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变吸能效果的转向管柱。
技术介绍
转向管柱是车辆转向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提供传递方向盘扭矩作用,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具有吸能作用,与安全带、安全气囊等整车安全约束系统共同保护驾驶员。现有技术的转向管柱的吸能槽具有恒定尺寸或者具有前宽后窄的尺寸。档转向管柱的吸能槽具有恒定尺寸时,在发生碰撞转向管柱的吸能力基本保持恒定。 申请号为200610040912. 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的吸能槽具有前宽后窄的尺寸,其能实现可变吸能,但是存在在碰撞后期吸能过强的缺陷。为此,希望提供一种新型的转向管柱,其具有在车辆碰撞时更优化的吸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吸能效果的转向管柱,其具有更优化的可变吸能效果。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变吸能效果的转向管柱,包括上转向轴、下转向轴、输出轴、护管、上支架、下安装支架以及下支架,固定在一起的上转向轴、下转向轴以及输出轴固定到护管内部上,带有滑销和撕裂片的上支架固定到护管外部上,下安装支架通过销钉固定到下支架上,下支架固定到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吸能效果的转向管柱,包括上转向轴、下转向轴、输出轴、护管、上支架、下安装支架以及下支架,固定在一起的上转向轴、下转向轴以及输出轴固定到护管内部上,带有滑销和撕裂片的上支架固定到护管外部上,下安装支架通过销钉固定到下支架上,下支架固定到护管的外部上,其特征在于,下支架上设有波浪形的吸能槽,在转向管柱发生碰撞时,转向管柱通过滑销移动、撕裂片撕裂以及销钉沿吸能槽向内移动来吸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旭波,张成宝,左张兵,张平,张卫东,马国宸,甘福建,吴震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