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416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煤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该结构包括冷却水夹套(1)、防护套(2)和连接套(3),防护套(2)通过连接套(3)外挂于冷却水夹套(1)的外端面,冷却水夹套(1)和防护套(2)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外挂防护层的冷却水夹套结构总成中,新设计的冷却水夹套以延伸后的引导端结构取代原始的导流唇口设计,这样,在高温环境下,原来唇口锐角处的集中应力可以有效向延伸的自由端释放,大大延缓了原来唇口处因应力而导致的径向裂纹的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煤化工领域,涉及ー种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煤化工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从气化原材料物理形态分类,以干粉气化炉、水煤浆气化为代表的等多种新型气化炉型先后投入使用,正日益主导着我国煤化工エ业的技术格局。在这些类型的气化技术系统里,烧嘴是将物料输送进气化炉炉膛并创造有利于高效气化反应所需流动场的核心设备,历来受到设备设计和维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烧嘴头部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具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环境温度高。现在气化炉基本工作在高温(气化温度彡1500°C )环境下,因煤粉品质在工程上难以实现足够的一致性,导致烧嘴头部的局部富氧环境复杂,在烧嘴头部冷却水套这些部位温度甚至可达到1800°C以上;在烧嘴头部冷却夹套上,其辐射端面部处于高速颗粒冲刷环境中。高速喷射的反应物料气流(平均射速为)在烧嘴安装罩扩ロ部位形成多个强カ回流区域,卷带着煤粉颗粒等小体积物体对烧嘴的端面形成连续、反复的冲刷效应;在烧嘴冷却水夹套端面,普遍存在着因交变温度梯度引起的应カ梯度,进而在冷却水夹套等存在过渡唇ロ的尖鋭部位(如图3. I和图3. 2所示)形成环状应力集中区域。恶劣的工作环境对烧嘴的工程寿命构成严重影响I.因为煤粉品质的稳定性难以达到一致,在设定的氧煤比条件下,烧嘴ロ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局部富氧区,此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极高温部位,超过材料抗温极限,对烧嘴头部形成直接烧蚀破坏;2.高温下多种颗粒长期反复冲刷导致了辐射面在一定时间后出现分布不均的点蚀坑,构成进ー步破坏的应力集中点;3.高温环境下,由于烧嘴辐射端冷却面和高温面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而温度梯度引发的应力梯度在一定工作时间后必然导致应カ疲劳,此时金属晶间失效的发生难以避免。金属冶炼加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微小局部晶体缺陷以及颗粒冲刷导致的点蚀坑都将加速金属表面的破坏,最终形成穿透型破损ロ ;4.在烧嘴唇ロ尖鋭部位,是应カ十分集中的部位。在烧嘴特殊工作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破坏诱因作用下,此环形部位极易造成热应カ疲劳而发展形成多条放射性裂纹。考虑到因烧嘴冷却水夹套端面破坏引发的故障引发停炉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用多种辅助技术改进这些工作面使用寿命已是行业里高度关注和持续着カ改进的方向。一般来说,制造商采用的手段不外乎以下三种I.在头部水冷段一般采取耐腐蚀、抗高温氧化的Inconel系列材料制造,配合水冷套内部环形高压水冷却技木,以最大限度实现烧嘴的长期使用;2.特殊固溶热处理工艺(消除端面加工应力,优化金属晶间结构性能提高抗烧蚀抗氧化性能);3.表面喷涂エ艺,在表面喷涂ー层氧化锆等抗高温材料。然而,在实践中,以上主要的通用手段均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与当前煤化工用户的心理期待相差甚远。由于煤烧嘴所处的客观存在的恶劣工作环境,无论是特种材料选型还是热处理工艺的选择,仅仅是满足使用的最基本条件而已;而在表面简单地喷涂的各种特种抗蚀材料因为喷涂深度浅(一般为微米级),结合强度(附着力)比较差等,在工程实践中也早被证明无法根本解决普遍的使用寿命偏短的问题。煤化工工程界亟 待ー种简便、有效的工程手段来大幅度延长煤烧嘴冷却水套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该结构全面提升了现有煤烧嘴高温端的抗烧蚀、抗氧化等级,大幅度延长了烧嘴大修周期,给受制于煤烧嘴大修寿命的煤化工生产效益带来了简便、高效的提升手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该结构包括冷却水夹套、防护套和连接套,防护套通过连接套外挂于冷却水夹套的外端面,冷却水夹套和防护套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连接是以定位环连接。