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转向柱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219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4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特别是乘用车的转向柱组件,该转向柱组件具有支架(18),转向柱(12)的支承转向轴(10)的套管(14)借助夹紧机构(16)可拆卸地固定在该支架上,其中,夹紧机构(16)具有至少一个夹紧件(48),该夹紧件设计成在转向柱组件的横向(y方向)上是柔性的并且在转向柱组件的纵向(x方向和z方向)上是抗剪刚性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I前序部分中所述类型的用于机动车、特别是乘用车的转向柱组件。
技术介绍
DE 102007053672A1公开了这样ー种转向柱组件,其中转向柱的支承转向轴的套管借助夹紧机构可拆卸地固定在车身侧的支架上。夹紧机构在此分别包括支架侧或套管侧的夹紧楔,这些夹紧楔为将套管或转向柱固定在相对于支架的确定位置上而施加相应的夹紧力。在这种在机械方面可调节的转向柱中,夹紧系统或夹紧机构必须将夹紧カ传递至固定到机动车上的支架。对于转向柱的高刚度或固有频率来说,支架的保持套管的部分——通常是支架弯管——必须尽可能刚性地构成。为良好地传递夹紧力,夹紧弯管则相反必须尽可能柔性地构成。这显然导致了目的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因此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转向柱组件,借助该转向柱组件,一方面产生转向柱的高刚度或固有频率且另一方面能够传递高的夹紧力。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I的特征的转向柱组件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有益的和并非无意义的改进的有利实施方式在其余的权利要求中予以说明。为提供ー种ー方面能够实现转向柱的高刚度或固有频率且另一方面能够传递高的夹紧カ的转向柱组件,夹紧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至少ー个夹紧件,该夹紧件在转向柱组件的横向上柔性易弯地构成。柔性易弯的夹紧件在此传递夹紧机构的夹紧力,由此可以实现夹紧カ传递特别有利的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夹紧件在此在转向柱组件的纵向上抗剪刚性地构成或设置在转向柱组件上。通过这种抗剪刚性设置,特别是实现了转向柱的高刚度和固有频率。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实施方式中有利的是,支架包括具有弯管件的弯管装置,在弯管件之间容纳夹紧机构的夹紧楔。多个夹紧楔或单个夹紧楔本身因此可以简单方式抗剪刚性地连接在转向柱组件的纵向上,以便总体上保证转向柱的高刚度和固有频率。此外,通过弯管装置可以简单方式保证夹紧楔相应柔性易弯地设置在转向柱的横向上,以便由此可以进行高的夹紧カ传递。 至少ー个夹紧件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实施方式中夹紧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弯管装置上。这带来了特别简单的组装和使夹紧件有利固定在弯管装置上。根据另ー种有利的实施方式,至少ー个夹紧件设置在夹紧装置的夹紧楔之间。因此按照特别有利的方式使夹紧件柔性易弯地设置在夹紧机构上。最后证明有利的是,至少ー个夹紧件为柔性易弯地构成而具有至少ー个且特别是两个环形区。因此夹紧件可以按照简单方式构成为在转向柱组件的横向上柔性易弯。附图说明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借助附图可得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附图中图I示出具有支架的乘用车转向柱组件的局部透视图,转向柱的支承转向轴的套管借助夹紧机构可拆卸地固定在该支架上,其中,夹紧机构包括两个夹紧楔,在夹紧楔之间设置夹紧件,该夹紧件在转向柱组件的横向上柔性易弯地构成并固定在支架的包括两个弯管的弯管装置上;图2示出按照图I的转向柱组件在夹紧机构的区域内的局部底侧视图,借助该夹紧机构将支承转向柱的转向轴的套管固定在车身侧的支架上;图3示出夹紧机构的两个夹紧楔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