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烧炉炉体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6501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煅烧炉炉体制作工艺,属于锻烧炉制造技术领域。将炉头法兰2、炉尾法兰9分别组焊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上;将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的连接处内壁分别焊接凸面法兰20和凹面法兰21,以上述两法兰的止口为基准将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22进行组合,用螺栓18和螺母19锁紧;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的连接面上等间距焊接八块拉板6;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内分别等间距焊接工艺支撑4;在两段筒体连接面5处作好复位标识;拆除整体车工装12及螺栓13、螺母14、工艺筋板15、工艺支撑16,拆除螺栓18、螺母19,割断拉板6。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装配精度,减轻了装配和现场安装工作量,增加了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确保了煅烧炉整机装配和运转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烧炉,尤其是锻烧炉炉体的制作工艺,属于锻烧炉制造

技术介绍
煅烧炉属于一种大型回转设备,其基本构造是回转的卧式圆筒形炉体左右部位 分别套有左右滚圈,滚圈将炉体和物料的重量传递到与其相配的两组托轮上,电动机通过 减速装置-小齿轮与套在炉体中部的大齿轮啮合,带动炉体旋转。炉内装有加热列管,物料 从炉头进入炉内,经加热管内热介质的间接加热分解,干燥后的产品从炉头输出。由于煅烧 炉炉体体积大(直径一般都在2. 5米以上,长度在20米以上)、重量重(动辄百吨以上), 为了加工和运输方便,一般均采用炉头端筒体及炉尾端筒体分段加工,再组装成机。但实际 装配和运转中发现,炉头端筒体及炉尾端筒体组装时,由于齿面连接法兰、滚圈座以及炉头 法兰、炉尾法兰形位公差难于保证,装上大齿轮和两个滚圈后,炉头法兰、大齿轮、炉尾法兰 相对于两滚圈的端面跳动及径向跳动达不到安装要求,调整十分困难,运行中发生卡阻、串 动,严重影响操作的安全和产品的品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锻烧炉炉体的制作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体加工、分段运 输、再组装的炉体制作、安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煅烧炉炉体制作工艺,由以下步骤 组成,单独加工凸面法兰20、凹面法兰21及炉头法兰2、炉尾法兰9的内锥面;将炉头法兰 2、炉尾法兰9分别组焊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上;将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 体22的连接处内壁分别焊接凸面法兰20和凹面法兰21,以上述两法兰的止口为基准将炉 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22进行组合,用螺栓18和螺母19锁紧;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 端筒体22的连接面上等间距焊接八块拉板6 ;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内分别等 间距焊接工艺支撑4 ;将整体车工装12的外锥面分别与炉头法兰2、炉尾法兰9的内锥面配 合安装到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上,在炉头端筒体17的头部内壁和炉尾端筒体22 的尾部内壁等间距焊接工艺筋板15和工艺支撑16,通过螺栓13、螺母14和工艺筋板15、工 艺支撑16将整体车工装12与炉体紧固;用整体车工装12将煅烧炉炉体整体支承在卧车床 头箱1和卧车尾座10之间;卧车床头箱1主轴通过传动销11来带动炉体整体转动,加工炉 头法兰2、齿面连接法兰7、滚圈座3、炉尾法兰9 ;在两段筒体连接面5处作好复位标识;拆 除整体车工装12及螺栓13、螺母14、工艺筋板15、工艺支撑16,拆除螺栓18、螺母19,割断 拉板6。 将上述各法兰分别组焊在炉头端筒体和炉尾端筒体上;炉头端筒体及炉尾端筒体 以此法兰止口为基准定位组装后,用螺栓、螺母连接两段筒体,并在两段筒体连接处的外圆 上焊接拉板,使炉头端筒体及炉尾端筒体牢固地连为一体,增加筒体的连接强度;同时在炉 头及炉尾筒体内设置若干工艺支撑来增加筒体的刚度,整体车工装以锥面与炉头法兰、炉尾法兰配合,并以筋板和工艺支撑和两法兰连接,用整体车工装将煅烧炉炉体两端支承在 卧车床头箱和尾座之间,在卧式车床上进行整体加工,达到要求后,作好复位标识,割断两 炉体连接处外圆的焊接拉板,去除连接螺栓,分段运输,现场再以炉头端筒体及炉尾端筒体 连接处的凹、凸法兰的止口为基准,按复位标识组合炉头端筒体及炉尾端筒体,装配滚圈、 齿轮等部件,待煅烧炉炉体安装调试好后,点固两段筒体连接螺母,焊接两法兰及两段炉 体。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煅烧炉炉体整体加工,保证了齿面连接法兰、滚圈座以 及炉头法兰、炉尾法兰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提高了装配精度,减轻了装配和现场安装工 作量,增加了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确保了煅烧炉整机装配和运转质量。