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832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属于车用转向管柱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该转向管柱由相互套接的外管柱和内管柱组成,在外管柱内壁上分布有弧形凸起,各弧形凸起配合固夹紧内管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良好的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用于车用转向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转向管柱,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的代步工具。汽车的不断增加,也给道路交通安 全带来隐患。因此,要求汽车的安全性能要越来越高。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转向管柱要求都带有EA功能,即吸收侧面冲击(侧撞)时的冲击能量EA(Energy Absorption),这样可以有交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但现有的汽车管柱均还不具备EA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良好的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其中该转向管柱由相互套接的外管柱和内管柱组成,在外管柱内壁上分布有弧形凸起,各弧形凸起配合固夹紧内管柱。上述的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中,所述的弧形凸起分别沿外管柱内壁的周向分布,对应的弧形凸起配合形成一道用于夹紧内管柱的定位凸起。上述的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中,所述的定位凸起共有两道,每道定位凸起均由沿外管柱内壁周向均布的四个弧形凸起构成。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外管柱内壁上设置弧形凸起,通过弧形凸起对内管柱进行定位,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外管柱可以向内管柱滑移,从而起到吸收能量的作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好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中外管柱I、内管柱2、弧形凸起3。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由相互套接的外管柱I和内管柱2组成,在外管柱I内壁上分布有弧形凸起3,各弧形凸起3配合固夹紧内管柱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弧形凸起3分别沿外管柱I内壁的周向分布,对应的弧形凸起3配合形成一道用于夹紧内管柱2的定位凸起,并且所述的定位凸起共有两道,每道定位凸起均由沿外管柱I内壁周向均布的四个弧形凸起3构成。安装时,将内管柱2压入外管柱I中,通过外管柱I中的弧形凸起3固定内管柱2,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外管柱I可向内管柱2滑移,从而吸收能量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该转向管柱由相互套接的外管柱(I)和内管柱(2)组成,在外管柱(I)内壁上分布有弧形凸起(3),各弧形凸起(3)配合固夹紧内管柱(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凸起(3)分别沿外管柱(I)内壁的周向分布,对应的弧形凸起(3)配合形成一道用于夹紧内管柱(2)的定位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凸起共有两道,每道定位凸起均由沿外管柱(I)内壁周向均布的四个弧形凸起(3)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属于车用转向管柱
,其技术要点包括该转向管柱由相互套接的外管柱和内管柱组成,在外管柱内壁上分布有弧形凸起,各弧形凸起配合固夹紧内管柱;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良好的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用于车用转向器。文档编号B62D1/19GK202574343SQ201220217348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日初 申请人:东莞恩斯克转向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车用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该转向管柱由相互套接的外管柱(1)和内管柱(2)组成,在外管柱(1)内壁上分布有弧形凸起(3),各弧形凸起(3)配合固夹紧内管柱(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日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恩斯克转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