在所述夹紧楔之间设置了在横向上柔性易弯地构成的夹紧件,该夹紧件的一部分夹在和压紧在支架的弯管装置的两个弯管件上;图4示出夹紧机构的夹紧装置的一种可选择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其中,夹紧装置也包括两个夹紧楔,在所述夹紧楔之间设置了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在转向柱组件的横向上柔性易弯地构成,其中,外夹紧楔固定在包括两个弯管的弯管装置之间,该弯管装置夹在转向柱支架的螺栓上;以及图5示出按照图4的夹紧装置的局部透视图,其中,具有夹紧弹簧机构,借助该夹紧弹簧机构将内夹紧楔压向所分配的弯管装置的对应的弯管。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以倾斜从下面观察的局部透视图示出在本示例中构成为乘用车的机动车的转向柱组件。这种转向柱组件此外在图2中以局部底侧视图示出。在此结合图I和2可以看出,支承转向柱12的转向轴10的套管14借助下面还要详细介绍的夹紧机构16固定在支架18上,该支架的一部分在安装位置固定设置在机动车的车身上。夹紧机构16包括夹紧螺栓20,其基本上在两个在机动车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支架弯管22、24之间延伸,这两个支架弯管从在机动车横向上或机动车纵向上延伸的支架区26向下延伸。特别是从图2可以看出,夹紧螺栓20穿过支架弯管22并利用一个端部28相对于该支架弯管横向向外定位。在该端部28的区域内,夹紧机构16夹持可以绕夹紧螺栓20的轴线枢转的手柄30。在此方面,在图I和2所示的夹紧位置上,张紧装置32被相应地预张紫,该张紧装置在本示例中包括两个相互共同作用并可以相对彼此扭转的张紧轮34、36。换句话说,具有相应的端面张紧斜面的两个张紧轮34、36在手柄30的该位置上这样互相保持定位,使得轴向夹紧力作用于夹紧螺栓20。该夹紧カ在远离张紧装置32的面上产生夹紧装置42的两个夹紧楔38、40的施加力。在此,特别是从图2可以首先看出,支架弯管24在夹紧装置42的区域内相应留出空隙,从而夹紧楔38直接紧贴在套管14上。夹紧楔38也可与套管14整体构成。同样可以看出的是,夹紧螺栓20穿过两个夹紧楔38、40,从而在其端部44上拧紧张紧螺栓46。张紧装置32在与夹紧装置42相对ー侧的相应张紧因此在手柄30处于闭合位置上时产生在夹紧螺栓20的轴向上作用的相应的夹紧力,使套管14或转向轴10夹紧固定在支架18上。在此,夹紧装置42利用夹紧楔38、40的构成在事故造成套管轴向移动时产生夹紧机构16提高的保持力。换句话说,夹紧装置42在套管14轴向前移时在机动车侧的支架18与转向柱12的套管14之间产生提高的保持力,由此产生夹紧机构提高的夹紧カ或保持力。结合示出转向柱在夹紧装置42区域内的局部放大的底侧视图的图3现在可以看出,夹紧机构16在本示例中包括夹紧板形式的夹紧件48,其设置在两个夹紧楔38、40之间。确切地说,该夹紧件48保持在支架18的由两个弯管件52、54形成的弯管装置50上。这些弯管件52、54相对于对应的支架弯管24基本垂直地——因而在转向柱组件的横向上——向外定位。依据图I的实施方式,夹紧件48借助四个或更多个螺栓56——每个弯管件52、54分别两个或更多个螺栓56——固定在弯管件或相应的支架弯管24上。螺栓56在本示 例中构成为铸造在弯管件52、54上的销子(Quicklocks)。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夹紧件48的端部上各自具有弯曲的保持架58,它们夹紧地环绕各自对应的弯管件52、54。由此达到不是通过螺栓56,而是通过夹紧或直接压紧完成的固定。当然,也可以设想任何其他常用的接合方法和机械固定方法。特别是在图3中可以看出,夹紧件48分别在接触区64的外侧具有两个环形区60、62,在该接触区内各自的夹紧楔38或40紧贴在构成为夹紧板的夹紧件48上。换句话说,在接触区34内在夹紧件48上存在各夹紧楔38或40的平面支撑。两个环形区60、62使夹紧件48在转向柱组件的横向上——因而在夹紧螺栓20的延伸方向上——柔性易弯地构成。夹紧件48的这种柔性易弯的构成使支架弯管22、24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夹紧カ传递。通过夹紧力的良好传递,因此支架弯管22、24应当尽可能柔软构成,但这与转向柱12的高刚度和高固有频率相矛盾。这种目标冲突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汉森H·哈特曼JW·基希纳H·基特勒I·米利切维奇R·普里格
申请(专利权)人:戴姆勒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