所述的冷却水夹套和防护套之间设有间距Imm的温度膨胀间隙。所述的防护套的材质为碳化硅或氮化硅。所述的防护套的内表面设有多条向心的导流槽或者环形均布的小孔。所述的防护套的外表面抛光或者磨光。所述的连接套材料为高温合金材料。所述的冷却水夹套的内ロ沿边设有延伸引导喷管部位,有效控制应カ集中位置处产生热应カ疲劳裂纹。所述的冷却水夹套的材质是高温镍基Inconel718材料。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技术外挂的碳-碳材料防护套采用近乎贴壁的环形设计,不对煤粉/煤浆的雾化角的产生任何干扰影响,不影响气化燃烧的流动特性,与多种规格和形式的气化炉用烧嘴头部结构均可实现有效兼容。2、本技术带外挂防护层的冷却水夹套结构总成中,新设计的冷却水夹套以延伸后的引导端结构取代原始的导流唇ロ设计,这样,在高温环境下,原来唇ロ锐角处的集中应カ可以有效向延伸的自由端释放,大大延缓了原来唇ロ处因应力而导致的径向裂纹的发生。3、本技术带外挂防护层的冷却水夹套结构总成,将暴露在高温、高蚀环境中的Inconel钢制部件有效隔离,而流入夹层的少量平衡炉气因为夹层的高阻力,其对金属表面的冲刷动力几乎忽略不计,对金属外壳的烧蚀破坏作用被降到最低,为采用钢制的冷却夹套营造了长期稳定工作的局部环境。4、本技术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采用一种采用全新外挂式抗烧蚀环形结构辅助外壳对原先暴露在炉膛环境中的烧嘴头部冷却水夹套实施隔离,它全面提升了现有气化炉干煤粉烧嘴和水煤浆烧嘴冷却水高温端面的抗烧蚀、抗氧化性能,大幅度延长了烧嘴的使用寿命,给受制于煤烧嘴大修寿命的煤化工生产效益带来了简便、高效的提升手段。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防护套上设有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护套上设有环形均布的小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冷却水夹套,2为防护套,3为连接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示意图。一种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该结构包括冷却水夹套I、防护套2和连接套3,防护套2通过连接套3外挂于冷却水夹套I的外端面,冷却水夹套I和防护套2以定位环固定连接。冷却水夹套I和防护套2之间设有间距Imm的温度膨胀间隙。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是本技术的防护套上设有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护套上设有环形均布的小孔的结构示意图。防护套2的材质为碳化硅或氮化硅,在防护套2的内表面设有多条向心的导流槽或者环形均布的小孔,防护套2的外表面抛光或者磨光。该结构采用压注烧结成型,外形可以进行机加工成型。防护套2的内侧接触的是高温、高压、腐蚀性的气体,外侧接触的是高温、高压、腐蚀和粉颗粒冲击的空间环境。连接套3材料为高温合金材料。冷却水夹套I的内ロ沿边设有延伸引导喷管部位,有效控制应カ集中位置处产生热应カ疲劳裂纹;冷却水夹套I的材质是高温镍基Inconel718材料。连接套3采用的是水夹套外壁相同材料,主要是将碳-碳材料防护套2固定在冷却水夹套上,通过碳-碳材料防护套2的外沿台阶和连接套3内沿台阶相卡,连接套3的另外一边采用点焊在水夹套外壁,如图I所示。在安装连接套3时,一定要保证冷却水夹套I和碳-碳材料防护套2之间留有Imm间隙余量。总结PBS_1型带外挂防护层的冷却水夹套结构总成,沿用积极、简洁的工程设计思路,合理采用物理防护手段,对原先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冷却水夹套(1)、防护套(2)和连接套(3),防护套(2)通过连接套(3)外挂于冷却水夹套(1)的外端面,冷却水夹套(1)和防护套(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冷却水夹套(I)、防护套(2)和连接套(3),防护套(2)通过连接套(3)外挂于冷却水夹套(I)的外端面,冷却水夹套(I)和防护套(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连接是以定位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夹套(I)和防护套(2)之间设有间距Imm的温度膨胀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挂防护层冷却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套(2)的材质为碳化硅或氮化硅。5.根据权利要求I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华圣张云兵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剩沅能源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