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绍明专利>正文

短管压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94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短管压鼓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下模板10与Ⅰ工位凹模9、Ⅱ工位凹模8和Ⅲ工位凹模5相连接组成下模12,由上模板1与Ⅰ位上冲头2、Ⅱ工位上冲头3和Ⅲ工位上凹模4组成上模13,三工位模具布局为三角形三点分布。(*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管压鼓模具                         
本技术涉及短金属管收口压鼓模具,特别是适于轿车传动轴保持架厚壁管收口压鼓成型,属于多工位组合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轿车传动轴保持架坯件均采用三道工序分别进行一次预收口、二次预收口和压鼓成型。采用上述三套模具加工,存在作业效率低、周转环节多、人员多、质量不稳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质量好、作业效率高、减少周转程序的模具。本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短管压鼓模具,其特殊之处是:它包括由下模板10与I工位凹模9、二工位凹模8和III工位凹模5组成下模12,由上模板1与I工位上冲2、II工位上冲3和III工位上凹模4组成上模13。本技术的短管压鼓模具的优点体现在:1、由于本模具将原来分开的三套模具设计到一套模具上,所以减少了冲压作业时间和半成品周转时间,不但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成型精度高、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图1为短管压鼓模具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下模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2,短管压鼓模具的下模由下模板10、I工位凹模9、II工位凹模8和III工位凹模5组成,上模由上模板1、I工位上冲2、II工位上冲3和III工位上凹模4组成。使用短管压鼓模具进行压鼓时,将短管11放到I工位凹模9内、将从I工位一次收口的坯件7转到II工位凹模内、将II工位的二次收口的坯件6转到III工位的成型凹模5内,启动冲床后一次分别压出一次预收口的毛坯件11、二次预收口的毛坯件7和压鼓成型件6,至此,模具完成一个压鼓过程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短管压鼓模具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管压鼓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下模板10与I工位凹模9、II工位凹模8和III工位凹模5相连接组成下模12,由上模板1与I位上冲头2、I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绍明
申请(专利权)人:马绍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