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其包括:机架体,所述机架体上依次安装有线圈骨架安装装置、下螺丝装置、磁环安装装置、铜壳安装装置、成品下料机构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中周元件装配的每一道工序,所述机架体上还安装有一转盘工装,所述线圈骨架安装装置、下螺丝装置、磁环安装装置、铜壳安装装置和成品下料机构布设在转盘工装的四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可实现中周元件的自动装配和检测,提高了中周元件的组装效率和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
技术介绍
中周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又称可调电感、射频电感,主要用于收音机、CD机、倒车雷达、电视及通讯设备等,其结构包括线圈骨架、螺丝、磁环、铜壳,目前其组装装配过程大都由工人手工装配,通过流水线式的一道道工序分布装配才能完成,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人工成本高,组装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多道流水线的作业方式也使得作业面积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人工组装、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体,所述机架体上依次安装有线圈骨架安装装置、下螺丝装置、磁环安装装置、铜壳安装装置、成品下料机构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中周元件装配的每一道工序,所述机架体上还安装有一转盘工装,所述线圈骨架安装装置、下螺丝装置、磁环安装装置、铜壳安装装置和成品下料机构布设在转盘工装的四周。进一步地,所述线圈骨架安装装置包括线圈骨架振动盘、线圈骨架抓取机构、线圈骨架检测机构,所述线圈骨架振动盘通过一直线料道将线圈骨架输送至线圈骨架抓取机构处,所述线圈骨架检测机构安装于成品下料机构和线圈骨架抓取机构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体包括主机架体和辅机架体,所述辅机架上只安装有线圈骨架振动盘。进一步地,所述下螺丝装置包括螺丝振动盘、下螺丝机构、螺丝检测机构、螺丝二次压入机构,所述螺丝振动盘通过一曲线料道将螺丝输送到下螺丝机构,所述曲线料道末端竖直接入下螺丝机构,所述螺丝检测机构位于下螺丝机构和螺丝二次压入机构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铜壳安装装置包括铜壳振动盘、铜壳抓取机构、上顶机构,所述铜壳振动盘通过一直线料道将铜壳输送至铜壳抓取机构处,所述上顶机构位于铜壳抓取机构和成品下料机构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磁环安装装置包括磁环振动盘、磁环抓取机构、磁环检测机构,所述磁环振动盘通过一直线料道将磁环输送至磁环抓取机构处;所述磁环检测机构位于磁环抓取机构和铜壳抓取机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工装包括转盘及若干工装体,所述工装体固定安装在转盘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可实现中周元件的自动装配和检测,提高了中周元件的组装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线圈骨架抓取机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下螺丝机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磁环抓取机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铜壳抓取机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线圈骨架检测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螺丝检测机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螺丝二次压入机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磁环检测机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上顶机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转盘工装局部放大图;图13为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成品下料机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体1,所述机架体I上依次安装有线圈骨架安装装置2、下螺丝装置3、磁环安装装置4、铜壳安装装置5、成品下料机构6以及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置7控制中周元件装配的每一道工序,所述机架体I上还安装有一转盘工装8,所述线圈骨架安装装置2、下螺丝装置3、磁环安装装置4、铜壳安装装置5和成品下料机构6布设在转盘工装8的四周。进一步地,所述线圈骨架安装装置2包括线圈骨架振动盘21、线圈骨架抓取机构22、线圈骨架检测机构23,所述线圈骨架振动盘21通过一直线料道将线圈骨架输送至线圈骨架抓取机构22处,所述线圈骨架检测机构23位于成品下料机构6和线圈骨架抓取机构22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体I包括主机架体11和辅机架体12,所述辅机架12上只安装有线圈骨架振动盘21。进一步地,所述下螺丝装置3包括螺丝振动盘31、下螺丝机构32、螺丝检测机构33、螺丝二次压入机构34,所述螺丝振动盘31通过一曲线料道将螺丝输送到下螺丝机构32,所述曲线料道末端竖直接入下螺丝机构32,所述螺丝检测机构33位于下螺丝机构32和螺丝二次压入机构34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铜壳安装装置5包括铜壳振动盘51、铜壳抓取机构52、上顶机构53,所述铜壳振动盘51通过一直线料道将铜壳输送至铜壳抓取机构52处,所述上顶机构53位于铜壳抓取机构52和成品下料机构6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磁环安装装置4包括磁环振动盘41、磁环抓取机构42、磁环检测机构43,所述磁环振动盘41通过一直线料道将磁环输送至磁环抓取机构42处;所述磁环检测机构43位于磁环抓取机构42和铜壳抓取机构52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工装8包括转盘81及若干工装体82,所述工装体82固定安装在转盘81上。本技术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的工作流程首先,线圈骨架9通过线圈骨架振动盘21振动经直线料道输送至线圈骨架抓取机构22,将线圈骨架9放置于正在旋转的转盘工装8的工装体82上,与此同时,螺丝通过螺丝振动盘31振动经曲线料道输送至下螺丝机构32,下螺丝机构32将螺丝压入转盘工装8工装体上的线圈骨架9中,再经螺丝检测机构33检测螺丝是否放入,若无螺丝则此工位轮空,直至再次放入螺丝,若螺丝放入再经螺丝二次压入机构34将螺丝深压入线圈骨架9当中,此时,磁环通过磁环振动盘41振动经直线料道输送至磁环抓取机构42,磁环抓取机构42将其套在已放入螺丝的线圈骨架9上,再经磁环检测机构43检测是否已套入磁环,若无磁环装入则此工位轮空,直至再次经过磁环抓取机构42,若磁环放入则进入上铜壳工序,铜壳经铜壳振动盘51振动经直线料道输送至铜壳抓取机构52,铜壳抓取机构52将铜壳套在已安装螺丝和磁环的线圈骨架9上,再经上顶机构53作用于线圈骨架9下部,使得线圈骨架9完全套入铜壳当中,此时整个中周元件整体安装完毕,之后经光纤检测,检测铜壳是否安装,检测合格经成品下料机构6将装配 好的产品下料,控制装置7控制所述各个机构组件的自动运行。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本技术通过设置转盘工装及各组件自动上料、安装及检测装置,实现了中周元件的自动装配和检测,提高了中周元件的组装效率和质量,节省了生产成本。这里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体上依次安装有线圈骨架安装装置、下螺丝装置、磁环安装装置、铜壳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周元件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体上依次安装有线圈骨架安装装置、下螺丝装置、磁环安装装置、铜壳安装装置、成品下料机构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中周元件装配的每一道工序,所述机架体上还安装有一转盘工装,所述线圈骨架安装装置、下螺丝装置、磁环安装装置、铜壳安装装置和成品下料机构布设在转盘工装的四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利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精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