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装置,它包括夹紧薄壁金属管的夹具,对应于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模,可从外翻边模和薄金属管壁孔插入到孔内的翻边刀具,驱动翻边刀具工作的动力装置,所述的翻边刀具的翻边刃设置于刀柄的一侧,翻边刃的横截面沿刀柄轴线从上到下的偏心逐渐变大,翻边刃的最大横截面处的外边缘的远端至刀柄轴线的距离大于未翻边管壁孔的半径,翻边刃的最大横截面和刀柄横截面的外接圆小于未翻边管壁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内模,翻边工艺较为简单,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将薄壁金属管管壁上的孔的边缘向外翻边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铜铝复合散热器的水腔采用薄壁铜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铜管材上加工许多用于连通气体或液体的孔,并在相对两主管的孔之间焊接上连通管,以进行热交换。为提高焊接强度,要求对孔边缘内翻边或外翻边。如图5所示,内翻边的主管的流通水腔由于内翻边的原因,水流通道不流畅,增大了水循环的阻力,加大了供热泵的负荷;而外翻边的主管的流通水腔,水流通道较为流畅,但翻边工艺较为复杂,往往采用内模和外模的传统工艺,而且内模还要插入到薄壁管内,生产效率很难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效率较高的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装置包括夹紧薄壁金属管的夹具,对应于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模,可从外翻边模和薄金属管壁孔插入到孔内的翻边刀具,驱动翻边刀具工作的动力装置,所述的翻边刀具的翻边刃设置于刀柄的一侧,翻边刃的横截面沿刀柄轴线从上到下的偏心逐渐变大,翻边刃的最大横截面处的外边缘的远端至刀柄轴线的距离大于未翻边管壁孔的半径,翻边刃的最大横截面和刀柄横截面的外接圆小于未翻-->边管壁孔的直径。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带动翻边刀具旋转的工作电机,可横向移动并保证偏心的翻边刀具能插入到待翻边孔的安装工作电机的电机座,带动电机座横向移动的气缸;电机座可沿水平导轨左右移动,水平导轨上设有限制电机座左右移动范围的限位块;水平导轨固定在纵向运动的进给工作台上,进给工作台与机体之间设有进给导轨,机体上安装有使进给工作台向下插入或向上旋转翻边的进给电机。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可卡接在外翻边模上且设有内螺纹孔的刀座,刀座的内螺纹孔内安装有外表面设有螺纹的刀柄,刀柄的外端固设有旋转手柄。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装置包括夹紧薄壁金属管的夹具,对应于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模,可从外翻边模和薄金属管壁孔插入到孔内的翻边刀具,驱动翻边刀具工作的动力装置,所述的翻边刀具的翻边刃设置于刀柄的一侧,翻边刃的横截面沿刀柄轴线从上到下的偏心逐渐变大,翻边刃的最大横截面处的外边缘的远端至刀柄轴线的距离大于未翻边管壁孔的半径,翻边刃的最大横截面和刀柄横截面的外接圆小于未翻边管壁孔的直径;工作时,将翻边刀具的中心线偏离待翻边孔的轴线,以保证翻边刀具插入到孔内,然后使翻边刀具的中心线与待翻边孔的轴线重合,接着旋转并向外移动刀具,翻边刃就将孔边缘向外翻出;本技术取消了内模,翻边工艺较为简单,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尤其是一种可实现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翻边刀具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翻边刀具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
技术介绍
铜管内翻边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
技术介绍
