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4041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能够省略电动油泵,实现燃料消耗率的进一步改善。锥环式CVT(3)利用凸轮机构(28)对环(25)赋予将其夹持于两摩擦轮(22、23)之间的轴向力。利用具有电动致动器(A2)的变速操作单元使环(25)沿轴向移动。利用具有电动致动器(A1)的操作单元(51)对离合器(4)进行操作。通过浸入贮油器的环(25)的旋转来润滑锥环式CVT(3)。轮传动装置(7)利用环形齿轮(41)溅起贮油器的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利用发动机和电动马达驱动车轮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详细来说,涉及一体地组装电动马达和圆锥摩擦轮环式无级变速装置(锥环式CVT)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利用发动机和电动马达驱动车轮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已知有组合一个电动马达和无级变速装置的驱动装置。一般情况下,作为该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的无级变速装置,已知有包括一对带轮和绕挂于该一对带轮的金属制带(或者链条),通过变更带轮的有效直径来进行无级变速的带式无级变速装置。 另一方面,已知有如下的锥环式CVT,该锥环式CVT包括一对圆锥状的摩擦轮和夹 装在上述一对摩擦轮之间的金属制的环,以变更环与所述两摩擦轮的接触部的方式使环移动,由此进行无级变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表 2006 - 501425 号公报(JP2006 — 501425A)一般情况下,在带式无级变速装置中,为了使带夹持力作用于带轮,且为了使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离合器以及制动器进行动作而需要工作油压,并且需要用于润滑齿轮等的传动部分的润滑油压,从而需要产生上述工作油压以及润滑油压的油泵。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也存在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停止的状况,因而,除了利用发动机驱动的油泵之外、或者为了取代该油泵,需要利用电动马达驱动的电动油泵。因此,成为使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低成本化以及小型化的障碍,特别地,尽管为了改善燃料消耗率而进行混合动力装置化,但电动油泵却成为妨碍燃料消耗率进一步改善的原因。虽然也考虑将上述锥环式CVT应用于所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用的无级变速装置,但却不存在与锥环式CVT和电动马达的组合相关的现有技术,无法确立将锥环式CVT应用于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锥环式CVT和电动马达,不需要工作油压以及润滑油压就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上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I)具备圆锥摩擦轮环式无级变速装置(锥环式CVT3),该圆锥摩擦轮环式无级变速装置具有圆锥形状的输入侧摩擦轮(22)以及输出侧摩擦轮(23),该输入侧摩擦轮(22)以及输出侧摩擦轮(23)配置于相互平行的轴线(1-1)、(η — η)上,并且以大径侧和小径侧相反的方式配置;环(25),该环(25)环绕上述两摩擦轮的一方,且由两摩擦轮的对置的倾斜面夹持;以及变速操作单元(60),该变速操作单元(60)使该环移动而进行变速操作;离合器(4),该离合器(4)夹装于与所述输入侧摩擦轮(22)连结的输入轴(6)和发动机输出轴(54)之间;输出部件(5),该输出部件(5)将来自与所述输出侧摩擦轮(23)连结的输出轴(24)的动力朝输出部(391、39r)输出;以及电动马达(2),该电动马达(2)与所述输出轴(24)联动,上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操作单元(60)具有电动致动器(A2),操作所述离合器的离合器操作单元(51)具有电动致动器(Al),上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备凸轮机构(28),该凸轮机构(28)根据与所述两摩擦轮之间的传递扭矩而产生在与所述两摩擦轮(22、23)之间夹持所述环(25)的轴向力(D),通过附着有油的旋转部件(例如环25)的旋转对所述环与所述两摩擦轮(22、23) 的接触部供给油,所述电动马达(2)的输出轴(8)以及所述离合器(4)的输出侧(4b)始终与所述输出部(391,39r)驱动连结。另外,所述旋转部件意味着伴随环(25)、摩擦轮(22、23)、油溅起用叶轮、差速装置的环形齿轮(41)等的本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而旋转的旋转部件,并且,附着有油包含基于泵的强制润滑以外的溅起润滑等,意味着利用基于旋转部件的连带旋转或者离心力供给油。此外,电动马达与输出轴联动包含经由锥环式CVT、以及仅经由轮或者直接地联动,最终意味着电动马达的输出轴(8)处于始终与输出轴(24)联动的状态。