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24010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3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压系统,包括压射油缸、动力源、慢压射油路和快压射油路,动力源用于为慢压射油路和快压射油路提供液压油,慢压射油路设有用于控制压射油缸的工作状态的主换向阀和用于调节压射油缸的有杠腔的回油速度的第一比例阀;快压射油路设有节流总阀和第一方向阀,节流总阀用于控制压射油缸的无杆腔的进油速度,所述第一方向阀用于导引所述快压射油路的回油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慢压射油路的回油油路上和快压射油路的进油油路上设置比例阀,通过调节比例阀的开度来实现对两个油路的调节,从而在慢压射动作中实现匀加速压射和多段压射,在快压射动作中实现0‑100%流量的无级调节,控制精度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压系统控制方法具有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室压铸机
,尤其是一种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冷室压铸机技术里面,不管是在快压射的油路里还是在慢压射的油路里,都没有无极调节压射速度的功能,因此造成慢压射动作难以实现匀加速压射和多段压射;而快压射的动作则容易出现产品飞边和无法实现无级调节的问题。另外,由于快压射油路的流量变化量较大,当选用小流量的节流阀在油路流量较大的时候,会出现流通量不足的情况,而选用大流量的节流阀在油路流量较小的时候,则会出现控制精度低的情况。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液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液压系统,包括压射油缸、动力源、慢压射油路和快压射油路,所述动力源用于为所述慢压射油路和快压射油路提供液压油,所述慢压射油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压射油缸的工作状态的主换向阀和用于调节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杠腔的回油速度的第一比例阀;所述快压射油路设有节流总阀和第一方向阀,所述节流总阀用于控制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的进油速度,所述第一方向阀用于导引所述快压射油路的回油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慢压射油路的回油油路上和快压射油路的进油油路上设置比例阀,通过调节比例阀的开度来实现对两个油路的调节,从而在慢压射动作中实现匀加速压射和多段压射,在快压射动作中实现0-100%流量的无级调节。进一步,所述节流总阀包括第二比例阀、第二方向阀和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二比例阀和第二方向阀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动力源连通,所述第二比例阀和第二方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三逻辑阀的进油工作口连通,所述第三逻辑阀的出油工作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连通,当快压射油路的流量小或等于50%时,所述第二比例阀导通,第二方向阀关闭;当所述快压射油路的流量大于50%时,所述第二比例阀和第二方向阀导通。进一步,所述第二方向阀包括第二换向阀和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控制端口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逻辑阀的关闭与导通,所述第二比例阀和/或第二逻辑阀导通以使所述第三逻辑阀导通。进一步,所述第二逻辑阀的进油工作口与所述动力源连通,第二逻辑阀的出油工作口与第三逻辑阀的进油工作口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方向阀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一逻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逻辑阀的导通与关闭,所述第三逻辑阀的进油工作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逻辑阀的出油工作口与油箱连通。进一步,所述主换向阀设有进油口、回油口和两工作油口,所述主换向阀的一工作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主换向阀的另一工作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动力源连通,所述回油口与油箱连通。优选的,所述主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并且其中位为Y型。进一步,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回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杆腔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限制所述快压射油路的进油方向,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限制所述慢压射油路的回油。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为液控单向阀。