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同步液压系统及起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1885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该装置具有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和泄油口;设有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连通。该装置通过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能够在需要时对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进行独立控制,从而手动消除同步误差,同时可避免系统憋压溢流,并能够适用于除分流集流阀之外的其它同步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设有所述控制装置的同步液压系统和起重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控制
,特别是起重机的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本技术还涉及设有所述控制装置的同步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现代起重机械上,由于设计需要,其液压系统会使用双缸结构来提供动力。但是双 缸在使用过程中,若承受的负载カ大小不等,就会出现起升或下落不同步的现象。例如大吨位起重机随着起重量的不断増加,所挂的配重重量和数量也在不断的攀升,为了保证配重能够被提升,并且能够平稳地提升,在大吨位起重机上所设置的配重油缸数量均为两个,并且对称安装。双配重油缸的使用,提升了配重的挂接性能,但是也存在一个现实性的问题。由于配重是由多块小配重组合而成的,在进行配重挂接时,配重的重心不可能处于理想的中心位置,则配重会对配重油缸产生偏载力,即双缸不能平均承受负载力。由于偏载力的存在,双缸在运行时受カ就会有偏差,由此可导致进入各油缸工作腔的流量不一致,从而出现油缸的同步误差。双缸运动时同步误差的存在对油缸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当同步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就会导致缸筒和活塞杆出现弯曲变形,轻者损坏配重油缸,重则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解决双缸不同步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现有起重机提升同步性主要是依靠分流集流阀,即配重油缸的同步性误差主要取决于分流集流阀的分流精度,一旦分流集流阀选定,则由此产生的同步误差将难以被消除,这给双缸提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种配重只能用于较小吨位的配重挂接。请參考图I,图I为现有起重机所使用的双缸配重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如图所示,为了消除双缸同步误差,该系统回路中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Γ和第二电磁阀12',当其中ー个电磁阀得电时,则该回路将会被阻断,另一条油路则仍然导通,从而实现了单缸独立控制。该技术方案里然能够实现手动消除同步误差,但是在进行单独控制时,另ー油路的进油量非常小,系统会憋压溢流,从而降低了系统效率,导致系统发热。此外,该技术方案不能通用于其它同步元件,例如分流集流阀10'更换为同步马达后便不能被使用,限制了使用范围。因此,如何在实现双缸独立控制的同时,避免系统憋压溢流,井能够适用于其它同步元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ー种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该装置在实现双缸独立控制的同时,可避免系统憋压溢流,并能够适用于除分流集流阀之外的其它同步元件。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控制装置的同步液压系统。本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控制装置的起重机。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ー种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该装置具有第一进油ロ、第二进油ロ、第一出油ロ、第二出油口和泄油ロ ;设有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进油ロ与所述第一出油ロ连通,所述第二进油ロ与所述第二出油ロ连通;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进油ロ与所述泄油ロ连通、出油ロ与所述第一进油ロ连 通,其先导油ロ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阀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ロ或所述泄油ロ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ロ与所述第二出油ロ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油ロ与所述泄油ロ连通、出油ロ与所述第二进油ロ连通,其先导油ロ通过所述第二换向阀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ロ或所述泄油ロ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ロ与所述第一出油ロ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均具有第一油ロ、第二油口和第三油ロ,并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其第一油ロ与第二油ロ连通,在第二工作位置,其第ニ油ロ与第三油ロ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油ロ、第二油口和第三油ロ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出油ロ、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先导油口和泄油ロ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油ロ、第二油口和第三油ロ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出油ロ、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先导油口和泄油ロ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均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优选地,进ー步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ロ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出油ロ连通、出油ロ与所述泄油ロ连通。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同步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执行元件、第ニ执行元件以及同步元件,进ー步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所述同步元件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ロ分别与所述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的第一进油口和第ニ进油ロ连通,所述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ロ分别与所述第一执行元件和第二执行元件的进油ロ连通。优选地,所述同步元件为分流集流阀。优选地,所述第一执行元件和第二执行元件为液压油缸。优选地,所述同步元件为同步马达。为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以及双缸同步液压系统,所述双缸同步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以及分流集流阀,进一歩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所述分流集流阀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ロ分别与所述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ロ连通,所述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ロ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进油ロ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为起重机的双配重油缸。 本技术所提供的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设有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等元件,通过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能够在需要时对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ロ进行独立控制,从而手动消除同步误差。由于在独立控制时,其第一进油ロ或第二进油ロ能够与泄油ロ连通,因此可避免系统憋压溢流。此外,其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油ロ通过泄油ロ直接与油箱连通,在同步液压系统出现吸空时,可以很好地进行补油,使系统工作更加稳定。该控制装置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并且性价比较高。在ー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进ー步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ロ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出油ロ连通、出油ロ与所述泄油ロ连通。通过设置溢流阀,在系统压カ升高时,可避免系统憋压对密封性、元件寿命产生不良影响,从而确保系统安全。并且使该控制装置不仅可以适用于分流集流阀控制的同步系统,而且还可以用于同步马达控制的同步系统,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通用性。本技术所提供的同步液压系统和起重机设有上述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由于上述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设有该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的同步液压系统和起重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起重机所使用的双缸配重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的ー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通图;图3为图2所示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应用于起重机双配重油缸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图 I 中10'.分流集流阀 11'.第一电磁阀 12'.第二电磁阀图2、图 3 中I.第一液控单向阀 2.第二液控单向阀 3.第一换向阀 4.第二换向阀5.第一单向阀 6.第二单向阀 7.溢流阀11.分流集流阀 12.双缸同步独立控制阀 13.平衡装置 14.左配重油缸 15.右配重油缸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双缸独立控制,而且可避免系统憋压溢流,并能够适用于其它同步元件。本技术的另ー核心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控制装置的同步液压系统和起重机。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和泄油口 ; 设有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连通;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泄油口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其先导油口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阀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或所述泄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连通; 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泄油口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其先导油口通过所述第二换向阀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或所述泄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均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并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在第二工作位置,其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 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先导油口和泄油口连通; 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先导油口和泄油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同步独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均为二位三通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伟冯文昌胡小冬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