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0575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及制作工艺,其首先制备网状通透基层,在网状通透基层上配置若干第一固定部件;然后在网状通透基层上配置加热装置;将制备的网状通透基层铺设在下模的下型腔的型腔底面上,并将网状通透基层上的第一固定部件与型腔底面上的第二固定部件构成一对一连接;同时将加热装置的引出线由上、下模之间的分型面引出;向下模的下型腔内喷涂脱模剂,然后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以设定的流量向下模的下型腔内灌注发泡液;将上模合在下模上,保持发泡模具温度在55℃~70℃之间;发泡结束后打开上模,取出含有所述加热装置的发泡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解决了新型黏结法面套包覆工艺与传统加热垫安装冲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
,尤其涉及到一种加热装置与发泡体一体成型的座椅
,特别涉及适用于采用面套黏结法エ艺(Bonding Process)而需要带加热系统的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ー种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及其制作エ艺。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エ业日新月异,汽车座椅的不断更新,传统的面套吊紧方式不足以满足造型的需要,因此面套直接与发泡通过胶水粘贴,再通过高温蒸汽整形的エ艺(黏结法エ艺Bonding Process)将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但是这种エ艺限制了传统加热垫的使用。一般汽车座椅的加热系统都是通过双面胶带固定在发泡体乘坐一面上,这种方式 对包装要求很高,不正确的安装会造成加热功能异常,甚至导致座椅损坏,人员受伤的事故;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受人体与座椅面套的摩擦力的作用,座椅内部加热垫与发泡产生切力,造成加热垫移位,皱褶,弯曲,影响加热垫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汽车座椅的加热系统制作方法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ー种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以解决黏结法面套包覆エ艺与传统加热垫安装冲突的问题。该专利技术无需安装加热垫,避免了安装公差造成的加热功能失效等问题。同时降低了座椅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易造成加热垫移位,皱褶,弯曲等失效风险。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ニ在于提供ー种上述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的制作ェ艺。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包括发泡体和设置在所述发泡体内靠近发泡体乘坐面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网状通透基层和配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的加热装置。所述网状通透基层是指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多孔针织布、多孔无纺布或多空隙间隔编织物制成。所述多空隙间隔编织物为尼龙编织网。所述网状通透基层具有若干网孔,姆一网孔大小为4*4mm 10*10mm。优选为5氺5mm。所述制备网状通透基层具有与所述发泡体造型统ー的曲面。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背离发泡体乘坐面的那一面上。所述加热装置包含有布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的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为带有绝热保护套的合金加热丝。所述合金加热丝呈非直线方式布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这样可以消除加热装置弯曲造成的应カ,保护合金加热丝不被拉断。所述非直线方式为正弦曲线方式或蛇形曲线方式。所述合金加热丝为不锈钢丝或多股铜丝。所述加热装置还包含一与所述加热元件串联的热保护器,该热保护器用以感知该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及进行相应的温度控制,在到达目标温度后可以自动断开电路,起到控制温度,保护电路的作用。所述热保护器为双金属温度控制的无源温控体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加热装置还包含一与所述加热元件串联的压カ传感器,只有当座椅上有乘员时,压カ传感器才能将加热元件接通,以避免加热元件被误操作的可能性。所述的发泡体为汽车前排座椅的坐垫发泡体、前排座椅的靠背发泡体、后排座椅的坐垫发泡体或后排座椅靠背发泡体。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的制作エ艺,由如下步骤组成(I)、制备网状通透基层,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配置若干第一固定部件;(2)、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配置加热装置;(3)、制备发泡模具,该发泡模具具有ー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具有一上型腔,所述下模具有一下型腔,其中所述上、下型腔组成所述发泡体相适应的形状,在所述下型腔具有至少ー用于铺设所述网状通透基层的型腔底面,在所述型腔底面上配置有用以固定所述网状通透基层的若干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成一一对应关系;(4)将步骤(I)制备的网状通透基层铺设在步骤(3)所述下模的下型腔的型腔底面上,并将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的第一固定部件与型腔底面上的第二固定部件构成一対一连接;同时将加热装置的引出线由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分型面引出;(5)向下模的下型腔内喷涂脱模剂,然后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以设定的流量向下模的下型腔内灌注发泡液;(6)向上模的上型腔内喷涂脱模剂,然后将上模合在下模上,保持发泡模具温度在55°C 70°C之间,发泡3 5分钟;发泡结束后打开上模,取出含有所述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引出线通过所述发泡体后端引出外部后再进行后续压接,并与线束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I)中,所述制备网状通透基层是指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多孔针织布、多孔无纺布或多空隙间隔编织物制成。所述多空隙间隔编织物为尼龙编织网。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I)中,所述制备网状通透基层具有若干网孔,每ー网孔大小为4*4_ 10*1 Ommn 优选为 5*5_。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I)中,所述制备网状通透基层被制成与所述发泡体造型统ー的曲面。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背离发泡体乘坐面的那一面上。所述加热装置包含有布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的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为带有绝热保护套的合金加热丝。所述合金加热丝呈非直线方式布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这样可以消除加热装置弯曲造成的应カ,保护合金加热丝不被拉断。所述非直线方式为正弦曲线方式或蛇形曲线方式。所述合金加热丝为不锈钢丝或多股铜丝。所述加热装置还包含一与所述加热元件串联的热保护器,该热保护器用以感知该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及进行相应的温度控制,在到达目标温度后可以自动断开电路,起到控制温度,保护电路的作用。