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物盒缓冲装置及文物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1631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文物盒缓冲装置及文物盒,其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上的一对臂状件,所述一对臂状件在相对的面上形成至少一对凸起,所述凸起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一对凸起的上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文物盒缓冲装置及文物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及使用所述缓冲装置的文物盒,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跌落时二级缓冲并自动调整姿态的文物盒结构。
技术介绍
文物本身较为珍贵,对其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搬动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环节过多,容易出现碰撞、摔落等意外问题。现有的文物盒,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时损坏文物,一般采用的保护措施为在文物盒中放置弹性元件或弹性物质的方式,例如纸棱、弹簧、泡沫塑料、弹性橡胶等材料,能够在意外发生时,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有的文物不同位置的抗震强度不同,在文物箱水平位置落地时,主要受到垂直方向的力,此时文物的抗摔性能最强,而如果文物箱倾斜落地文物受力位置不同,且不均匀,容易损坏。并且现有文物箱基本都是一级减振结构,减震效果差一些,不能很好实现对文物的保护。本申请人的另一方案中,采用支杆与箱体刚性连接结构,支杆与箱体之间没有减振装置,冲击力对于支杆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文物盒结构,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文物盒缓冲装置,其设置于文物盒的外箱中,用于将支架与外箱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上的一对臂状件,所述一对臂状件在相对的面上形成至少一对凸起,所述凸起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一对凸起的上表面上。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上下表面均为弧形。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对或多对所述凸起之间形成大致圆形空间,用于容纳支架的杆。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臂状件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用于容纳弹性部件。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由弹性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文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和內箱,以及连接在外箱和內箱之间的支架,以及上述方案中的缓冲装置,其中內箱用于放置文物,其通过支架可以相对外箱左右摆动和前后俯仰运动以及混合运动,所述支架包括环形的支架本体和在第一水平方向与支架本体垂直延伸的第一轴,和在第二水平方向与支架本体垂直延伸的第二轴,其中第一轴与第二轴垂直,并且相对于支架本体来说,一个向内延伸,一个向外延伸,所述文物盒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外箱上,所述第一轴架设在所述臂状件之间的凸起的表面上,使得支架可相对于外箱围绕第一水平方向转动。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外箱内表面平齐。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底部具有配重层或配重物,使得内箱底面最重且均衡,且重心在两个第二轴的中间位置的下方。采用本专利技术这样的结构,避免了文物箱坠落时,发生倾斜,而导致内装文物的脆弱部分着地,导致的破损,并且也解决了碰撞力较大时,文物盒内一层减振结构的缓冲力不够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文物盒的俯视图(去掉外箱顶盖)。图2是图1B-B剖视图。图3是图1A-A剖视图。图4是图1去掉内箱和支架后的A-A剖视图。图5是支架缓冲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支架缓冲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支架缓冲装置的俯视图。图8是支架为固定状态的侧剖视图。图9是支架为固定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图10是支架缓冲装置的另一方案主视图。图11是第一水平槽位置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4,本专利技术的文物箱,包括外箱1和內箱2,以及连接在外箱1和內箱2之间的支架3,內箱2用于放置文物,其通过支架3可以相对外箱1左右摆动和前后俯仰运动以及混合运动。其中支架3通过支架缓冲装置9可转动连接在外箱1上。如图5-7所示,所述支架缓冲装置9包括基底91和设置在基底91上的两个相对的臂状件92,所述两个相对的臂状件92在向对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对凸起93,所述一对凸起93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凸起的上下面均为弧形,并且使得一对凸起93的上面、下面均形成可容纳支架3的杆的大弧形,且所述凸起93为两队或多对时,相邻对凸起93之间构成大致圆弧形。