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用整体式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049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7:33
一种卡车用整体式横梁。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卡车用整体式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横梁本体横截面为U形,横梁本体的腹面和上、下两翼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横梁本体的翼面的两端分别与左、右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轻量化的、结构紧凑、强度高,能够降低车辆自重和成本,提高车辆的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底盘车架上连接左右纵梁的卡车用整体式横梁
技术介绍
卡车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其轻量化、低自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车辆更受市场和用户欢迎,而车架作为汽车底盘的基础零部件其可靠性至关重要,对于新设计车型既要考虑轻量化,同时保证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轻量化的、结构紧凑、强度高,能够降低车辆自重和成本,提高车辆的市场竞争力的卡车用整体式横梁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卡车用整体式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横梁本体横截面为U形,横梁本体的腹面和上、下两翼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横梁本体的翼面的两端分别与左、右连接板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左、右连接板位对称结构,左连接扳的横截面为U形,左连接板的上、下翼面为梯形,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上、下翼面分别与横梁本体的上、下翼面的两端对应连接,所述左、右连接板的腹面上设置有连接孔。上述横梁本体的腹面的两端切成圆弧形状。上述左和/或右连接板的腹面两端切成圆弧形状。上述横梁本体的腹面和/或左、右连接板的腹面上设置有减重孔。上述横梁本体的上、下翼面与所述左、右连接板的对应位置铆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所述横梁本体由高强度钢板冲压而成,横梁本体与左、右连接板铆接,结构紧凑,强度高。2.左、右连接板为左右对称结构,本技术中的左、右连接板将现有技术的左上、左下连接板合为一个零件、右上、右下连接板合为一个零件,且连接板腹面的连接孔除与车架左右纵梁连接外,悬架板簧支架在车架安装孔也在此连接板腹面上,保证整车的连接强度。3.通过加工多处减重圆孔,去除无用材料,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零件自身重量和成本。4.安全可靠、方便实用,制造容易,成本低廉,适宜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横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横梁本体,2、左连接板,3、右连接板,4、铆钉,5、腹面,6、腹面,7、翼面,8、翼面,9、减重孔,10、减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附图所示,一种卡车用整体式横梁,包括横梁本体I、左连接·板2和右连接板3,所述横梁本体I横截面为U形,横梁本体I的腹面5和上、下两翼面7上设置有安装孔,横梁本体的翼面7的两端分别与左、右连接板2、3铆接固定;横梁本体I的腹面5的两端切成圆弧形状,以避免应力集中。左、右连接板2、3为对称结构,左连接板2的横截面为U形,左连接板2的上、下翼面8为梯形,所述左连接板2和右连接板3的上、下翼面8分别与横梁本体I的上、下翼面7的两端对应连接,所述左、右连接板2、3的腹面6上设置有连接孔;左和/或右连接板的腹面6两端切成圆弧形状,以避免应力集中。横梁本体I的腹面5和/或左、右连接板的腹面6上设置有减重孔9、10。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车用整体式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其特征是,所述横梁本体横截面为U形,横梁本体的腹面和上、下两翼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横梁本体的翼面的两端分别与左、右连接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卡车用整体式横梁,其特征是,所述左、右连接板为对称结构,左连接板的横截面为U形,左连接板的上、下翼面为梯形,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上、下翼面分别与横梁本体的上、下翼面的两端对应连接,所述左、右连接板的腹面上设置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太军何清汪继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