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I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局部II放大图; 图4是图1中A-A剖视放大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卧车床头箱,2-炉头法兰,3-滚圈座,4-工艺支撑, 5-两段筒体连接面,6-拉板,7-齿面连接法兰,8_吊耳, 9-炉尾法兰,10-卧车尾座,11-传动销,12-整体车工装, 13-螺栓,14-螺母,15-工艺筋板,16-工艺支撑, 17-炉头端筒体,18-螺栓,19-螺母,20-凸面法兰, 21-凹面法兰,22-炉尾端筒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煅烧炉炉体制作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单独加工凸面法兰20、凹面法兰21及炉 头法兰2、炉尾法兰9的内锥面;将炉头法兰2、炉尾法兰9分别组焊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 尾端筒体22上;将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的连接处内壁分别焊接凸面法兰20和 凹面法兰21 ,以上述两法兰的止口为基准将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22进行组合,用螺栓 18和螺母19锁紧;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的连接面上等间距焊接八块拉板6 ; 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内分别等间距焊接工艺支撑4 ;将整体车工装12的外锥 面分别与炉头法兰2、炉尾法兰9的内锥面配合安装到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上, 在炉头端筒体17的头部内壁和炉尾端筒体22的尾部内壁等间距焊接工艺筋板15和工艺 支撑16,通过螺栓13、螺母14和工艺筋板15、工艺支撑16将整体车工装12与炉体紧固; 用整体车工装12将煅烧炉炉体整体支承在卧车床头箱1和卧车尾座10之间;卧车床头箱 1主轴通过传动销11来带动炉体整体转动,加工炉头法兰2、齿面连接法兰7、滚圈座3、炉 尾法兰9 ;在两段筒体连接面5处作好复位标识;拆除整体车工装12及螺栓13、螺母14、工 艺筋板15、工艺支撑16,拆除螺栓18、螺母19,割断拉板6。如图1-4。 卧车床头箱1主轴与整体车工装12连接处为球面配合。卧车尾座10与整体车工装12连接处为锥面配合。如图2、3。 拉板6用于增加两段筒体的连接强度,将具有外锥面的整体车工装12与具有内锥 面的炉头法兰2和炉尾法兰9配合,利用若干工艺筋板15用螺栓13螺母14连接整体车工 装12与炉体,进一步增加炉体刚度,并焊接若干工艺支撑16,固定整体车工装12与炉头法 兰2和炉尾法兰9。 将整体炉体拆分段为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后,分段运输至现场进行安 装,炉体上设有吊耳8,便于吊装。以凸面法兰20、凹面法兰21的止口为基准,对准复位标 识,将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进行组合,用螺栓18螺母19锁紧,将割断的拉板6 焊接起来增加两段筒体连接处强度,分别在滚圈座3、齿面连接法兰7上安装滚圈、齿轮和 各种附件,在滚轮上调整和测量齿轮、滚圈及相应部位的端面跳动及径向跳动,达到安装要 求后,点固两段筒体连接螺栓18螺母19,焊接凸面法兰20、凹面法兰21及两段筒体连接面 5形成煅烧炉整体。最后经必要的调整、校正后,即可投入运行。权利要求一种煅烧炉炉体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单独加工凸面法兰(20)、凹面法兰(21)及炉头法兰(2)、炉尾法兰(9)的内锥面;将炉头法兰(2)、炉尾法兰(9)分别组焊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上;将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的连接处内壁分别焊接凸面法兰(20)和凹面法兰(21),以上述两法兰的止口为基准将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22)进行组合,用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煅烧炉炉体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单独加工凸面法兰(20)、凹面法兰(21)及炉头法兰(2)、炉尾法兰(9)的内锥面;将炉头法兰(2)、炉尾法兰(9)分别组焊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上;将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的连接处内壁分别焊接凸面法兰(20)和凹面法兰(21),以上述两法兰的止口为基准将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22)进行组合,用螺栓(18)和螺母(19)锁紧;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的连接面上等间距焊接八块拉板(6);在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内分别等间距焊接工艺支撑(4);将整体车工装(12)的外锥面分别与炉头法兰(2)、炉尾法兰(9)的内锥面配合安装到炉头端筒体(17)和炉尾端筒体(22)上,在炉头端筒体(17)的头部内壁和炉尾端筒体(22)的尾部内壁等间距焊接工艺筋板(15)和工艺支撑(16),通过螺栓(13)、螺母(14)和工艺筋板(15)、工艺支撑(16)将整体车工装(12)与炉体紧固;用整体车工装(12)将煅烧炉炉体整体支承在卧车床头箱(1)和卧车尾座(10)之间;卧车床头箱(1)主轴通过传动销(11)来带动炉体整体转动,加工炉头法兰(2)、齿面连接法兰(7)、滚圈座(3)、炉尾法兰(9);在两段筒体连接面(5)处作好复位标识;拆除整体车工装(12)及螺栓(13)、螺母(14)、工艺筋板(15)、工艺支撑(16),拆除螺栓(18)、螺母(19),割断拉板(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亲华邓翔钟玉华张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保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