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102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对分别向离合器以及电动马达供给的润滑油进行分隔,来提高离合器以及电动马达的润滑、冷却。利用转子支承部件(126)将来自由轴芯润滑构成的离合器用润滑油孔(143)和电动马达用润滑油孔(145)的润滑油进行分隔。对离合器(6)进行润滑并流出的润滑油,被罩部件(187)分隔而不流入到一侧的线圈端部(24a)。电动马达用润滑油经过另一侧的线圈端部(24b)以及油通路(186)而被引导至一侧的线圈端部(24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驱动源具有内燃机和电动马达(旋转电机)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详细地涉及断开发动机、经由(K0)离合器将来自内燃机的动力传递至自动变速装置的单马达型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的润滑(冷却)油的循环。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有如下的单马达型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即,将内燃机的输出轴(部件)经由K0离合器而与自动变速装置的输入轴(部件)连接,并且将电动马达的转子与自动变速装置连接。该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一般利用电动马达的驱动力起动,在规定低速时连接K0离合器而启动发动机,利用该发动机的驱动力一边使自动变速装置变速一边行驶。此时,电动马达以辅助发动机的驱动力的方式输出,或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或车辆惯性力进行发电或空转。在电池的充电量(SOC)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内燃机的动力起动,此时上述K0离合器作为起动离合器起作用。在由上述电动马达进行发动机的启动时以及由发动机进行起动时,为了避免K0离合器的输入侧与输出侧急剧的扭矩变动所产生的冲击而进行滑动控制。对于上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而言,将电动马达设为大径的中空马达,在该马达的转子内径部分配置上述K0离合器,从而实现小型化和电动马达的高效化。从自动变速装置的输入轴朝向上述K0离合器供给润滑油,该润滑油在对K0离合器进行润滑、冷却之后,流向电动马达的线圈端部(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也公知有从上述电动马达的外径侧喷出润滑油,来冷却电动马达的方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2052号公报上述K0离合器中,为了抑制滑动控制时的发热而需要充足量的润滑油。尤其,在由发动机进行起动的情况下,由于在起动之前产生蠕变扭矩,所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进行滑动控制。上述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中,润滑油因上述K0离合器的滑动控制而变为高温,若成为该高温的润滑油流至电动马达的线圈端部,则有可能对该线圈端部的冷却带来障碍。从上述电动马达的外径侧喷出的润滑油的润滑、冷却中,喷出口限定于定子外径侧的多个位置,润滑油集中在定子的规定位置而无法遍及整周均衡地进行润滑、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即,对作为轴芯润滑的离合器用润滑油和旋转电机用润滑进行分隔,并分别向离合器以及旋转电气供给,从而解决了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具备:离合器(6),其使内燃机(5)的输出部件(5a)和自动变速装置(2)的输入部件(7)接合或解除接合;和旋转电机(3),其配置为在上述离合器的径向外侧并且从径向外侧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与上述离合器重叠,该旋转电机具有固定于外壳(123)的定子(24)、和与上述自动变速装置的输入部件(7)连接的转子(25),上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离合器用润滑油孔(143),其形成于沿上述离合器(6)以及上述旋转电机(3)的中心部延伸的中心轴(7、5a);旋转电机用润滑油孔(145),其形成于上述中心轴(7、5a);以及分隔单元(126、187),其用于进行分隔,以使来自上述离合器用润滑油孔(143)的润滑油被引导至上述离合器(6),并且使来自上述旋转电机用润滑油孔(145)的润滑油被引导至上述旋转电机(3)。例如参照图2,具备转子支承部件(126),该转子支承部件(126)具有:保持上述转子(25)的圆筒部(126a)、从该圆筒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凸缘部(126b)、以及在该凸缘部的内径侧端经由轴承(130)而支承于上述外壳(123、122)的轮毂部(126c),上述离合器用润滑油孔(143)朝向上述凸缘部(126b)的轴向一侧的空间(S)开口(143b),上述旋转电机用润滑油孔(145)朝向上述凸缘部(126b)的轴向另一侧的空间(G)开口(145a),上述离合器(6)配置在上述凸缘部(126b)的轴向一侧,上述分隔单元包括上述转子支承部件(126)。具备覆盖上述定子的轴向一侧的线圈端部(24a)的罩部件(187),上述分隔单元包括上述罩部件(187)。此外,上述罩部件优选由合成树脂构成。