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医学院专利>正文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脂联素球部融合蛋白改构体快速筛选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780650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改构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脂联素”球部重组融合蛋白的基因序列,去除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和“脂联素”球部基因间的冗余序列,共去除18个氨基酸,形成了只含有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和“脂联素”球部的新的基因;并合成了改造后的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偏爱密码子。经过比较,改构后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更加稳定,优化的密码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效率提高约4-6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建立了一种快速大量获得蛋白的腺病毒/BHK21表达系统,该表达系统的生产规模易于放大,适应无血清培养,可以反复多次收获目标蛋白,成功制备了有生物学活性的改造后的融合蛋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为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的应用。具体涉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I -脂联素球部融合蛋白及其基因的人工重组改构和密码子优化,以期获得该重组蛋白更好的生物学效应、更高的稳定性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更高效的表达产量。为此,本专利技术同时建立了一种利用腺病毒载体/BHK21细胞系统来表达改构体的方法。目的是将其做为一种技术手段,以便于快速筛选出活性更高、结构更稳定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I -脂联素球部融合蛋白的各种改构体。
技术介绍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作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最难治愈的免疫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我国现有该病患者2000万人,包括中重度活动性患者约400多万。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传统的综合治疗方法针对炎症及后遗症采取措施 缺乏显著疗效,并且长期使用易引起严重的副作用。临床表现为多处关节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发病率约占人群的1% _2%。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描述了ー种经改构了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I-脂联素球部的融合蛋白,其技术特征是去掉了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I -脂联素球部之间的酶切位点和胶原序列,其三聚体化的基因表达重组蛋白的结构更加稳定。2.依据权利要求1,经改构了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I-脂联素球部的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经过了哺乳动物细胞偏爱密码子优化,其表达系统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3.依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基民董小岩刘丹陆月吴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学院北京五加和分子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