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瓶护罩坯料的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31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钢瓶护罩坯料的成型工艺。采用开卷机构将整卷的板料展开,经纵向滚切机构将板料开切成条状,由校平机构校平送入缓冲区,再由送料机构根据液压机的指令间断地进给,板料经导向机构整理导向后由液压机上的冲裁复合模具冲出多件护罩坯料,送料机构再作进给,液压机接着另一个循环的冲裁行程,这种改进的工艺使工序集中、连贯,材料的利用率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噪声、劳动强度等得以改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冲压落料的工艺,特别是钢瓶护罩坯料的冲裁成型工艺。钢瓶护罩是钢瓶上方气阀的保护装置及钢瓶提挽装置,它是由护罩坯料弯卷而成的,而传统的护罩坯料成型工艺是这样的工序1-开卷剪板即将一台开卷校平机同一台剪板机连接起来,将宽度较阔的卷板剪裁成矩形料;工序2-剪板利用剪板机将上述矩形料剪裁为合规格的矩形料;工序3-冲孔即用J23-125T冲床在矩形料上同时冲出两U形孔;工序4-冲缺用J23-100T冲床在矩形料周边上冲裁出缺口。这种传统的工艺存在以下缺陷1、工序多,占用设备多,占用生产场地大,工件转运量大,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现场噪音特别大,生产效率低。2、材料利用率低,在二次剪板中均不可避免地存在边料、余料。3、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由于工件转运次数多,使工件表面的划伤、碰伤现象严重,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由于操作人员多,生产环境较为严劣,又使得影响产品质量的人为因素增加,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较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传统工艺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序相对集中,占用设备少,生产场地噪音较低,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的护罩坯料成型工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钢瓶护罩坯料的成型工艺,将开卷机构、纵向滚切机构、校平机构、送料机构、导向机构、液压机及其冲裁复合模具等设各按工艺顺序作流水线布置,整卷的板料由开卷机构展开并送入纵向滚切机构,板料由纵向滚切机构在长度方向上开切成多条长条形板料,多条板料并排送入校平机构校平后进入缓冲区,再由送料机构根据液压机的指令间断地夹紧进给,板料经导向机构整理导向后在冲裁复合模具上准确定位,液压机完成一个工作行程,即同时冲裁出多件护罩坯料,送料机构再作进给,液压机接着另一个重复工作行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序布置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板料纵向滚切后的示意图;图4是板料在复合模具上冲裁后的示意图;图5是护罩坯料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和优点作进一步阐述。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工艺将设备按流水线布置,顺序为开卷机构1、纵向滚切机构2、余边卷料机构8、校平机构3、送料机构4、导向机构5、液压机7及其冲裁复合模具6。其中开卷机构1由电机、减速机、链传动装置和滚轴等组成,通过两滚轴的同向同步旋转,将板料展开向前送进。纵向滚切机构2由电机、减速机、转轴和环形滚刀等组成,对板料实现纵向滚切,并对切开的多条板料起送进作用。校平机构3由电机、多头输出减速机、呈上下错开排列的滚轴组等组成,将各条形板料碾开。上下滚轴之间间隙可以调整。送料机构4由电机、液压泵、竖向夹紧装置、纵向送进装置、机架等组成。夹紧装置在接收液压机指令后,紧油缸导通,板料被夹紧,之后,送进油缸导通,将板料向前送进。导向机构5由转轴、导向环组成,使板料在进入模具前均匀排列,从而在模具中得到准确定位。冲裁复合模具6能同时对六块条形板料实现冲孔,冲缺和切断。工效成倍提高;单个凸模采用又斜刃口,以降低冲裁力;各工件凸模在行程方向上,呈阶梯形对称分布,以降低冲裁力;由于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原需800T液压机才能完成的冲裁,现实际只配用315T液压机。液压机7其规格型号为YT32-315T。关键问题是要使其行程开关同送料机构4中的电磁阀联系起来,以便及时指示送料机构4的动作。