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车架平衡轴横梁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372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车架平衡轴横梁总成,包括槽形截面横梁、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槽形截面梁由横梁与内衬横梁两部分构成,两槽形截面梁采用背靠背的形式连接;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为L型结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对称垂直固定在背靠背连接的槽行截面梁的四角位置;所述槽型截面梁的横梁和内衬横梁通过焊接后整体冲压制成;所述槽形截面梁的高度在车架纵梁截面所允许的范围内达到最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槽形截面梁的截面厚度、同时槽形截面梁使纵梁截面高度利用率达到最高,能有效抵抗车架承载时平衡轴横梁处产生的强大冲击力,显著增加平衡轴横梁总成的承载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型汽车车架平衡轴横梁总成,属于车辆的承载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自卸汽车车架平衡轴横梁总成有多种形式,其中以L型连接板配冲压成型槽形梁结构最为普遍,目前此类平衡轴横梁总成的抗冲击能力普遍较差,横梁截面高度空间利用不足、车架总成承载时平衡轴横梁极易被撕裂,使车架总成性能降低。在重型汽车上的体现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重型汽车车架平衡轴横梁的抗冲击能力。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型汽车车架平衡轴横梁总成,包括槽形截面横梁、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槽形截面梁由横梁与内衬横梁两部分构成,两槽形截面梁采用背靠背的形式连接;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为L型结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对称垂直固定在背靠背连接的槽行截面梁的四角位置。所述槽型截面梁的横梁和内衬横梁通过焊接后整体冲压制成。所述槽形截面梁的高度在车架纵梁截面所允许的范围内达到最大。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槽形截面梁的截面厚度、同时槽形截面梁使纵梁截面高度利用率达到最高,能有效抵抗车架承载时平衡轴横梁处产生的强大冲击力,显著增加平衡轴横梁总成的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Ia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Ib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槽形截面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车架纵梁、2上连接板、3槽形截面梁、4下连接板、5横梁、6内衬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描述。图Ia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Ib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俯视图。本技术包括槽形截面梁3、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所述槽形截面梁3由横梁5与内衬横梁6两部分构成,通过焊接后整体冲压制成,使其紧密贴合、有效增大本技术的承载与抗冲击能力(如图2所示)。所述两槽形截面梁3采用背靠背的形式连接。该两个槽形截面梁3背靠背分布,使得本技术受弯时作用力通过其弯曲中心、发生纯弯曲,基本消除了因中心不重合产生的附加扭矩。所述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均为L型结构。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对称垂直固定在背靠背连接的槽形截面梁3的四角位置。L型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与两槽形截面梁3对称安装,符合弯心原理,消除车架承载时横梁产生的附加扭矩山型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与横梁5连接的面尽可能贴近车架纵梁I的翼面,使槽形截面梁3的截面在车架纵梁I的允许范围内截面高度最大化,提高横梁5的刚度及车架性能。L型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左右方向看可通用。本技术提高了槽形截面梁3的截面厚度、同时槽形截面梁3使纵梁I截面高 度利用率达到最高,能有效抵抗车架承载时平衡轴横梁处产生的强大冲击力,显著增加平衡轴横梁总成的承载能力。本技术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等同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汽车车架平衡轴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形截面梁(3)、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所述槽形截面梁(3)由横梁(5)与内衬横梁(6)两部分构成,两槽形截面梁(3)采用背靠背的形式连接;所述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均为L型结构,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对称垂直固定在背靠背连接的槽形截面梁(3)的四角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汽车车架平衡轴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形截面梁(3)、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所述槽形截面梁(3)由横梁(5)与内衬横梁(6)两部分构成,两槽形截面梁(3)采用背靠背的形式连接;所述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均为L型结构,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4)对称垂直固定在背靠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玥李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