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布设在车辆中的线束的护线环,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即使在从通孔的周缘凸出的翻边部的凸出量和曲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密封性能的护线环,其中,护线环通过该通孔接合在车体面板中。
技术介绍
线束经过车体面板中的通孔而被布线,该车体面板分隔暴露至水的区域和车辆中的乘客室。由橡胶或弾性体构成的护线环被安装在线束上,并且与通孔的内周接合从而保护乘客室使其不会进水。在许多情况下,车体面板中的将护线环附接至其上的较大通孔设置有翻边部孔,其具有从通孔H的周缘凸出至ー侧的翻边部B,如图6 (A)所示。在车体面板P中的通孔H是这样的翻边部孔的情况下,被插入通孔H并且与通孔H接合的护线环100具有环状车体接合凹部112和密封唇113,如图6 (A)和(B)所示,车体接合凹部112设置在从小直径筒部110延伸的扩径筒部111的大直径侧的外周中,其中线束101通过该小直径筒部110被紧密地附接和插入,密封唇113设置在车体接合凹部112的底面112a中。车体接合凹部112的底面112a介于倾斜壁115的侧壁112b与前端厚部116的侧壁112c之间。为了使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31 JP 2010-0818041.一种用于线束的护线环,所述护线环从外部装配至布设在车辆中的线束,并且被安装至通孔,车体面板的翻边部从所述通孔凸出,所述护线环包括 由橡胶和弹性体中的一种制成的一体成形件;和 环状的车体接合凹部,所述车体接合凹部位于供所述线束插入的筒部的外周表面中,其中 限定所述车体接合部的底面的两个侧表面之间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所述翻边部从所述通孔的周缘凸出的凸出尺寸,所述翻边部的凸出前端表面被楔入所述侧表面中的ー个侧表面中,并且被挤压为与所述ー个侧表面相接触,从而作为密封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线束的护线环,其中,位于所述车体接合凹部的底面接 触位置处的、所述两个侧表面之间的尺寸(LI)和所述车体面板与所述翻边部的前端之间的尺寸(L2)(所述翻边部B的凸出高度)被设定为LI= (0.6-0.9) XL2。3.根据权利要求I和2中的一项所述的用于线束的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