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纳米材料和空气净化领域。
技术介绍
丙酮(C3H6O)是ー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气体污染物之一,主要产生于エ业生产过程、机动车尾气和室内装饰材料中。国家标准(TJ36-79)明确规定,车间和居住区空气中丙酮的最高允许浓度分别为0. 4g/m3和8X 10_4g/m3。如果空气中丙酮超标,就会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主要表现在刺激呼吸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支气管炎和头痛,长期吸入还会严重刺激鼻腔和眼部,产生畏光、晕眩等症状。对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吸附法、焚烧法、冷凝法和膜分 离法。这些传统的治理方法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易产生二次污染、能耗高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用光催化技术降解低浓度挥发性污染物成为大气污染控制的新方法。能够作为光催化剂的材料众多,例如ニ氧化钛(Ti02)、氧化锌(ZnO)等,其中TiO2以其氧化能力強、化学稳定性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在实际应用中TiO2存在难回收,成本高等缺点。如何降低催化剂的应用成本,进ー步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