所述缓冲装置9整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弹性橡胶、弹性树脂等,并且根据需要可选择材料、尺寸等来调整缓冲装置的弹性。优选的方案中,参见图10,所述臂状件92上形成有凹槽94,可用于放入弹簧等弹性部件,这样通过选择弹簧的刚度,调整缓冲装置9的臂状件92的弹性。其中,支架3包括环形的支架本体和在第一水平方向与支架本体垂直延伸的第一轴31,和在第二水平方向与支架本体垂直延伸的第二轴32,其中第一轴31与第二轴32垂直,并且相对于支架本体来说,一个向内延伸,一个向外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轴31可插入设置于外箱1的支架缓冲装置9的凸起93围成的凹槽或孔中,使得支架3可相对于外箱1围绕第一水平方向转动。所述内箱2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轴32可插入所述第二孔中使得所述内箱2可以相对于支架3围绕第二水平方向转动。这样内箱2可以围绕外箱1围绕第一、第二水平方向及其复合方向转动。其中,内箱2内部具有缓冲材料4,例如发泡树脂,橡胶,泡沫塑料等弹性或柔性材料。图中示出,内箱2底部具有配重层或配重物,使得内箱2底面最重且均衡,且重心在两个第二轴32的中间位置的下方,使得其在空置及放置文物时均能保持底面水平朝下。并且,当文物本身重量不均匀时,可以在内箱2中放置其他弹性材料制成的配重件,使得内箱2整体保持底面朝下。工作时,所述支架3的第一轴31架设在所述缓冲装置9的一对凸起93的上表面上,并可发生转动。第一轴31和第二轴32也可以设置在外箱1和内箱2上,而在支架3上设置对应的连接孔。此外,第一轴31和第二轴32与支架本体支架可以具有可伸缩机构(例如螺纹连接结构),方便支架3与外箱1和内箱2的安装和拆卸。图中所述外箱1是一个箱形结构,但是应当知道,也可以采用非封闭的框架,只要能实现所述支撑即可。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9嵌入所述外箱1的内壁中,并保持所述缓冲装置的表面与外箱1内壁面平齐。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文物箱的工作过程:当文物箱发生坠落或跌落时,外箱1会发生倾斜。例如围绕第一水平方向偏转,此时,支架3围绕第一轴31转动,内箱2在配重作用下保持不动。同理,外箱围绕第二水平方向偏转,或者发生复合偏转时,内箱2围绕第二轴32转动,保持内箱2的底面水平向下。当文物箱与底面碰撞时,通过支架缓冲装置9及缓冲材料4两级减振结构,可实现文物的缓冲。由于内箱2保持底面水平向下,文物的位置姿态在此过程中没有变化,仍然是抗震力最大的位置与缓冲材料4发生减震,不会造成文物的损坏。当落地碰撞力大于一定值时,支架3施加给支架缓冲装置9的力使得臂状件92在左右方向发生变形,当变形后一对凸起93之间的间隙大于支架3的杆径时,支架3穿过所述间隙落入下一对凸起93的上表面。此过程中,将支架3的冲击力充分释放。如果此时冲击力仍然很大,则支架3继续使得臂状件92发生变形并减振,或者穿过所述第二对凸起93之间的间隙落入下一对凸起上。通过连续两次或多次的变形释放,使得支架的冲击力减小,进而使得文物收到的冲击减小。本专利技术这种缓冲结构,使得支架3越往下使得凸起93之间的间隙变大的力需要的越大(因为力臂变短,同样的变形量需要的力更大了),这样保证了在初始冲击时,缓冲装置9对支架的缓冲力较小,不至于变成硬冲击。并且支架3的第一轴31在每对凸起93上都可发生转动,这样在与地面冲击后发生摆动时,仍然能够保证内箱保持水平状态。优选的方案中,当文物在稳定的位置(例如,仓库底面等)不会发生跌落情况下,不需要文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文物盒缓冲装置及文物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物盒缓冲装置,其设置于文物盒的外箱中,用于将支架与外箱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上的一对臂状件,所述一对臂状件在相对的面上形成至少一对凸起,所述凸起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一对凸起的上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物盒缓冲装置,其设置于文物盒的外箱中,用于将支架与外箱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上的一对臂状件,所述一对臂状件在相对的面上形成至少一对凸起,所述凸起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一对凸起的上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上下表面均为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物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对或多对所述凸起之间形成大致圆形空间,用于容纳支架的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物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状件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用于容纳弹性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物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由弹性材料制成。6.一种文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和內箱,以及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勰斌吴涵曾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海麟文博厦门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