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87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双层斜楔弯曲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双层斜楔弯曲成型模具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下模座通过滑动导柱、导套等导向组件装配在一起,上模座上装配有成型上模和上斜楔,下模座上装配有成型下模、成型推块、下斜楔、定位装置、复位装置,所述的斜楔部分为双层斜楔结构,各自上下斜楔垂直相适配,在下斜楔上分别各自装配有成型推块。这种双层斜楔机构,实现了在一种模具结构上将几道弯曲工序合并成一道工序的优点,有效地减少了工序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用于各类冰箱、冰柜门外壳以及同类冷冲件的新型双层斜楔弯曲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各类冰箱、冰柜门外壳一般位于箱体的前表面、上表面,不仅表面质量要求非常高,而且其截面的形状和尺寸与产品的其它结构零件之间有很高的配合要求。折弯成型模具一直沿用普通的U型折弯模具结构,这种模具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该类零件的成型要求,但由于工序繁多,半成品周转次数多,零件的磕、碰、划伤现象严重。随着对零件的外观及该零件与其它零件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这种模具结构的不足之处显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传统的冲压工艺方案,此类门外壳零件一般需6道生产工序完成,分别是:两次切头、两次折边、两次弯曲成型。生产时需要4副模具,占用2台冲床,2台油压机,2台折弯机,6名操作工人完成。这种传统的冲压工艺方案的好处是模具在调试的过程中便于调整,但由于其生产效率非常低,工序繁多,表面划伤较多,很难保证零件的外观质量,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因此急需对传统的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进行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的弯曲成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下模座通过滑动导柱、导套等导向组件装配在一起,上模座上装配有成型上模和上斜楔,下模座上装配有成型下模、成型推块、下斜楔、定位装置、复位装置,所述的斜楔部分为双层斜楔结构,各自上下斜楔垂直相适配,在下斜楔上分别各自装配有成型推块。所述的一种成型模具的模具闭合状态时,其相关配合为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之间、成型上模与成型推块之间的间隙为工件的材料厚度;上斜锲与下斜锲之间为竖直平面的滑动配合。-->所述的成型下模的倒T型孔内装配有弹性机构的顶料装置,倒T型孔的下部为螺纹孔,倒T型孔自上而下安装有T型顶料钉、压缩弹簧及调节螺塞,顶料钉的顶部与成型下模的顶部高度一致。所述的成型上模为凸模,成型下模为凹模。所述的复位装置一端固定在下斜楔上,另一端和下模座弹性连接。所述的两层斜楔机构的两组上斜楔高度不同。采用这种双层斜楔弯曲成型模主要有以下特点和优势:双层斜楔机构将原来的两次折边和两次弯曲成型4道生产工序合并成一道工序,将原来的6道生产工序减少为3道,实现了在一种模具结构上,将几道弯曲工序合并成一道工序的优点。从而减少了生产工序及半成品零件周转次数,减少了划伤的机会,提高了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在进行工艺计算和模具设计时,在模具工作零件(成型上模、成型下模、成型推块)的弯曲部分依据折弯件的工艺回弹角度,设置回弹补偿,保证了零件截面尺寸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总之,该种模具结构突破了普通模具单层斜楔机构的零件成型方式,有效的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后续工序的模具投入和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冰箱门外壳结构示意图;图5为冰箱门外壳的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双层斜楔弯曲成型模具结构,其模架部分由上模座11和下模座1通过导向组件16连接在一起。