此外,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以及离合器的输出侧始终与例如差速装置等的输出部(391、39r)驱动连结意味着在中途不夹装例如前进后退切换装置,而是始终处于联动的状态。例如参照图4、图5,所述旋转部件是所述环(25),该环的一部分浸入贮油器(59),通过该环的旋转对所述环(25)与所述两摩擦轮(22、23)的接触部供给油。例如参照图2、图3,所述输出部件是差速装置(5),所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备轮传动装置(7),该轮传动装置(7)包括进行啮合的旋转单元(16、17、19、44、41),还包括将所述电动马达(2)的输出轴(8)的旋转朝所述输出轴(24)传递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并且将所述输出轴(24)的旋转朝所述差速装置(5)传递;以及壳体(11),该壳体(11)至少具有收纳所述圆锥摩擦轮环式无级变速装置(3 )且填充有牵引用油的第一空间(A);以及收纳所述轮传动装置(7)且填充有润滑用油的第二空间(B),将上述第一空间(A)和第二空间(B)油密状划分而形成该壳体(11),在所述第二空间(B)中,所述差速装置(5)位于最下方位置,该差速装置的输入部亦即环形齿轮(41)的至少一部分浸入贮油器(48),通过所述贮油器(48)的油的溅起而润滑所述轮传动装置(7)。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轮(gear)包含齿轮(toothed gear)以及链轮齿(sprocket,链轮),意味着进行啮合的旋转传递单元,因而,轮传动装置意味着基于该啮合旋转传递单元的传动装置。此外,电动马达(2)的输出轴(8)可以经由锥环式CVT (3)朝输出轴(24)传递动力,也可以仅经由轮传动装置而直接与输出轴(24)联动。另外,上述括号内的标号用于与附图进行对照,由此,并不对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结构造成任何影响。根据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电动马达和锥环式CVT而形成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锥环式CVT利用凸轮机构对环赋予被夹持于两摩擦轮之间的轴向力,并且变速操作单元以及离合器操作单元使用电动致动器,且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始终与差速装置的输入部联动,通过使电动马达反转而能够进行后退,不需要以往所需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不需要工作油压。并且,锥环式CVT通过附着有油的旋转部件的旋转,使油、例如极压状态下具有较大的剪切力的牵引用油介于该环与两摩擦轮的接触部,能够防止两摩擦轮以及环的早期磨损,并能够传递所希望的扭矩,而且还不需要润滑油压。与上述情况相结合,不需要油泵、特别是电动油泵,能够实现低成本化以及小型化,并且,与基于凸轮机构的与传递扭矩对应的不过于不足的轴向力赋予、以及仅在基于电动致动器的变速操作时和离合器操作时的电力供给相结合,能够提供如下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该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能够减少能量损失,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燃料消耗率以及实现CO2削减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环的一部分浸入贮油器,通过该环的旋转朝该环与两摩擦轮的接触部供给油,因此,能够毫无浪费且可靠地朝上述接触部供给油。根据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本专利技术,在第一空间收纳锥环式CVT,能够借助牵引用油顺畅且可靠地进行变速以及动力传递,并且,在第二空间收纳轮传动装置,且通过基于环形齿轮的油的溅起,不需要润滑用油压,使润滑用油介于轮传动装置,便能够以较高的传动效率顺畅地进行动力传递。附图说明图I是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30 JP 2010-0778941.ー种混合动カ驱动装置, 所述混合动カ驱动装置具备 圆锥摩擦轮环式无级变速装置,该圆锥摩擦轮环式无级变速装置具有圆锥形状的输入侧摩擦轮以及输出侧摩擦轮,所述输入侧摩擦轮以及输出侧摩擦轮配置于相互平行的轴线上,并且以大径侧和小径侧相反的方式配置;环,该环环绕所述两摩擦轮的一方,且由两摩擦轮的对置的倾斜面夹持;以及变速操作単元,该变速操作単元使该环移动而进行变速操作; 离合器,该离合器夹装于与所述输入侧摩擦轮连结的输入轴和发动机输出轴之间;输出部件,该输出部件将来自与所述输出侧摩擦轮连结的输出轴的动カ朝输出部输出;以及 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与所述输出轴联动, 所述混合动カ驱动装置的特征在干, 所述变速操作单元具有电动致动器, 操作所述离合器的离合器操作単元具有电动致动器, 所述混合动カ驱动装置具备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根据与所述两摩擦轮之间的传递扭矩而产生在与所述两摩擦轮之间夹持所述环的轴向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本一雅尾崎和久都筑繁男山下贡神谷美纱纪角野昌二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