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水套铸件的冷芯盒,左侧模板(5)和右侧模板(8)分别滑动连接在芯盒底架(7)的左右两侧;每组冷芯盒包括上芯盒(1)、下芯盒(6)、左芯盒(2)和右芯盒(3),每个冷芯盒的上芯盒(1)连为一个整体,每个冷芯盒的下芯盒(6)连为一个整体,每个冷芯盒的左芯盒(2)的两端通过模板连接板(4)连为一体且最靠近左侧的左芯盒(2)与左侧模板(5)活动连接,每个冷芯盒的右芯盒(3)的两端通过模板连接板(4)连为一体且最靠近右侧的右芯盒(3)与右侧模板(8)活动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由于一模内有多组冷芯盒,即一次可以制出多个砂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造
,具体讲是一种铸造时用的发动机缸体水套铸件的冷芯盒。
技术介绍
冷芯盒是一种高效制芯工艺,它将树脂砂吹入芯盒后,通过催化作用,在室温进行快速硬化的制芯方法。冷芯盒与热芯盒、壳芯相比较具有高效、节能、劳动条件好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铸造生产中。发动机缸体水套是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零件,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冷芯盒法来铸造成型,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发动机缸体水套的冷芯盒为一模一出四开的结构,换句话说,一个冷芯盒只能生产一个发动机缸体水套铸件,分别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开模。因此,这种结构的冷芯盒存在以下的缺点I)由于一个冷芯盒只能生产出一个砂芯,因此,生产效率很低; 2)另外,开模时分别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将冷芯盒打开,因此,考虑到预留的开模空间,制芯时冷芯盒占用的空间较大,从而使整个制芯机的体积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个冷芯盒能生产多个铸件的一模多出的发动机缸体水套铸件的冷芯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缸体水套铸件的冷芯盒,它包括芯盒底架、左侧模板、右侧模板、多个模板连接板和多个冷芯盒,所述的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分别滑动连接在芯盒底架的左右两侧;每个冷芯盒包括上芯盒、下芯盒、左芯盒和右芯盒,所述每个冷芯盒的上芯盒连为一个整体,每个冷芯盒的下芯盒连为一个整体,每个冷芯盒的左芯盒的两端通过模板连接板连为一体且最靠近左侧的左芯盒与左侧模板活动连接,每个冷芯盒的右芯盒的两端通过模板连接板连为一体且最靠近右侧的右芯盒与右侧模板活动连接。所述的模板连接板为六个,三个一组分别位于冷芯盒的前侧和后侧,每一侧的三个模板连接板沿竖直方向平行排列,其中前侧的上下两个模板连接板同时与每个右芯盒连接,中间一个模板连接板同时与左芯盒连接;后侧的上下两个模板连接板同时与左芯盒连接,中间一个模板连接板同时与右芯盒连接。所述的活动连接是指,该连接处包括上开模拉块、下开模拉块和开模板;所述的上开模拉块和下开模拉块均呈L形,且两者同时与左侧模板连接或者同时与右侧模板连接,上开模拉块与下开模拉块相对并与左侧模板或右侧模板形成T型槽;所述的开模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为T形,开模板的一端与左芯盒或右芯盒连接,另一端滑动配合在T型槽内。所述的左侧模板滑动连接在芯盒底架的左侧是指,该连接处包括模板固定柱和导向套,所述的导向套紧配合在左侧模板内,模板固定柱的一端连接在芯盒底架的左侧内,另一端与导向套滑动配合;所述的右侧模板滑动连接在芯盒底架的右侧是指,该连接处包括模板固定柱和导向套,所述的导向套紧配合在右侧模板内,模板固定柱的一端连接在芯盒底架的右侧内,另一端与导向套滑动配合。所述的冷芯盒的数量为三组。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由于一模内有多组冷芯盒,即一次可以制出多个砂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2)同时,由于多个左芯盒连在一起,多个右芯盒连在一起,上芯盒和下芯盒均为一个整体,因此,可以保证同时开模,更加保证提高生产效率。3)另外,左芯盒与左侧模板利用T型槽滑动配合,右芯盒与右侧模板利用T型槽滑动配合,使左芯盒和右芯盒相对机架不仅在左右方向上可以移动,在前后方向上也可以移动,更加方便对芯盒的调整。 