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锐龙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罐身自动翻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38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罐身自动翻边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异型金属罐身翻边成型加工时易产生开裂或起皱的问题。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架、上模机构、下模机构、左夹模机构、右夹模机构和液压缸,特征是上模机构由上模、上模导柱、回位弹簧、上模压杆构成,其中上模压杆铰接于机架上板、其一端上的压头与上模配合,下模机构由下模、工作横梁、横梁导柱构成,其中横梁导柱与工作横梁固定并与机架下板滑动配合,左、右夹模机构各由夹模、夹模座、夹模斜滑块构成,其中夹模斜滑块安装在工作横梁上、其斜滑面与夹模座的滚轮配合、其顶柱与上模压杆另一端配合,液压缸的活塞杆外端与工作横梁连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罐身自动翻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包装罐制罐设备的工作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罐身自动翻边装置。特别适用于异型金属罐身的翻边成型加工。
技术介绍
在异型金属罐的罐身成型加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同于圆形罐罐身加工时的工艺问题,由于圆形罐罐身在翻边过程,边缘圆边上每一点受到的拉伸力均等,因而其塑性变形比较均匀,而异型罐身的截面是一个多边形,两条相邻边的交点与边上其他点的受力就不一样(尽管此处有圆角圆滑过渡),这里受力情况比较复杂,除了受拉伸(纵向)力外,还受到挤压(横向)力,往往受力不均匀。而现有成型加工设备,上下翻边模以及夹模的同步性不理想,造成加工产品经常会发生产品外表面不光洁、开裂或起皱等缺陷,不但产品质量差,而且会造成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异型金属罐身翻边成型加工时易产生开裂或起皱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金属罐身自动翻边装置,可使异型金属罐各翻边点受力均匀,压挤加工后的产品表面光整,避免出现开裂或起皱等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罐身自动翻边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其上的上模机构、下模机构、左夹模机构、右夹模机构和液压缸,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属罐身自动翻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罐身自动翻边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其上的上模机构、下模机构、左夹模机构、右夹模机构和液压缸,其特征是:上模机构由上模、上模导柱、回位弹簧、上模压杆构成,其中上模导柱滑动配合在机架上板,上模安装在上模导柱下端,回位弹簧装于机架上板与上模导柱上端之间,上模压杆铰接于机架上板、其一端上的压头与上模配合,下模机构由下模、工作横梁、横梁导柱构成,其中下模安装在工作横梁顶部,横梁导柱与工作横梁固定并与机架下板滑动配合,左、右夹模机构各由夹模、夹模座、夹模斜滑块构成,其中夹模座滑动配合在机架上,夹模安装在夹模座上,夹模斜滑块安装在工作横梁上、其斜滑面与夹模座的滚轮配合、其顶柱与上模压杆另一端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罐身自动翻边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其上的上模机构、下模机构、左夹模机构、右夹模机构和液压缸,其特征是:上模机构由上模、上模导柱、回位弹簧、上模压杆构成,其中上模导柱滑动配合在机架上板,上模安装在上模导柱下端,回位弹簧装于机架上板与上模导柱上端之间,上模压杆铰接于机架上板、其一端上的压头与上模配合,下模机构由下模、工作横梁、横梁导柱构成,其中下模安装在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石城高泽宜李蓝翎
申请(专利权)人:黄锐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