余边卷料机构8由电机、减速机、扭矩离合器、卷盘等组成,设置于纵向滚切机构2与校平机构3之间,回收板料两侧的余料,以防止边料不均匀的厚度影响冲裁复合模具6的正常使用。成型过程如下开卷机构1将卷板展开并送入纵向滚切机构2的工作区,板料在长度方向上被滚切成六块长条形板料(如图3所示),长条形板料经校平机构3校平,进入缓冲区,之后送料机构4根据液压机7工作行程指令,先后对板料完成竖向夹紧和纵向送进动作,使板料在经导向机构5导向整理后进入冲裁复合模具6内准确定,由液压机7完成一个工作行程,即冲裁出六件护罩坯料(如图4所示),液压机7回程,送料机构4再次夹紧进给,液压机接着另一个重复的工作行程,不断地将板料冲裁成护罩坯料成品(如图5所示)。当然,在本冲裁工艺过程中要注意1.开卷机构1、纵向滚切机构2和校平机构3必须同步工作,即各自转轴线速度、送料速度必须一致,因而各机构均采用调速电机驱动。2.在纵向滚切机构2和校平机构3之间必须设置余边卷料机构8,将板料两侧余边回收,以免进入校平机构3而损坏该机构,因余边只有10mm宽,极易扭曲。3.送料机构4的工作节拍必须与液压机7的工作节拍相配合,即液压机7每完成一个压制行程后,应及时向送料机构4中的夹紧油缸发出工作指令,完成夹紧动作后,纵向送进油缸又开始工作,从而使板料在液压机7回程期间完成在模具中的定位。4.由于送料机构4工作是间隔式的,而开卷机构1、校平机构3是连续工作的,因此,为了保证整个冲裁线的连续正常运转,在校平机构3和送料机构4间,必须设置缓冲区,以存储板料,便利送料机构4的间隔性提取。所谓缓冲区,是在校平机构3和送料机构4之间设置一个较大跨度的地坑,使板料在纵向方向上呈凹形悬置而进入送料机构4,从而达到存储板料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有着积极的效果和优点1、降低了材料消耗8%(滚切废弃的余料属正常消耗)。2、节约能耗20%。3、稳定和提高了产品质量。4、改善了劳动环境,生产现场噪音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5、工序集中,操作人员只需3人,且减少了设备占用和工作场地,提高工效12倍。权利要求1.钢瓶护罩坯料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开卷机构、纵向滚切机构、校平机构、送料机构、导向机构、液压机及其冲裁复合模具等设备按工艺顺序作流水线布置,整卷的板料由开卷机构展开并送入纵向滚切机构,板料由纵向滚切机构在长度方向上开切成多条长条形板料,多条板料并排送入校平机构校平后进入缓冲区,再由送料机构根据液压机的指令间断地夹紧进给,板料经导向机构整理导向后在冲裁复合模具上准确定位,液压机完成一个工作行程,即同时冲裁出多件护罩坯料,送料机构再作进给,液压机接着另一个重复的工作行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开卷机构、纵向滚切机构、校平机构的送料线速度须一致,并均采用调速电机驱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在纵向滚切机构与校平机构之间设有余边卷料机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钢瓶护罩坯料的成型工艺。采用开卷机构将整卷的板料展开,经纵向滚切机构将板料开切成条状,由校平机构校平送入缓冲区,再由送料机构根据液压机的指令间断地进给,板料经导向机构整理导向后由液压机上的冲裁复合模具冲出多件护罩坏料,送料机构再作进给,液压机接着另一个循环的冲裁行程,这种改进的工艺使工序集中、连贯,材料的利用率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噪声、劳动强度等得以改善。文档编号B21D28/00GK1233541SQ9811319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良奇, 范康明, 刘庆, 欧戌生 申请人:南海市黄岐良奇钢瓶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瓶护罩坯料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开卷机构、纵向滚切机构、校平机构、送料机构、导向机构、液压机及其冲裁复合模具等设备按工艺顺序作流水线布置,整卷的板料由开卷机构展开并送入纵向滚切机构,板料由纵向滚切机构在长度方向上开切成多条长条形板料,多条板料并排送入校平机构校平后进入缓冲区,再由送料机构根据液压机的指令间断地夹紧进给,板料经导向机构整理导向后在冲裁复合模具上准确定位,液压机完成一个工作行程,即同时冲裁出多件护罩坯料,送料机构再作进给,液压机接着另一个重复的工作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奇范康明刘庆欧戌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海市黄岐良奇钢瓶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