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Ti含量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冶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1975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26
极低Ti含量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冶炼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5%、Si:0.1~1.6%、Mn:0.1~0.6%、P≤0.2%、S≤0.005%、Al≤0.005%、N≤0.005%、O:0.005~0.02%,Ti?0.0002~0.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转炉采用挡渣操作降低下渣量,转炉出钢结束后,钢包表面渣量≤20kg/吨钢;2)RH精炼,RH精炼脱碳结束后,依次采用铝铁、硅铁弱脱氧,使弱脱氧之后钢液的游离氧含量在100~300pp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转炉出钢过程下渣量,采用铝铁、硅铁依次弱脱氧,以及严格控制精炼结束后钢中的氧含量,实现了极低Ti含量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冶炼方法,尤其涉及磁性优良的、。
技术介绍
Ti是电工钢中的有害元素。冶炼过程中,极少量的Ti、0、N元素便能结合,形成微细夹杂物TiOx和TiN等。这些夹杂物会显著降低钢质纯净度,抑制热处理过程中带钢的晶粒成长,从而大幅降低成品带钢的各类磁性。基于此,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对电工钢中的Ti含量提出了苛刻要求,目标是小于或等于30ppm,甚至lOppm。 钢中的Ti主要来源于铁水、炉渣以及硅铁合金。三者与钢中的Ti含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解释如下粗炼过程中,由于Ti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氧化性氛围中,钢中的Ti几乎全部被氧化并形成TiOx进入炉渣;精炼过程中,随着脱氧、合金化的进行,钢液氧化性不断降低,炉渣Al2O3含量不断升高,这些都不利于提高渣-钢间Ti的分配比,也就不利于降低钢中的Ti含量。此时,炉渣中的TiOx开始被还原,再次形成Ti进入钢中。此外,脱氧、合金化过程中,硅铁合金中的Ti也不会被氧化,而是溶解后直接进入钢中,增加钢中的Ti含量。硅铁合金的添加数量越多,钢中的Ti含量的控制难度就越大。理论上讲,最佳的Ti控措施是,尽可能的降低硅铁、铝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极低Ti含量的无取向电工钢,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5%、Si:0.1~1.6%、Mn:0.1~0.6%、P≤0.2%、S≤0.005%、Al≤0.005%、N≤0.005%、O:0.005~0.02%,Ti?0.0002~0.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马长松吕学钧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