上述离合器(6)具有:与上述输入部件(7)连接的离合器鼓(128)、与上述输出部件(5a)连接的离合器轮毂(137)、与上述离合器鼓花键接合的外摩擦片(135a)、与上述离合器轮毂花键接合的内摩擦片(135b)、以及配置在上述离合器鼓内且使上述外摩擦片和上述内摩擦片接合或解除接合的液压伺服机(136),在上述离合器鼓(128)的外周面形成花键(128c)以及贯通孔(128d),上述离合器鼓(128)通过上述花键而一体旋转地接合上述转子支承部件(126)的圆筒部(126a),来自上述离合器用润滑油孔(143)的润滑油经过上述离合器鼓前端与上述凸缘部之间的间隙(E)、上述花键(128c)以及贯通孔(128d)而向上述离合器鼓(128)的外侧流出,并向贮油部(166)排出。在上述转子(25)的内径侧形成有沿该转子的轴向贯通的油通路(186),来自上述旋转电机用润滑油路(145)的润滑油向上述定子(24)的另一侧的线圈端部(24b)供给,并且经由上述油通路而向上述定子的一侧的线圈端部(24a)供给。例如参照图2以及图3,具备:旋转变压器(12),其具有:配置在上述凸缘部(126b)的轴向另一侧且一体地设置于上述外壳(122)的固定件(12a)、和以与上述转子(25)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的旋转件(12b);和托架(185),其将上述旋转件(12b)固定在上述圆筒部(126a)的轴向另一侧端部,在上述托架内形成有与上述油通路以及上述另一侧的线圈端部(24b)连通的空隙部(J、K)。此外,上述括号内的附图标记用于与附图进行对照,但不会由此对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产生影响。根据技术方案1的本专利技术,来自离合器用润滑油孔的润滑油和来自旋转电机用润滑油孔的润滑油,由分隔单元分隔而分别被引导至离合器或旋转电机,从而能够可靠并且正确地对离合器以及旋转电机进行润滑、冷却。另外,来自上述旋转电机用润滑油孔的润滑油通过轴芯润滑而遍及上述旋转电机的整周均匀地供给。尤其,由于冷却离合器后的热的润滑油不会流入旋转电机,所以从轴心供给的旋转电机用的润滑油能够对旋转电机、尤其是对其线圈端部进行冷却,从而能够良好地保持旋转电机的性能。根据技术方案2的本专利技术,由于利用转子支承部件的凸缘部将离合器用润滑油和旋转电机用润滑油分开,所以通过简单的构造就能够确保离合器及旋转电机的润滑以及冷却。根据技术方案3的本专利技术,由于用罩部件来覆盖离合器所在侧的一侧的线圈端部,所以能够防止润滑、冷却离合器后的离合器用润滑油流入到一侧的线圈端部。另外,若罩部件为合成树脂制,则能够缩短外壳与线圈端部的绝缘距离,从而能够实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小型化,尤其能够实现轴向的小型化。根据技术方案4的本专利技术,由于来自离合器用润滑油孔的润滑油,经过离合器鼓前端与凸缘部之间的间隙、花键以及贯通孔而向离合器鼓外侧流出,所以能够使润滑、冷却离合器后的润滑油迅速并且可靠地流出,从而能够确保离合器的冷却且减少拖拽。根据技术方案5的本专利技术,来自旋转电机用润滑油路的润滑油被转子保持部件的凸缘部以及圆筒部引导,而向旋转电机、尤其是向其另一侧的线圈端部供给,并且经过油通路而向一侧的线圈端部供给,从而能够可靠地冷却旋转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备:离合器,其使内燃机的输出部件与自动变速装置的输入部件接合或解除接合;和旋转电机,其配置为在上述离合器的径向外侧并且从径向外侧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与上述离合器重叠,该旋转电机具有固定于外壳的定子、和与上述自动变速装置的输入部件连接的转子,上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离合器用润滑油孔,其形成于沿上述离合器以及上述旋转电机的中心部延伸的中心轴;旋转电机用润滑油孔,其形成于上述中心轴;以及分隔单元,其用于进行分隔,以使来自上述离合器用润滑油孔的润滑油被引导至上述离合器,并且使来自上述旋转电机用润滑油孔的润滑油被引导至上述旋转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10 JP 2012-027850;2012.02.10 JP 2012-02785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备:离合器,其使内燃机的输出部件与自动变速装置的输入部件接合或解除接合;和旋转电机,其配置为在上述离合器的径向外侧并且从径向外侧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与上述离合器重叠,该旋转电机具有固定于外壳的定子、和与上述自动变速装置的输入部件连接的转子,上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离合器用润滑油孔,其形成于沿上述离合器以及上述旋转电机的中心部延伸的中心轴;旋转电机用润滑油孔,其形成于上述中心轴;分隔单元,其用于进行分隔,以使来自上述离合器用润滑油孔的润滑油被引导至上述离合器,并且使来自上述旋转电机用润滑油孔的润滑油被引导至上述旋转电机;转子支承部件,其具有保持上述转子的圆筒部、从该圆筒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凸缘部、以及在该凸缘部的内径侧端经由轴承而支承于上述外壳的轮毂部;以及罩部件,其覆盖上述定子的轴向一侧的线圈端部,上述离合器用润滑油孔朝向上述凸缘部的轴向一侧的空间开口,上述旋转电机用润滑油孔朝向上述凸缘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空间开口,上述离合器配置在上述凸缘部的轴向一侧,上述分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糟谷悟鬼头昌士关祐一新谷浩树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