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发动机缸体水套铸件的冷芯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发动机缸体水套铸件的冷芯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芯盒;2、左芯盒;3、右芯盒;4、模板连接板;5、左侧模板;6、下芯盒;7、芯盒底架;8、右侧模板;9、上开模拉块;10、T型槽;11、开模板;12、下开模拉块;13、导向套;14、模板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I和图2所示的本技术发动机缸体水套铸件的冷芯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芯盒底架7、左侧模板5、右侧模板8、多个模板连接板4和多组冷芯盒,所述的左侧模板5和右侧模板8分别滑动连接在芯盒底架7的左右两侧。每组冷芯盒包括上芯盒I、下芯盒6、左芯盒2和右芯盒3,所述每个冷芯盒的上芯盒I连为一个整体,每个冷芯盒的下芯盒6连为一个整体,每个冷芯盒的左芯盒2的两端通过模板连接板4连为一体且最靠近左侧的左芯盒2与左侧模板5活动连接,每个冷芯盒的右芯盒3的两端通过模板连接板4连为一体且最靠近右侧的右芯盒3与右侧模板8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冷芯盒的数量为三组。所述的模板连接板4为六个,三个一组分别位于冷芯盒的前侧和后侧,每一侧的三个模板连接板4沿竖直方向平行排列,其中前侧的上下两个模板连接板4同时与每个右芯盒3连接,中间一个模板连接板4同时与左芯盒2连接。后侧的上下两个模板连接板4同时与左芯盒2连接,中间一个模板连接板4同时与右芯盒3连接。所述的最靠近左侧的左芯盒2与左侧模板5活动连接是指,该连接处包括上开模拉块9、下开模拉块12和开模板11 ;所述的上开模拉块9和下开模拉块12均呈L形,且两者同时与左侧模板5连接,上开模拉块9与下开模拉块12相对并与左侧模板5形成T型槽10。所述的开模板1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T形,开模板11的一端与左芯盒2连接,另一端滑动配合在T型槽10内。所述的最靠近右侧的右芯盒3与右侧模板8活动连接是指,该连接处包括上开模拉块9、下开模拉块12和开模板11 ;所述的上开模拉块9和下开模拉块12均呈L形,且两者同时与右侧模板8连接,上开模拉块9与下开模拉块12相对并与右侧模板8形成T型槽10。所述的开模板1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T形,开模板11的一端与右芯盒3连接,另一端滑动配合在T型槽10内。所述的左侧模板5滑动连接在芯盒底架7的左侧是指,该连接处包括模板固定柱14和导向套13,所述的导向套13紧配合在左侧模板5内,模板固定柱14的一端连接在芯盒底架7的左侧内,另一端与导向套13滑动配合。所述的右侧模板8滑动连接在芯盒底架7的右侧是指,该连接处包括模板固定柱14和导向套13,所述的导向套13紧配合在右侧模板8内,模板固定柱14的一端连接在芯盒底架7的右侧内,另一端与导向套13滑动配合。本技术在开模时,将左侧模板5往外拉,在L形的上开模拉块9和下开模拉块12的作用下,带动开模块11往外拉,同时使最左侧的左芯盒2往外移动,由于前侧的中间一个模板连接板4和后侧的上下两个模板连接板4的连接,使三组冷芯盒中的三个左芯盒2 同时往外移动。同理,将右侧模板8往外拉,在L形的上开模拉块9和下开模拉块12的作用下,带动开模块11往外拉,同时使最右侧的右芯盒3往外移动,由于前侧的上下两个模板连接板4和后侧的中间一个模板连接板4的连接,使三组冷芯盒中的三个右芯盒3同时往外移动。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结构,其中冷芯盒的数量也可以为二组、四组或以上,相应的左芯盒和右芯盒的数量也为二个、四个或以上。这些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缸体水套铸件的冷芯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芯盒底架(7)、左侧模板(5)、右侧模板(8)、多个模板连接板(4)和多组冷芯盒,所述的左侧模板(5)和右侧模板(8)分别滑动连接在芯盒底架(7)的左右两侧;每组冷芯盒包括上芯盒(I)、下芯盒(6)、左芯盒(2)和右芯盒(3),所述每个冷芯盒的上芯盒(I)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缸体水套铸件的冷芯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芯盒底架(7)、左侧模板(5)、右侧模板(8)、多个模板连接板(4)和多组冷芯盒,所述的左侧模板(5)和右侧模板(8)分别滑动连接在芯盒底架(7)的左右两侧;每组冷芯盒包括上芯盒(1)、下芯盒(6)、左芯盒(2)和右芯盒(3),所述每个冷芯盒的上芯盒(1)连为一个整体,每个冷芯盒的下芯盒(6)连为一个整体,每个冷芯盒的左芯盒(2)的两端通过模板连接板(4)连为一体且最靠近左侧的左芯盒(2)与左侧模板(5)活动连接,每个冷芯盒的右芯盒(3)的两端通过模板连接板(4)连为一体且最靠近右侧的右芯盒(3)与右侧模板(8)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喜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亿泰来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