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柴油机部件的改进,具体地说是ー种480Z及480ZL系列柴油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属于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高温气体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使得受热部件的热负荷很高。为了保证这些受热部件能够正常工作,解决好受热部件的传热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受热关键部件——气缸套、活塞和活塞环来说,冷却水套结构的合理布置和设计,以及有效地组织冷却介质的合理流动和分布,能够有效地解决好热负荷零件的的散热问题。内燃机冷却水套结构一般由气缸体水套和气缸盖水套组成的,传统的水流组织ー 般是冷却水从气缸体一侧进入,经气缸体水套后进入到气缸盖水套内,然后从气缸盖一端流出。在传统的小功率高速柴油机气缸体水流场的布置中,气缸体水套结构冷却水从水泵侧通过进水道和进水孔进入气缸体水套,借助各缸水套间的开孔,调节水流横向贯穿各缸水套,各缸的冷却水然后经进分布于排气侧的出水孔流入气缸盖水套。这种结构未考虑各气缸体水套的双向绕流,单个进水孔的设计势必增强气缸体水套位于排气侧的水流速度,而在的进气ー侧水流速度减缓,流经的冷却水温度高,水量也少,造成气缸体局部温度冷热不 ...
【技术保护点】
柴油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所述气缸体(1)的进气一侧上部设置有横向的进水道(7),进水道(7)一端连接水泵;所述气缸体(1)各缸的中上部形成有气缸体水套(6),气缸体水套(6)上开设有进水孔(8)和排水孔,其中进水孔(8)位于气缸体(1)的进气一侧,进水道(7)通过进水孔(8)与气缸体水套(6)的内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水套(6)的顶端向上延伸布置有一个圆锥形冷却水套(4),该圆锥形冷却水套(4)位于气缸体(1)各缸的缸套轴向定位环形支承凸肩(3)之下,圆锥形冷却水套(4)上端与缸套轴向定位环形支承凸肩(3)相联,圆锥形冷却水套(4)下端与气缸体水套(6)的水套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柴油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所述气缸体(I)的进气ー侧上部设置有横向的进水道(7),进水道(7) 一端连接水泵;所述气缸体(I)各缸的中上部形成有气缸体水套(6),气缸体水套(6)上开设有进水孔(8)和排水孔,其中进水孔(8)位于气缸体(I)的进气ー侧,进水道(7)通过进水孔(8)与气缸体水套(6)的内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水套(6)的顶端向上延伸布置有一个圆锥形冷却水套(4),该圆锥形冷却水套(4)位于气缸体(I)各缸的缸套轴向定位环形支承凸肩(3)之下,圆锥形冷却水套(4)上端与缸套轴向定位环形支承凸肩(3)相联,圆锥形冷却水套(4)下端与气缸体水套(6)的水套内腔斜面(5)相联;所述圆锥形冷却水套(4)的高度应保证当活塞(15)位于上止点吋,圆锥形冷却水套(4)的上端与活塞(15)上的第一道活塞环(19)上沿的位置基本保持平齐。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冷却水套(4)的高度应保证当活塞(15 )位于上止点时,圆锥形冷却水套(4)的上端与活塞(15 )上的第一道活塞环(19)上沿的高度之差不超过1mm。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轴向定位环形支承凸肩(3)的止ロ直径A与圆锥形冷却水套(4)下端的最大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灵辉,沈新峰,陈月生,黄敏勤,丁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四达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