架上。该种分体式的安装支架一旦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转向管柱上会脱落部分零件,可能会对驾驶员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而采用整体支架,管柱不会产生脱离,可避免这种假设性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以解决现有分体式的安装支架一旦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可能会对驾驶员带来不必要伤害问题的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它由支架本体和组合钢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本体为一蝶形体,支架本体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支架本体的中间部位平行状设置有滑槽,滑槽一侧的支架本体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组合钢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采用板材冲压成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装配的特点。支架本体中间部位平行状设置的滑槽,用于安全吸能。一旦汽车发生碰撞,人体受冲击力影响撞击到方向盘时,方向盘会和管柱一起在滑槽上移动,从而避免了人体因撞击方向盘而造成的伤害。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本体,2、组合钢板,3、安装孔,4、滑槽,5、螺栓。具体实施方式该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由支架本体I和组合钢板2构成,支架本体I为一蝶形体,支架本体I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安装孔3,安装孔3用于与转向管柱的连接。支架本体I的中间部位平行状设置有滑槽4,滑槽4 一侧的支架本体I上通过螺栓5固定安装有组合钢板2。该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采用板材冲压整体成型,以替代现有的分体支架,进而避免现有分体式的安装支架一旦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转向管柱上会脱落部分零件,可能会对驾驶员带来不必要伤害的问题。支架本体I上的组合钢板2,可控制安全吸能力的大小、波动范围,以及减小碰撞时的人体伤害值,同时用于与车体连接。一旦汽车发生碰撞,人体受冲击力影响撞击到方向盘时,方向盘会和管柱一起在滑槽4上移动,从而避免了人体因撞击方向盘而造成的伤害。该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具有结构简单, 生产成本低,便于装配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转向管柱安装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它由支架本体(I)和组合钢板(2)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本体(I)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安装孔(3),支架本体(I)的中间部位平行状设置有滑槽(4),滑槽(4) 一侧的支架本体(I)上通过螺栓(5)固定安装有组合钢板(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吸能支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属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领域。它由支架本体和组合钢板构成,支架本体为一蝶形体,支架本体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支架本体的中间部位平行状设置有滑槽,滑槽一侧的支架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组合钢板。本技术采用板材冲压成型,避免了现有分体支架在发生碰撞时,转向管柱上会脱落部分零件,会对驾驶员带来不必要伤害的问题,支架本体中间部位平行状设置的滑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方向盘会和管柱一起在滑槽上移动,从而避免了人体因撞击方向盘而造成的伤害。并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装配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转向管柱安装使用。文档编号B62D1/19GK202593602SQ20122024012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斐, 李文峰, 卢琼波 申请人:武汉捷隆汽车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它由支架本体(1)和组合钢板(2)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本体(1)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安装孔(3),支架本体(1)的中间部位平行状设置有滑槽(4),滑槽(4)一侧的支架本体(1)上通过螺栓(5)固定安装有组合钢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斐李文峰卢琼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捷隆汽车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