所述热保护器为双金属温度控制的无源温控体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加热装置还包含一与所述加热元件串联的压カ传感器,只有当座椅上有乘员 时,压カ传感器才能将加热元件接通,以避免加热元件被误操作的可能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布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四个角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与所述下模的下型腔的型腔底面之间的距离为I 8mm。优选为4 5mm。其原因是距离过近会影响发泡体乘坐面的质量以及乘坐舒适性,距离过远又会降低加热性能,使加温过慢,或者温度过低等。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为定位销或定位套,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为定位套或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套内。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为卡钉,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为开设在所述型腔底面上的卡钉孔。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为异性磁铁。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为粘扣条(VELCRO魔术贴)。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互为公母扣。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5)中,所述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是指沿下型腔四周ー圈均匀浇注,使发泡能够均匀的流动到发泡模具型腔内的每ー个地方。在发泡体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在上、下模合模后的相对密闭的环境下对模具进行注液发泡,任何孔洞将会导致发泡液及泡沫的向外溢流。因此加热装置的引出线不能采用普通的穿管等非密闭的形式,这样将会由于穿管内存在的空腔形成对模具外的溢流孔洞。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加热装置的引出线将采用阻液封闭的结构形式。优选地,加热装置的引出线采用塑胶或橡胶实心护套由设置在上、下模上的线束导槽引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泡体为汽车前排座椅的坐垫发泡体、前排座椅的靠背发泡体、后排座椅的坐垫发泡体或后排座椅靠背发泡体。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制作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解决了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包括发泡体和设置在所述发泡体内靠近发泡体乘坐面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网状通透基层和配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的加热装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通透基层是指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多孔针织布、多孔无纺布或多空隙间隔编织物制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空隙间隔编织物为尼龙编织网。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通透基层具有若干网孔,甸一网孔大小为4*4mm 10*1 Ommn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通透基层具有若干网孔,姆一网孔大小为5*5mm。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网状通透基层具有与所述发泡体造型统ー的曲面。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背离发泡体乘坐面的那一面上。8.如权利要求I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含有布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的加热元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干,所述加热元件为带有绝热保护套的合金加热丝。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加热丝呈非直线方式布置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直线方式为正弦曲线方式或蛇形曲线方式。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加热丝为不锈钢丝或多股铜丝。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含一与所述加热元件串联的热保护器。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保护器为双金属温度控制的无源温控体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含一与所述加热元件串联的压カ传感器,只有当座椅上有乘员时,压カ传感器才能将加热元件接通,以避免加热元件被误操作的可能性。1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体为汽车前排座椅的坐垫发泡体、前排座椅的靠背发泡体、后排座椅的坐垫发泡体或后排座椅靠背发泡体。17.—种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的制作エ艺,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组成 (1)、制备网状通透基层,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配置若干第一固定部件; (2)、在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配置加热装置; (3)、制备发泡模具,该发泡模具具有ー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具有一上型腔,所述下模具有一下型腔,其中所述上、下型腔组成所述发泡体相适应的形状,在所述下型腔具有至少一用于铺设所述网状通透基层的型腔底面,在所述型腔底面上配置有用以固定所述网状通透基层的若干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成一一对应关系; (4)将步骤(I)制备的网状通透基层铺设在步骤(3)所述下模的下型腔的型腔底面上,并将所述网状通透基层上的第一固定部件与型腔底面上的第二固定部件构成ー对ー连接;同时将加热装置的引出线由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分型面引出; (5)向下模的下型腔内喷涂脱模剂,然后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以设定的流量向下模的下型腔内灌注发泡液; (6)向上模的上型腔内喷涂脱模剂,然后将上模合在下模上,保持发泡模具温度在55°C 70°C之间,发泡3 5分钟;发泡结束后打开上模,取出含有所述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引出线通过所述发泡体后端引出外部后再进行后续压接,并与线束相连。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作エ艺,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步骤(I)中,所述制备网状通透基层是指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多孔针织布、多孔无纺布或多空隙间隔编织物制成。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作エ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