铜管外翻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所示,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装置包括夹紧薄壁金属管的夹具1,对应于薄金属管壁孔2的外翻边模3,可从外翻边模3和薄金属管壁孔2插入到孔内的翻边刀具4,驱动翻边刀具4工作的动力装置,所述的翻边刀具4的翻边刃41设置于刀柄42的一侧,翻边刃41的横截面沿刀柄42轴线从上到下的偏心逐渐变大,翻边刃41的最大横截面处的外边缘的远端至刀柄42轴线的距离大于未翻边管壁孔的半径,翻边刃41的最大横截面和刀柄42横截面的外接圆小于未翻边管壁孔的直径。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带动翻边刀具4旋转的工作电机7,可横向移动并保证偏心的翻边刀具4能插入到待翻边孔的安装工作电机7的电机座8,带动电机座8横向移动的气缸9;电机座8可沿水平导轨10左右移动,水平导轨10上设有限制电机座8左右移动范围的限位块15、16;水平导轨10固定在纵向运动的进给工作台11上,进给工作台11与机体12之间设有进给导轨13,机体12上安装有使进给工作台11向下插入或向上旋转翻边的进给电机14。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机加工方式,其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夹具1将已经加工好孔的薄壁金属管夹紧,薄金属管壁孔2正对外翻边模3,气缸9带动电机座8、工作电机7、翻边刀具4向左横向移动,此时翻边刀具4的轴线和薄金属管壁孔2的中心线不重合,这样翻边刀具4才能插入到薄金属管壁孔2内,进给电机14带动进给工作台11向薄壁管运动,翻边刀具4插入到薄金属管壁孔2内,接着气缸9带动电机座8、工作电机7、翻边刀具4向右横向移动,移动到翻边刀具4的轴线和薄金属管壁孔2的中心线重合,然后工作电机7带动翻边刀具4旋转,同时进给电机14带动工作电机7、翻边刀具4向外移动,翻边刀具4的翻边刃41不断挤压薄金属管壁孔2的边缘,当翻边刀具4完全从薄金属管壁孔2旋出,翻边完成。-->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翻边刀具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带动翻边刀具工作的动力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可卡接在外翻边模3上且设有内螺纹孔的刀座5,刀座5的内螺纹孔内安装有外表面设有螺纹的刀柄42,刀柄42的外端固设有旋转手柄6。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手工加工方式,其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夹具1将已经加工好孔的薄壁金属管夹紧,薄金属管壁孔2正对外翻边模3,首先将翻边刀具4的头部插入到薄金属管壁孔2内,将刀座5卡接在外翻边模3上,此时翻边刀具4的轴线和薄金属管壁孔2的中心线重合,旋转手柄6将翻边刀具4从薄金属管壁孔2内向外退出,翻边刀具4的翻边刃41不断挤压薄金属管壁孔2的边缘,当翻边刀具4完全从薄金属管壁孔2旋出,翻边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装置,包括夹紧薄壁金属管的夹具(1),对应于薄金属管壁孔(2)的外翻边模(3),可从外翻边模(3)和薄金属管壁孔(2)插入到孔内的翻边刀具(4),驱动翻边刀具(4)工作的动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翻边刀具(4)的翻边刃(41)设置于刀柄(42)的一侧,翻边刃(41)的横截面沿刀柄(42)轴线从上到下的偏心逐渐变大,翻边刃(41)的最大横截面处的外边缘的远端至刀柄(42)轴线的距离大于未翻边管壁孔的半径,翻边刃(41)的最大横截面和刀柄(42)横截面的外接圆小于未翻边管壁孔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装置,包括夹紧薄壁金属管的夹具(1),对应于薄金属管壁孔(2)的外翻边模(3),可从外翻边模(3)和薄金属管壁孔(2)插入到孔内的翻边刀具(4),驱动翻边刀具(4)工作的动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翻边刀具(4)的翻边刃(41)设置于刀柄(42)的一侧,翻边刃(41)的横截面沿刀柄(42)轴线从上到下的偏心逐渐变大,翻边刃(41)的最大横截面处的外边缘的远端至刀柄(42)轴线的距离大于未翻边管壁孔的半径,翻边刃(41)的最大横截面和刀柄(42)横截面的外接圆小于未翻边管壁孔的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金属管壁孔的外翻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带动翻边刀具(4)旋转的工作电机(7),可横向移动并保证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纪运,宗涛,
申请(专利权)人:夏纪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