上模座11的底面上安装有垫铁13,一组吊装螺钉23将成型上模15吊装在上垫铁13上;圆形压缩弹簧二14装配在成型上模15和上模座11的固定孔内,起压料作用;上模导向22装配在成型上模15和上模座11的固定孔内,起导向导作用。与上模部分相对应,由一组圆形压缩弹簧一4托起成型下模2,通过安装在下垫铁5内的限位螺钉24将成型下模2与下模座1连接在一起;模具的弹性顶料机构,安装在成型下模2的倒T型孔内,倒T型孔的下部为螺纹孔,倒T型孔自上而下安装有T型顶料销-->3、压缩弹簧及调节螺塞,顶料销3的顶部与成型下模2的顶部高度一致。应当注意的是,工作时导向件及斜楔机构的滑动部分应涂润滑油。模具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层各自独立的斜楔机构,高度不同的两组上斜楔A、上斜楔B直接固定在上模座11上,装配时应保证两组上斜楔的距离一致;下模的两侧对称安装高度不同的两组下斜楔机构,下斜楔A8、下斜楔B19通过倒T型滑道18与下模座1连接在一起;下斜楔A8、下斜楔B19上面分别固定成型推块A9、成型推块B20,模具闭合状态时,成型推块和成型上模15配合间隙应均匀一致;下斜楔机构的复位机构A6、复位机构B7主要由拉杆、压缩弹簧和限位块组成,保证模具在打开时下斜楔机构的位置精度要求,即下斜楔A8、下斜楔B19分别与相应的限位块贴和在一起。此模具装配后应保证的相关配合为:成型上模15与成型下模2之间、成型上模15与成型推块A9、成型推块B20之间的间隙均为工件的材料厚度,上斜锲与下斜锲闭合状态时,竖直平面间为滑动配合。工作时,模具的上模座11、下模座1分别固定在液压机的上下工作台面上,把已经冲切过的板料25放在弹性顶料销3上,靠紧定位块10;当液压机的上工作台面向下运动时,带动模具上模向下运动,成型上模15首先接触板料25,把板料25压入成型下模2内弯曲成相应的形状,这时板料25的两侧向上翘起;模具继续向下运动,弹簧一4、弹簧二14被压缩,下斜锲A8和上斜锲A12首先接触,推动下斜锲A8和成型推块A9向内运动,直到上斜锲A12、下斜锲A8的竖直面接触,此时下斜锲A8和成型推块A9运动到位,工件的凹槽部分成型结束;模具继续向下运动,上层下斜锲B19和上斜锲B21接触,推动上斜锲B19和成型推块B20向内运动,直到上层下斜锲B19、上斜锲B21的竖直面接触,上斜锲B19和成型推块B20运动到位,工件的折弯部分成型完成;模具继续向下运动,直至模具完全闭合,此时工件成型全部结束。经过短暂的保压后,液压机的工作台面向上运动时,带动模具上模向上运动,在复位机构A6、复位机构B7的作用下,成型推块A9、成型推块B20先后从成型上模15中抽出回到原位;模具继续向上运动,在弹簧一4、弹簧二14的作用下,成型下模2和成型上模15复位,直到模具完全打开,操作工把工件从成型上模15中抽出,完成一个工作行程。成型后的冰箱门外壳结构如图4所示,图5为成型后冰箱门外壳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整个过程中模具有四种运动,一是上模向下的垂直运动;二是顶料钉的垂直运动;三是下层斜楔带动下层成型推块的水平运动;四是上层斜楔带动上层成型推块的水平运动,通过四种运动的依此进行而迫使板材弯曲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上、下模座通过滑动导柱、导套等导向组件装配在一起,上模座上装配有成型上模和上斜楔,下模座上装配有成型下模、成型推块、下斜楔、定位装置、复位装置,所述的斜楔部分为双层斜楔结构,各自上下斜楔垂直相适配,在下斜楔上分别各自装配有成型推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上、下模座通过滑动导柱、导套等导向组件装配在一起,上模座上装配有成型上模和上斜楔,下模座上装配有成型下模、成型推块、下斜楔、定位装置、复位装置,所述的斜楔部分为双层斜楔结构,各自上下斜楔垂直相适配,在下斜楔上分别各自装配有成型推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模具闭合状态时,其相关配合为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之间、成型上模与成型推块之间的间隙为工件的材料厚度;上斜锲与下斜锲之间为竖直平面的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维杨安民陈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