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15908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依次同轴安装;第一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行星排连接;第三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三行星排连接;第四制动器连接盘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连接;第五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三行星排与输出齿轮组连接,输出齿轮组分别与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配置更合理、结构更紧凑、损耗低、可靠性高,实现了发动机多种速比单独驱动模式,发动机、电机多梯度联合ECVT驱动模式,多种速比单电机驱动模式等工作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愈来愈严重,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规划,汽车企业也积极响应该发展战略、积极研发节能环保汽车,主要涉及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然而,就现阶段而言,纯电动汽车由于电池成本高、能量密度低、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有限等问题目前还不能克服,因此,一定时期内还难以大批量推广普及。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的混合动力系统成为解决上述问题优选的技术方案。但是,现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装置中,当发动机单独驱动时,速比单一,难以充分发挥发动机高效区,不能进一步提升发动机单独直接驱动时燃油效率;当发动机驱动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一直跟随转动导致电机转子轴承寿命大幅降低、系统损耗大的问题;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工作转速低、转矩大,存在效率低、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纯电动驱动时,单电机驱动转速过高,存在系统效率低,机械损耗大,转子轴承寿命短等问题;以及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与发动机无法实现多梯度ECVT功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提高系统寿命、降低系统损耗、提高系统功率密度、实现多工作模式和以及多梯度ECVT功能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第一制动器连接盘、第二制动器连接盘、第三制动器连接盘、第四制动器连接盘、第五制动器连接盘、输出齿轮组、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所述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依次同轴安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穿过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四制动器连接盘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五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与输出齿轮组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组分别与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中间行星轮、中间行星轮轴、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轮轴、第一内齿圈、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轮轴、中间行星轮轴均与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中间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中间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第一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中间行星轮、第一行星轮依次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内啮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内齿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一行星轮轴、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第一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内齿圈内啮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二内齿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轮轴、第二行星架、第三内齿圈,所述第三行星轮轴通过行星轮轴承与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第三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内齿圈内啮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制动器连接盘分别与第一行星架、第三内齿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前端与第三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后端与第五制动器连接盘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间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差速器总成,所述中间轴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差速器总成输入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或第一齿轮与第二行星架通过整体机加一体成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第一制动器连接盘、第二制动器连接盘、第三制动器连接盘、第四制动器连接盘、第五制动器连接盘、输出齿轮组、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等技术特征。将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依次同轴安装。并将离合器的输出轴穿过第一电机的空心输出轴与第二行星排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行星排连接;第一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行星排连接;第三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三行星排连接;第四制动器连接盘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连接;第五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使得本专利技术系统配置更合理、结构更紧凑、轴向尺寸更小,在传动箱体外采用制动器作为换挡模块,换挡响应迅速、可线性化控制、适合更大柔性换挡、可靠性高;与传统变速箱比较,大幅度减少了摩擦副的搅油损耗和剪切油膜损耗,正向传动和方向传动损耗极大降低,变速箱产热急剧下降;采用了最佳的行星机构布置,减少了各构件搅油损失;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损耗,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密度和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发动机多种速比单独驱动模式,发动机、电机多梯度联合ECVT驱动模式,双电机联合多梯度ECVT驱动模式,多种速比单电机驱动模式等工作模式,有效满足了现有混合动力系统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附图1所示,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1、弹性减震器2、离合器3、第一电机4、第一行星排5、第二行星排6、第三行星排7、第二电机8、第一制动器连接盘9、第二制动器连接盘10、第三制动器连接盘11、第四制动器连接盘12、第五制动器连接盘13、输出齿轮组14、左输出半轴15、右输出半轴16。具体实施中将发动机1、弹性减震器2、离合器3、第一电机4、第一行星排5、第二行星排6、第三行星排7、第二电机8依次同轴安装。更为具体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17为空心轴,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17与第一行星排5连接,离合器3的输出轴18穿过第一电机的输出轴17与第二行星排6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19与第三行星排7连接;第一制动器连接盘9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17连接;第二制动器连接盘10与第一行星排5连接;第三制动器连接盘11与第三行星排7连接;第四制动器连接盘12分别与第一行星排5、第二行星排6、第三行星排7连接;第五制动器连接盘13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19连接;第三行星排7与输出齿轮组14连接,输出齿轮组14分别与左输出半轴15、右输出半轴16连接。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将发动机1、弹性减震器2、离合器3、第一电机4、第一行星排5、第二行星排6、第三行星排7、第二电机8依次同轴安装;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保护点】
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第一制动器连接盘、第二制动器连接盘、第三制动器连接盘、第四制动器连接盘、第五制动器连接盘、输出齿轮组、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所述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依次同轴安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穿过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四制动器连接盘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五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与输出齿轮组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组分别与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第一制动器连接盘、第二制动器连接盘、第三制动器连接盘、第四制动器连接盘、第五制动器连接盘、输出齿轮组、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所述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依次同轴安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穿过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四制动器连接盘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五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与输出齿轮组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组分别与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中间行星轮、中间行星轮轴、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轮轴、第一内齿圈、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轮轴、中间行星轮轴均与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中间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中间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第一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中间行星轮、第一行星轮依次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内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内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福海王豫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