本技术的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当液压系统进行慢压射时候,使主换向阀和第一比例阀得电导通,并且控制所述主换向阀换向,使动力源与压射油缸的无杆腔连通和使所述第一比例阀连通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杆腔,液压油经主换向阀31进入压射油缸,然后经过第一比例阀32回油到油箱内;b、通过调节第一比例阀的开度,使压射油缸实现匀加速慢压射;c、第一比例阀断电,控制主换向阀换向,使动力源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与油箱连通,使压射油缸复位;d、当液压系统进行快压射并且快压射的流量为小于或等于50%时,所述第二比例阀和第一方向阀得电导通,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二比例阀和第三逻辑阀进入无杆腔连通,所述压射油缸的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方向阀回流进油箱,实现快压射动作;e、通过调节所述第二比例阀的开度,控制所述快压射油路的压射速度;f、快压射的流量为大于50%时,所述第二比例阀、第一方向阀和第二方向阀得电导通,液压油分别通过第二比例阀、第二方向阀和第三逻辑阀进入压射油缸的无杆腔,实现快压射动作;g、第二比例阀、第一方向阀和/或第二方向阀断电,控制主换向阀换向,使动力源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与油箱连通,使压射油缸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液压系统,包括压射油缸1、动力源2、慢压射油路3和快压射油路4,所述动力源2用于为所述慢压射油路3和快压射油路4提供液压油,所述的慢压射油路3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压射油缸1的工作状态的主换向阀31、用于调节所述压射油缸1的有杠腔的回油速度的第一比例阀32和连接于所述主换向阀31与压射油缸1之间的第二单向阀33;上述的主换向阀31设有进油口P、回油口T和两工作油口A、B,所述进油口P与所述动力源2连通,所述回油口T与油箱连通,所述主换向阀31的一工作油口B与所述压射油缸1的无杆腔连通,所述主换向阀31的另一工作油口A通过第二单向阀33与所述压射油缸1的有杆腔连通用于限制所述慢压射油路3的液压油通过主换向阀回流到油箱内,从而确保液压油必须经过第一比例阀32再回到油箱,如此则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比例阀32的开度,实现慢压射油路3的压射速度调节,此时的主换向阀31为O型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的快压射油路4设有节流总阀41和第一方向阀42,所述节流总阀41用于控制所述压射油缸1的无杆腔的进油速度,所述第一方向阀42是用于导引所述快压射油路4的回油方向,使快压射油路4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方向阀42后再进入油箱,同时第一方向阀42还可以对慢压射油路3的回油进行限制,使其必须经过第一比例阀32再回到油箱。所述节流总阀41包括第二比例阀4111、第二方向阀412和第三逻辑阀4112,所述第二比例阀4111和第二方向阀412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动力源2连通,所述第二比例阀4111和第二方向阀412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三逻辑阀4112的一工作油口A连通,所述第三逻辑阀4112的另一工作油口B与所述压射油缸1的无杆腔连通,第三逻辑阀4112的控制油口X与工作油口B连通,使第三逻辑阀4112形成单向阀。具体连接结构为:所述第二方向阀412包括第二换向阀4121和第二逻辑阀4122,所述第二换向阀4121与第二逻辑阀4122的控制端口连接,当第二换向阀4121得电时,所述第二逻辑阀4122导通,所述第二逻辑阀4122的进油工作口与所述动力源2连通,第二逻辑阀4122的出油工作口与第三逻辑阀4112的工作油口A连通。所述第一方向阀42包括第一换向阀421和第一逻辑阀422,所述第一换向阀421与所述第一逻辑阀422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逻辑阀422的导通与关闭,所述第一逻辑阀422的进油工作口与所述压射油缸1的有杆腔连通,第一逻辑阀422的出油工作口与油箱连通,通过控制第一换向阀421的得电,从而使第一逻辑阀422导通或关闭。优选的,上述的第二换向阀4121和第一换向阀421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比例阀411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压系统

【技术保护点】
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射油缸、动力源、慢压射油路和快压射油路,所述动力源用于为所述慢压射油路和快压射油路提供液压油,所述慢压射油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压射油缸的工作状态的主换向阀和用于调节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杠腔的回油速度的第一比例阀;所述快压射油路设有节流总阀和第一方向阀,所述节流总阀用于控制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的进油速度,所述第一方向阀用于导引所述快压射油路的回油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射油缸、动力源、慢压射油路和快压射油路,所述动力源用于为所述慢压射油路和快压射油路提供液压油,所述慢压射油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压射油缸的工作状态的主换向阀和用于调节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杠腔的回油速度的第一比例阀;所述快压射油路设有节流总阀和第一方向阀,所述节流总阀用于控制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的进油速度,所述第一方向阀用于导引所述快压射油路的回油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总阀包括第二比例阀、第二方向阀和第三逻辑阀,所述第二比例阀和第二方向阀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动力源连通,所述第二比例阀和第二方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三逻辑阀的进油工作口连通,所述第三逻辑阀的出油工作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连通,当快压射油路的流量小或等于50%时,所述第二比例阀导通,第二方向阀关闭;当所述快压射油路的流量大于50%时,所述第二比例阀和第二方向阀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阀包括第二换向阀和第二逻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控制端口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逻辑阀的关闭与导通,所述第二比例阀和/或第二逻辑阀导通以使所述第三逻辑阀导通。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保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宝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